查看完整版本: 風之清揚 -【最後的三國】《全文完》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7 01:18 PM

第105章 蔣舒的心思

    許儀一聽,腦袋嗡地就炸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鐘會居然動真格的了,當時他就愣在了原地,手足無措。

    當初在帳前立軍令狀的時候,許儀還真是滿不在乎,貪功心切的他一心只想著如何攻下陽安關,把首功搶在手中,根本就沒有想過攻城不下的後果,現如今三天的期限已至,自己自釀苦果,眼看著項上人頭不保,許儀是懊悔不迭。

    眾將似乎也沒想到是這個結果,皆勸鐘會手下留情。

    大將田續諫道︰“許儀雖然未能在三日之內完成軍令,但他身先士卒,甘冒箭矢,親自率兵攻打陽安關,受傷方退,懇請大都督念其忠勇的份上恕他一命,準其戴罪立功。”

    護軍胡烈亦道︰“許儀雖有過錯,但罪不致死,請大都督法外施情。”

    鐘會冷哼一聲道︰“軍令狀豈是兒戲?軍法不明,本督當何以治軍?”

    監軍衛也開口道︰“其父許褚有功于朝廷,深得太祖武皇帝的器重,還請都督恕之。”

    衛可是司馬昭委派的監軍,在軍中地位僅次于鐘會同時對鐘會的權力負有監管之職,按理他話說份量應當是足夠的。但鐘會鐵面無私,油鹽不進,此刻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昔日蜀國丞相揮淚斬馬謖,蓋因馬謖失街亭之故,今日本督如果徇私枉法,網開一面的話,如何能做到令行禁止。本督自受命于晉王伐蜀以來,未敢有半分懈怠,許儀雖為功臣之後,然違抗軍令在先,法不容情!”

    鐘會不聽諸將勸諫,執意處斬許儀,少頃,監斬官捧許儀人頭進帳覆命,鐘會神色如常,令人將其厚葬。眾將悚然。

    鐘會沉聲道︰“本督今日斬許儀,非泄私憤,乃為軍法之故。本督今日也立軍令狀于此,三日之內,拿不下陽安關,本督拿人頭謝罪!”

    眾將大駭,皆道︰“都督不可!”

    鐘會慷慨激昂地道︰“許儀已耽擱了三日,再有三日,蜀軍援兵必至,再想攻克陽安關試比登天,若此次伐蜀功敗垂成,某有何顏面回洛陽再見晉王!諸位無復再言,本督心意已決,誓死也要拿下陽安關!”

    諸將悚然驚懼,俯首聽令。

    鐘會下令諸軍安營下寨,天明之後,全軍開撥,攻打陽安關。

    諸將退出之後,唯獨謀士王買留在最後,密對鐘會道︰“大都督想要攻克陽安關,某有一計,陽安關如探囊取物。”

    鐘會大喜,急問何計,王買從容地道︰“欲取陽安關,大都督只需兵退三十里即可。”

    “這是何意?”鐘會愣住了,退兵?

    王買在鐘會的耳邊耳語了幾句,鐘會恍然大悟,依計而行。

    …………………………………………………………………………………………………

    擊退了許儀的最後一次進攻,陽安關的戰斗便告下了一個段落。雖然未知許儀的生死如何,但魏兵倉皇地退卻,似乎證明許儀傷的不輕,很可能還有性命之憂,主將一傷,氣勢洶洶的魏軍便失了主心骨,皆是無心再戰。

    傅僉卻不敢大意,雖然魏兵潮水似地退了下去,但誰也不知道魏兵的下一次進攻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守城的蜀兵如果一旦松懈的話,是很難再激勵起士氣的,保持昂揚的斗志,只有在不斷的戰斗中進行錘煉。

    不過今天的情況看起來有些特殊,許儀中箭之後,魏軍再沒有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攻勢,紅日西沉之後,一直扎營陽安關城下的魏軍大營居然是一反常態,撥營起寨,向後退卻。

    蔣舒大喜,主動請纓道︰“傅將軍,看來魏國的主將定然是傷重不治,所有的魏軍此刻撥營起寨,對我們來講,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某願率一支精兵開城追擊,定然可以大獲全勝。”

    傅僉掃了蔣舒一眼,淡然地道︰“蔣將軍又焉知這不是敵人的計策,想誘我們出城而殲之?陽安關城防堅固,敵人屢攻不克,耍點詭計再正常不過了。唯今之計,我們只有固守堅城,以不變應萬變,方為上策。”

    蔣舒不悅地道︰“傅將軍也太謹小慎微了,為將者,豈可拘泥于兵法一成不變,審時度勢方可立得奇功,今魏軍敗退,乘隙而擊之,必可大獲全勝。傅將軍如果不敢出擊,就由末將率一支人馬出戰,無論勝敗,皆與將軍無關。”

    “城中兵馬本就不多,連戰三日,傷亡頗重,此時蔣將軍再帶一支人馬出城,倘若中了魏軍之計,陽安關豈可再有御敵之兵?此事絕不可為,諸軍只需安心守城便是,待到援兵來時,再行出戰未遲。”傅僉直接就否決了蔣舒的建議。

    蔣舒很不高興地樣子,按官職而言,傅僉是關中督,他是武興督,二人原本是平級,後來蔣舒因為表現不稱職,被降為副將,與傅僉同守陽安關。蔣舒一直對此是耿耿于懷,很想找一個機會立一把大功,恢復他在軍中的威望。眼看著機會就在眼前,卻被謹慎的傅僉給拒絕了,如何不令他懷恨在心。

    “傅將軍此言差矣,援軍到時,魏軍早已不知逃向了何處,再行追擊,恐怕連影子都找不到了,現如今正是一個絕佳的立功機會,傅將軍如若不肯出兵,在下便只帶本部人馬出戰,將來勝敗功罪,由某來一力承擔,與將軍半點無涉。”

    傅僉不為所動,道︰“本督身負陽安關防守重責,豈可冒險出戰,出城之議罷矣,無復再提,本督重申,未有本督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開城出戰,違者以軍法論處!”

    “你——”蔣舒不禁是氣急敗壞,傅僉嚴辭拒絕,他出城求戰的計劃化為了泡影,讓他郁悶到了極點。蔣舒重重地一跺腳,拂袖而去。

    傅僉看著蔣舒的背影,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蔣舒也太過于急功近利了,陽安關城小兵少,絕對是經不起折騰的。...<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7 01:19 PM

第106章 策反

    蔣舒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越想越郁悶,越想越氣憤,一拳重重地捶在了幾案之上,小小的幾案如何能承受他的怒火,“喀嚓”一聲,斷了兩截。

    “將軍緣何生如此大的氣?”

    蔣舒看了一眼,是軍司馬狐平。狐平在軍中的職位較低,但與蔣舒的交情卻非淺,此人頭腦敏銳,頗有計謀,曾幾次給蔣舒出謀劃策渡過難關,蔣舒對他很是倚重。不過很奇怪的是,此人生性淡泊,對權力官位並不看重,否則以他的才華,斷不能到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軍司馬。

    “噢,是狐軍司啊,請坐,請坐。”

    狐平並沒有落坐,淡然地一笑,道︰“方才聽聞蔣將軍和傅都督起了爭執,屬下特意過過來看看,坐失如此良機,的確是誠為可惜。”

    蔣舒眼前一亮,道︰“狐軍司也認為此時出擊有較大的勝算?”

    狐平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微微一笑道︰“當年鎮北將軍魏延就曾提出奇襲子午谷的計劃,只可惜被謹慎的諸葛丞相給否決了,事後司馬懿聞之大嘆,蜀軍若采納魏延之計,關中必將不復存矣,此乃魏國之幸也。有些時候,謹慎雖然過錯,但卻會坐失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蔣舒點頭道︰“狐軍司真知灼見,只可惜傅僉不聽某之言,白白錯失了追殲魏軍的機會。”

    狐平卻搖頭道︰“卑職如此說並非是指將軍有追殲魏軍的機會,陽安關守軍不過數千,將軍真的以為可以和十萬雄兵對峙嗎?”

    蔣舒不禁愣住了,狐平方才似乎還極是贊成他的計策,可一轉眼就卻又如此說話,著實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憑著一貫對他的信任,蔣舒還是很有耐心地道︰“狐軍司這是何意?”

    狐平悠然地一笑道︰“將軍難道看不出來嗎,此次魏國伐蜀,絕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軍事進攻,此次魏國集中了絕對的優勢兵力,意在吞並整個蜀國,小小的陽安關,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機會就擺在將軍的面前,如何選擇就看將軍自己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話說到這個份上,蔣舒就算是再蠢,也能明白狐平話里的含義,他的臉色陰沉了下來,手按在了劍柄之上,厲聲道︰“你究竟是何人?”

    狐平神色如常,呵呵一笑道︰“看來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了,敝人魏國間軍司駐漢中的間軍統領,代號銀狐,如果蔣將軍願意的,還可以繼續叫我狐平。”

    蔣舒頓時僵住了,狐平居然是魏國的間諜,這完全是出乎他的意料,狐平來得到軍中至少也四五個年頭了,這麼長的時間內,居然隱藏地如此之深,真是太可怕了!蔣舒臉色煞白,刷地抽出了佩劍來,橫在了銀狐的脖子上,道︰“你自曝身份,就不怕我把你交出去,魏國的細作,怎麼個死法,你應該是清楚的很。”

    銀狐絲毫沒有懼意,很是平淡地道︰“如果在下的人頭能給將軍換來晉階的可能,倒是死得其所,只是可惜將軍當初也是一鎮都督,現在卻淪落到仰人鼻息的地步,就算陽安居關最終守得住,這功勞也未必能讓將軍分潤一二……”

    蔣舒的神情黯然了下去,無力地撤回了佩劍,銀狐的話點中了他的要害,他當初任職武興都督,就是因為無所建樹被撤去了職務,降為副將,這陽安關之戰,無論勝敗輸贏,功勞都是傅僉的,自己出兵追擊的計劃被傅僉否決之後,他甚至都可以預見自己的結果。

    “你到底想要如何?”蔣舒有些無力地道。

    銀狐滲透進入蜀軍內部,竊取蜀軍的機密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工作就是對陽安關指揮官的策反,魏軍間軍司高層很早就注意到了陽安關的重要性,才把銀狐這顆重要的棋子投到了陽安關,就是希望是銀狐可以策反成功陽安關的守將,從而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這座要隘。

    銀狐的最初設想是策反陽安關的主將傅僉,但他很快發現傅僉這個人對蜀漢朝廷異乎尋常地忠誠,無論是威脅和利誘都無法讓其屈服,對于這樣的死硬分子,銀狐很快便放棄了,他將目標轉向了陽安關的副將蔣舒。

    蔣舒這個人志大才疏,對現實很不滿,銀狐便刻意地與之接觸,為其出謀劃策,從而贏得了他的信任,現在魏軍已經是兵臨城下,到了和他攤牌的時候了。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蜀國滅亡就在眼前,蔣將軍如果不想為它殉葬的話,投靠我大魏恐怕就是唯一的選擇了。蜀亡而降和現在主動投誠,那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蔣將軍只要能幫助鐘大都督拿下陽安關,這破蜀的首功可就是將軍您的了,從此高官厚祿飛黃騰達,想不富貴都難。”銀狐是淳淳利誘,他深知蔣舒這個人利欲燻心,只要許之以利,難保他不會不動心。

    蔣舒果然沉吟起來,不過他還是很謹慎地道︰“狐統領,話雖如此,但你如何能讓某相信這不是空頭諾言?”

    銀狐微笑道︰“蔣將軍擔心我許諾的份量不夠?呵呵,實不相瞞,此次的策反行動是由間軍司的間軍校尉青鳥大人一手負責的,他可是間軍司在蜀國境內的最高負責人,只要蔣將軍能主動投誠配合大軍拿下陽安關,立刻封將軍為萬戶侯,永享富貴。”

    “青鳥?可是曾在南鄭竊取漢中布防圖的青鳥?”蔣舒悚然一驚道。

    “不錯,正是。南鄭漢中都督府防備如此森嚴,青鳥大人都可以輕松竊取到布防圖,中尉府的一幫蠢才根本就奈何不了,蔣將軍應該相信青鳥大人的實力如何了吧?坦白告訴你,青鳥大人可是晉王府司馬家的人,說話一言九鼎,給將軍你的承諾絕不會打半點折扣。”

    蔣舒的臉上抽搐了一陣,目光變得陰戾起來,沉聲道︰“富貴險中求,好,這一次,某就賭上一把吧!”...<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7 01:20 PM

第107章 中策

    銀狐的臉上,掠過一絲詭異的笑容,點頭道︰“識時務者為俊杰,蔣將軍肯棄暗投明,實為當世英才,比之頑冥不靈的傅僉,不知要強過多少。蔣將軍請放心,事成之後,我大魏絕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那依統領之見,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蔣舒既然選擇了背叛,當然是越快越好,留在陽安關時間越久便越危險,畢竟傅僉才是陽安關的主將,大部分的兵權是掌握在他手中的。

    銀狐不急不徐地道︰“唯今有三策︰上策是暗殺傅僉,將陽安關的兵權奪過來;中策是搶奪一座城門,待我大魏兵馬殺到之時,打開城門,迎大軍入城;下策是帶兵出城投誠,與我大魏軍匯合之後,再攻陽安關。三策之中,上策風險最高,但將軍可以全其功,一旦得手,陽安關盡在將軍之手,是為首功;中策強奪城門,必于傅僉交戰,如果得手,可助大魏軍破城,是為次功;下策將軍可全身而退,無任何風險,不過再取陽安關則難度增大,將軍所立之功只能算是末功了。”

    蔣舒不禁是暗蹙眉頭,銀狐所提三策,也的確是蔣舒現在所能選擇的三條道路,暗殺掉傅僉,也確實是上策,傅僉一死,整個陽安關可就全落在他的手中了,把整座關城獻給鐘會,可不就是首功一件嗎?

    不過,行刺傅僉真的那麼容易嗎?

    且不說傅僉身邊護衛成群,就是傅僉本人,那也是武藝高強,一旦行刺失敗,自己還能不能脫身都是未知之數。

    蔣舒搖搖頭,這種高風險的勾當可不是他能擔當的。至于選擇下策,倒是沒有風險,但銀狐的話說的很明確,出城而降,等于只是消耗了陽安關的部分守備力量,整個陽安關還在蜀軍的手中,魏軍想要破城,還得花大氣力,自己所立之功只能算是微末之功。

    看來只有選擇中策了!

    蔣舒咬咬牙道︰“如今交戰之時,傅僉豈能無備,想要行刺于他很難,在下手中,尚有一部人馬,倒是可以強取一座城門,不過事泄之後,傅僉定然會派兵來戰,我手下雖有些心腹之士,但大部分兵士皆是出身西蜀,未必能真心實意地跟隨我投降,支撐個一時半刻問題不大,但時間一久,恐怕難以支持。”

    銀狐微微一笑道︰“將軍放心,鐘大都督豈能讓將軍孤軍奮戰,我大魏軍雖兵退三十里,這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鐘大都督早已密遣胡烈率五千精兵暗伏于陽安關城外,只等城中舉火為號,便會來接應將軍。”

    蔣舒大喜,道︰“既如此,在下便立刻準備,請狐統領支會胡烈將軍,明日三更時分,陽安關南門,舉火為號,共謀大事。”

    蔣舒連夜將幾名心腹的校尉司馬召集過來,這幾個軍官可都是跟隨蔣舒多年的親信,一聽蔣舒要投靠魏國,皆是舉手贊成。蔣舒直接統轄的有一千余人馬,可除了一些心腹親信之外,蔣舒對這支軍隊並不能完全信任,所以蔣舒要找這些心腹的軍官密如何來搶奪陽安關的南門。

    行動的計劃很快地就確定了下來,以心腹親信部隊為主體,裹挾部曲前往南門,詐稱協防南門,如果守南門的軍隊不從,陰襲之,立刻打開城門迎接胡烈的軍隊入城。

    時間定在了明日夜里二更時分。

    蔣舒一整天都顯得心神不寧,具體的事務有那幾個校尉司馬操辦,倒也不需要他親自出面。銀狐卻是神秘地消失了,整天都沒有看到他的身影,蔣舒的心情更加地忐忑起來,叛亂可是頭等的謀逆之事,一旦敗露,下場可是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

    挨到天黑的時候,銀狐出現了,對蔣舒道︰“已經和胡烈將軍取得了聯系,今日午夜三更時分,胡烈將軍將率軍準時出現在南門外,以燭火為號,共取陽安關。”

    蔣舒有些吃驚地看著銀狐,自從得知了銀狐的真實身份,就知道銀狐是個非凡的人物,如今大敵當前戰事緊張,陽安關的城門一直緊閉,城內也一直戒嚴,銀狐卻可以從容地出入陽安關,這種本事,可不是尋常人物能有的。蔣舒又聯想到了此前竊取漢中布防圖的青鳥,在戒備森嚴的漢中都督府如入無人之境,在中尉府的重重關卡之下將情報傳遞回了關中,這般手眼通天的人物,蔣舒真有一睹真顏的渴望。

    “蔣將軍,你這邊準備的如何了?”

    蔣舒道︰“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我已派幾名心腹暗中聯系了親信的部隊,這些人已經全部效忠大魏了,只是部曲之中,尚有一些未曾歸心的人,不知是該調出去還是一起帶往南門,這些人如果拒絕投降的話,可能會給我們的行動靠成一定的麻煩。”

    “帶走吧,如果單獨留下來的話,會被傅僉查覺,同時留下這些人也會成為傅僉的部眾,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不利。將他們全部帶到南門,等與胡烈將軍取得聯系之後,這些人如果還是不識時務地拒絕歸降,全部就地格殺!”銀狐冷酷地道。

    蔣舒心里一顫,銀狐說這話的時候眼中掠過一抹陰冷的殺氣,令人不寒栗,蔣舒倒是沒有再說什麼,下令幾個心腹的校尉司馬集結部曲,準備行動。

    黑沉沉的夜,整個陽安關陷入了一片的死寂之中,除了往來的更夫和守城巡邏的士兵之外,空蕩蕩的大街之上看不到半個人影。

    蔣舒騎了一匹高頭大馬,領軍向著南門急馳而去。

    在距城門的不遠處,有蜀軍的一道哨卡,看到有軍隊開來,哨長立刻出來攔阻喝道︰“什麼人?口令!”

    蔣舒立刻上前道︰“我是蔣舒,剛剛接到密報,今夜魏軍會趁夜襲城,傅都督命我立刻增援南門,爾等還不讓開,誤了軍機,可是殺頭之罪。”

    哨長自然是認得蔣舒,慌忙令人搬開路障,蔣舒暗吁了一口氣,正欲向前,忽然從前面過來一騎,馬上之人冷冷一笑道︰“蔣將軍,你這是要去哪兒呀?”...<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8 11:40 AM

第108章 叛亂

  蔣舒抬頭一看,驚的是三魂丟了兩,來者不是旁人,正是關中都督陽安關主將傅僉,傅僉騎了一匹青色的戰馬,全身披掛鎧甲,掌中一桿鑌鐵槍。傅僉的身旁,簇擁著無數的兵士,刀槍在手,弓箭在弦,將前方的路堵了個嚴嚴實實。

  當著傅僉的面,蔣舒可不再敢說奉命守城之類的話,不過蔣舒可不會束手待斃,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道︰「傅將軍,你意在守城,我志在殺敵,人各有志,你又何必勉強?」昨天蔣舒就曾和傅僉提過出城追擊魏軍的計劃,只是傅僉沒有同意,蔣舒只能是悻悻作罷,此時傅僉突然攔路,雖然蔣舒不清楚傅僉對自己叛逃的事情知道多少,但蔣舒此時別無所選擇,只能拿自己原先的計劃來搪塞。

  傅僉冷冷一笑道︰「好一個人各有志,蔣舒,別再裝了,你的全盤計劃本督早已盡在掌握,背主投敵,此等謀逆之罪足夠將你千刀萬剮了,早點下馬受降,或可免三族之誅!」

  蔣舒心里突得一沉,他幾乎不敢相信傅僉的話,按理說此事自己已經做得很是機密了,那幾個調動兵馬的校尉司馬都是自己的心腹親信,絕不會將消息泄露出去,至于軍營中的其他軍士,到現在還蒙在鼓里,根本就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傅僉能出現在這兒,確實證明了他已經確鑿地掌握了自己反叛的證據,到底是那個環節出現了秕漏?蔣舒是百思不得其解。

  傅僉鋼槍在手,槍尖幽幽地發著冷光,他的嘴角掛著一絲輕蔑的冷笑,不過他的心底,卻是暗自地慶幸,如果不是當初劉胤的提醒,自己或許真的就被披著偽裝的蔣舒給騙過了。昨日蔣舒提出要帶兵出戰時,傅僉就多留了一個心眼,堅決沒有同意他的計劃。蔣舒離去之後,傅僉便暗中派人跟蹤了蔣舒,雖然蔣舒做的十分隱秘,但傅僉派出的人還是打探到了一些蛛絲馬跡,這才有傅僉在南門阻截蔣舒之事。

  走到這一步,蔣舒已經是沒有了退路,他拍馬綽刀,直取傅僉,厲喝道︰「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納命來!」話音未落,蔣舒已經是撲到了傅僉的面前,一刀照著他的面門就砍了下去了。

  蔣舒雖然人品不怎麼樣,但刀法卻也不含糊,當年姜維選將之時,蔣舒和傅僉並為後起之秀,深得姜維的器重,只不過傅僉在長城鏖戰之時,陣前斬殺李鵬、生擒王真,揚名天下,風頭蓋過了蔣舒,而此後一直碌碌無為的蔣舒不光是名聲上比傅僉差了老遠,職位上也從並列為督降了副將,這一直讓他耿耿于懷。

  論戰績蔣舒或許比傅僉要差一些,但若論武藝,兩者卻是在伯仲之前,傅僉接架相還,兩個人你來我往,戰在了一處。

  蔣舒的親信明白他的用心,蔣舒方一動手,這些校尉司馬立刻引兵撲了上去,企圖殺出一條血路來。

  但傅僉此次是有備而來,帶的人馬也不在少數,蔣舒的親信沖上來的時候,傅僉的人馬不甘示弱,立刻與之廝殺了在一處,整個南門內的大街上,陷入了一片混戰之中。

  在場莫名其妙的只有蔣舒所率的那些非親信部隊,他們接到命令是去南門增援,以防備魏軍的偷襲,但萬萬沒有想到,還沒有走到了南門,陽安關的正副守將就打了起來,這讓他們是一頭霧水,不知所措,搞不清是什麼狀況。

  傅僉在格斗之時,高聲喝道︰「蔣舒通敵叛國,蒙蔽眾將士,知道真相的將士切莫跟著蔣舒了,你們的妻兒父母都在蜀國,你們真的忍心拋棄他們嗎?凡受蔣舒蠱惑的,只要放下武器,一概既往不咎,有擊殺叛將者,立功有賞,頑抗到底者,格殺勿論!」

  傅僉這麼喊,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將士們才明白過來,原來是上了蔣舒的賊船了,許多人的家著就在西蜀,根本就不可能跟著蔣舒去投敵叛國。于是蔣舒的隊伍中起了一陣混亂,許多非蔣舒親信的將士開始向後退卻,與蔣舒劃開距離。

  不過,對此蔣舒的親信們早有準備,一旦發現了異動,立刻揮起了屠刀,對了隊伍中意志不堅定的士兵展開屠殺。

  這些蔣舒部曲的士兵,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們不是倒在敵人的弓刀下而是死在親如兄弟的袍澤手中,昨日他們還一同作戰一同吃飯,而今天他們居然露出了猙獰的面目,舉起了屠刀,屠殺著絲毫沒有半點準備的那些士兵。

  鮮血浸染了南門大街,整個街巷的戰斗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混亂不堪的狀態。

  蔣舒與傅僉交戰了三四十個回合,不分勝負,不過蔣舒卻很著急,因為眼看著三更將至,這個時間可是蔣舒和城外的魏軍約好的,要舉火為號,共奪南城門,現在被傅僉所阻,蔣舒連南門也到達不了,如何才能迎接胡烈入城。

  蔣舒不敢再戀戰,拖刀退了下去。

  雖然整個陽安關的兵權都在傅僉的手中,但傅僉也要把這些兵力平均的分派到陽安的四門上防守,真正直接能指揮的機動部隊並沒有多少,在人數上比蔣舒所率的部曲還要少。不過現在蔣舒的軍隊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那些蔣舒的親信死忠雖然不少,但與之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將士相比,卻也有著不少的差距。

  逃脫出曾為袍澤的襲擊,那些將士也開始進行反擊,戰斗愈發地混亂和激烈起來。

  看著蔣舒逃走,傅僉哪里肯饒他,正準備拍馬去追,卻聽得城外殺聲震天,急問何故?

  有兵士立刻上報︰「啟稟都督,大事不好了,城外突然涌出無數的魏兵,正向南門發起襲擊。」

  傅僉不禁是悚然一驚,這支魏軍來得好快也好巧,正是蔣舒在城內發生叛亂之時,魏軍的大隊人馬就已經殺到了,難不成是他們早有勾結不成?...<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8 11:41 AM

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

  來的正是魏將胡烈所率的五千精兵,他們早已潛伏在了陽安關的南門外,單等三更時分城中舉火為號,前往破城。但等了許久,也不見城頭上有動靜,眼看著三更將至,胡烈不禁是暗生疑竇。

  就在此時,陽安關城中隱隱地傳來了廝殺之聲,胡烈暗道,定然是銀狐和蔣舒失手了!于是胡烈當機立斷,立刻向陽安關的南門發起了攻擊。

  黑夜的攻城難度肯定要比白天大,但同樣的,守城的視線受阻,防守難度也是成倍地增加,對于攻守雙方而言,其實是平等的。胡烈統率的人馬雖然不多,只有五千,但這五千人可都是精兵悍將,一聲令下,全部如潮水般地涌向了陽安關。

  黑暗之中,陷井和拒馬這類的防御工事可以說是大發神威,給魏兵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甚至許多魏兵一個腳下不留神絆倒在地,就沒有再爬起來的機會了,被後面蜂擁而至的魏兵踐踏成了肉泥。

  無人理會腳步下還有生命在呻-吟,在夜幕的掩護之下,魏軍開始架起雲梯,瘋狂地向著城牆上攀登而去。

  守城的巡兵很快地發現了前來偷襲的魏軍,一陣急驟的梆子響過之後,守城的蜀軍立刻投入到了防守第一線上,無數的火把將城牆上照如白晝,箭如雨下。

  不過這些箭矢大多是盲目的漫射,畢竟城下的情況現在他們根本就看不清楚,誰也不知道攻城的魏兵有多少人,在這種情形下,唯一的辦法就是保持箭矢的密度,不讓魏兵有可乘之機。

  陽安關的守軍總共有七千人,經過三天的激戰,至少有千余人陣亡或負傷,現在蔣舒又帶著一千多人叛亂,所以陽安關的守軍現在只剩下四五千人了,而且這些四五千人分別駐防在四個城門處,南門上的守軍充其量也就是一千人左右。如果是白天,確定了魏軍的主攻方向後,其他城門的蜀軍都可以支援過來,但現在半夜三更的,誰也搞不清魏軍是強攻還是佯攻,其他城門處的蜀軍一時半刻也無法增援過來。在南門,魏軍便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再加上城內蔣舒的叛軍,內外夾擊,形勢對蜀軍很不利。

  蔣舒落敗之後,銀狐並沒有急著組織反攻,而是令叛軍在陽安關城內四處縱火,一時間,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銀狐的這一招相當地高明,在城內縱火,既可以制造混亂,讓傅僉顧此失彼,又可通過火光來報之胡烈,他們已在城中有所行動。

  胡烈在城外看到城中火起,知道蔣舒的叛軍已經攻到了南門附近,立刻下令加大進攻的力度,並命上百名的士兵抬起一根巨大的樹干,向城門撞去。

  傅僉的確是左右為難,自己手中的機動兵力有限,既要想撲滅蔣舒的叛亂,又要想增援南門的守軍抵御魏軍的進攻,真是捉襟見肘。

  蔣舒的叛軍雖然混戰成了一團,但他們在城中四處放火,旋意地制造混亂,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必須要緊快地撲滅叛軍,蜀軍才有力量集中兵力對付魏軍。

  但陽安關的局勢已經是混亂不堪了,傅僉此時再有通天之力,也不可能挽回亂局,魏軍的攻勢相當地猛烈,南門的守軍已漸露不支之態。而蔣舒的叛軍此刻愈發地猖狂起來,燒殺劫掠,有將水徹底攪渾的意思。

  傅僉剛下令將東西北面的守軍各調一部分過來增援南門,就接到了南門被魏軍攻破的消息,傅僉虎軀一震,高聲厲呼︰「跟我來!」他當先一騎,向著南門城門口奔去。

  守南門的蜀軍已經潰敗了下來,魏軍此刻正如潮水般地涌入南門,對逃亡的蜀軍毫不留情地發動了追殺。

  傅僉怒不可遏,長槍如蛟龍出水,一下子就洞穿了沖在最前面的那名魏兵的前胸,槍尖從後背上刺了出來,其勢不減,又連著穿透了兩名魏兵。

  但就算是傅僉再神勇,也無法阻遏如潮的魏兵。中軍急勸道︰「敵兵勢大,都督不可戀戰,快撤吧。」

  傅僉無奈,也只得後撤。

  剛撤了下來,就迎面又撞到了蔣舒。方才蔣舒與傅僉大戰幾十回合,勢窮方退,此時魏軍已攻破城池,蔣舒是精神大振,看到傅僉後撤,欺他勢孤,立刻是上前攔住了傅僉的退路。

  蔣舒心胸狹隘,自從左遷到陽安關以來,對屈居于傅僉手中甚是不忿,就算是傅僉正常的行使職權也讓蔣舒認為是處處針對于他,長久以來,對傅僉便是懷恨在心,此番有機會落井下石,蔣舒如何肯輕易地讓傅僉走脫。

  傅僉的眼中,卻是燃起了熊熊的怒火,今日陽安關失守,九成的原因就是在于蔣舒的叛亂,如果沒有蔣舒在陽安關內興風作浪制造混亂,魏軍無論如何也是沒有機會攻破城池的,傅僉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現在蔣舒卻攔在了他的面前,如何不令他怒火中燒。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傅僉低沉地怒吼一聲,長槍如白虹貫日,以雷霆萬鈞之勢向蔣舒刺了過去。

  對面的蔣舒被傅僉狂暴的氣勢給震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暴走狀態下的傅僉竟然可以迸發出比平常強上數倍的武力,這致命的一槍來的是如此暴烈如此迅猛。蔣舒慌了,他根本就擋不住這一槍,剛想撥馬往回逃,但一切都晚了,鑌鐵槍勢如破竹地從他的後心穿了過去,從前胸透了出來。

  蔣舒心口一涼,腦子一片空白,這個時候,他才真正地後悔不迭,眼看著那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就要到手了,可他腦子一抽,居然撞到了煞星的槍口上。

  富貴如雲煙,在他的眼前漸漸幻化了,蔣舒想伸手去捉,可他再沒有半點的力氣抬起手臂……

  陽安關陷入了一片大火之中,烈焰沖天,在漆黑的夜空下,顯得格外地燦爛。

  一支軍容不整的隊伍從陽安關逃了出來,向著白水關方向退卻而去,火光之中,映紅的是那面半殘半破的「漢」字大旗。...<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8 11:41 AM

第110章 理想主義者

  姜維之所以選擇在沓中屯田,並不完全是去避禍。對于姜維而言,只要離開成都,只要手中握有兵權,就無所謂避不避禍,黃皓的手伸的再長,也不可能伸到前線來,重兵在握,任何人想要撼動姜大將軍的地位,都是痴心妄想。

  選擇沓中屯田,姜維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積極地準備北伐。沓中與隴西相鄰,只隔了一道秦嶺,今秋糧熟之後,姜維已經在謀劃明年春天北出狄道進軍隴右的計劃了。

  北伐是諸葛丞相的遺願,也是姜維此生不變地追求。對于已過花甲之年的姜維來說,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太多了,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姜維從來沒有想到過卸甲歸田,他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立足隴西關中,將大漢的旗幟插到他的家鄉故土上。

  這是他的執念。姜維是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降蜀的,他原本是天水郡的中郎將,蜀軍攻入隴西,天水太守馬遵倉皇而逃,姜維被迫無奈才降了蜀國。

  第一次北伐以街亭失守而宣告失敗,那時的人們都不會相信,一個來自魏國的降者日後會才為統領蜀國大軍的大將軍,只有諸葛亮慧眼識英才,嘆道︰「我雖未得隴右寸土,但得伯約,勝過沃野千里。」那一年,姜維二十六歲。

  在姜維歸蜀後不久,他的母親來信讓他尋找當歸,喻指讓他回魏,可見姜維的母親也是一個極聰明的人。但姜維回信道︰「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姜維之所以如此回復母親,並不是說他不孝,而是姜維在蜀中看到了他的前途。魏國人才濟濟,門閥林立,姜維雖有才華,但終其一生,也不過能當個郡守之類的官職,而在蜀國,他深受諸葛亮的器重,他的政治才華和胸襟抱負才有顯露于世的機會。

  在半個世紀的漫長征程中,姜維一步步地走上了權力的巔峰,但壯志未酬的北伐事業卻又讓他錐心刻骨,勝利過,也失敗過,但他的執著,卻從未有所改變。

  「也許這會是我有生之生最後一次北伐了。」姜維在謀劃著明年春天的北伐行動時如此自嘲地說。

  正是他一直心系北伐,所以才將重兵集結在沓中這個看似偏遠的地方。姜維想起來在成都時劉胤和他的對話,他輕輕地哼了一聲︰「燕雀豈知鴻鵠之志!」

  在姜維看來,象劉胤這樣的王孫公子又懂得多少軍事。漢中斂兵聚谷的計劃可是他憚精竭慮謀劃出來的,這個計劃的最大好處就在于利用了漢中的地理優勢,可以將漢中駐防的兵力降低到最低要求,從而可以保證姜維有足夠的兵力向隴右發起進攻。

  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將大規模的兵力投放到漢中防御體系之中的話,可用于北伐的兵力就顯得更加地單薄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蜀國總共就這麼一點兵力,保證了防御就無法保證進攻,保證了進攻,防御上面自然要另謀出路。

  其實姜維信奉的防御策略是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用不斷地進攻來破壞敵人的進攻計劃,讓敵人疲于防備,自然就無力發動進攻,達到御敵于國門之外的策略。

  從這一點上來講,姜維更想一個理想主義者。

  他不懼怕魏國會對漢中發動進攻,因為除了漢中各要塞堅固無比,魏國根本沒有力量可以攻破這些要塞之外,自己屯兵沓中,一直威脅著魏國的隴西諸郡,而魏國一旦進攻漢中,隴西地區必定空虛,此時北伐,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倒要看看那個蠢才敢冒失去隴西的風險去攻打漢中?」在丟失漢中布防圖之後,姜維不以為然地道。

  然而姜維還是忽視了司馬昭的決心,在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博奕之後,司馬昭已經是下定決心要吞並蜀國了,他集結了近半數的魏國兵力,畢其功于一役,大舉伐蜀。

  關中的情報很快地送到了沓中姜維的手中,蜀國的情報系統除了中尉府之外,軍方尚有另外的一套情報機構,可以保證姜維在第一時間掌握魏**隊的動向。

  雖然鐘會自子午、斜谷、陳倉三路進攻漢中的消息姜維在第一時間就掌握了,但他卻沒有立刻出兵增援漢中,在姜維的意識之中,還是想反戈一擊,乘勢而取隴西。同時,他也對自己斂兵聚谷的計劃太過自信,甚至到達了一種盲目的地步。

  姜維用六百里加急飛報給了成都的劉禪。姜維請劉禪下旨讓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和廖化分別領兵駐守陰平橋頭和增援陽安關,這二處最為緊要,姜維也很清楚,一旦這兩處有失,漢中危矣。

  但姜維並不打算動用自己在沓中的兵力,沓中的兵力是準備用來北伐的,姜維似乎也感覺到了,這或許是蜀國北伐的良機,一旦鐘會的十萬大軍陷入漢中不可自撥,自己出兵狄道,整個隴西將是唾手可得,到那時,攻防易勢,整個天下的形勢或許將會有大改變。

  可許多事情並不是一廂情願的,姜維可以想到反戈一擊,鐘會未必就不會想到,在大軍主力進攻漢中的同時,鄧艾的三萬大軍也悄悄地翻越秦嶺,向沓中襲來。

  鄧艾兵分四路,派遣天水太守王頎引兵五千,從左路包抄沓中,派遣隴西太守過牽弘引兵五千,從右路包抄沓中,另遣金城太守楊欣引兵五千,偷襲甘松,斷姜維後路,自己引軍一萬五千,從狄道進軍,直取沓中。

  鄧艾與姜維交鋒多年,知己知彼,他也知道,自己的三萬軍隊無論如何是吃不掉姜維的五萬大軍的,此次伐蜀,鐘會獨領大軍十二萬進攻漢中,那是司馬昭點名讓他來挑大梁的,到于鄧艾,就是一支偏師,用來絆住姜維,不讓他救援漢中,此次鄧艾兵出四路,正是卡死沓中的四個出口,將姜維堵死在沓中,等到漢中大局已定,姜維在沓中就成為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戰自敗。...<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9 11:53 AM

第111章 跳出包圍圈

  “雕蟲之計!”姜維接到密報,不禁是嗤之以鼻。鄧艾三萬人馬,翻山涉水而來居然敢兵分四路,自己的五萬大軍以逸待勞,無論破其任意一路都是輕松有余,姜維甚至懷疑鄧艾是不是求功心切亂了方寸,分兵而進,可是大悖兵家常理,就憑這一點,姜維認為鄧艾是必敗無疑。

  “報,啟稟大將軍,魏國雍州刺史諸葛緒統兵三萬,已攻克陰平橋!”姜維正思理破敵之計,哨騎突然報來最新戰報。

  姜維騰地站了起來,臉色變得鐵青,質問道︰“我已上書陛下請求張翼帶兵駐守陰平橋,為何陰平橋會失守?”

  “張翼將軍並未兵臨陰平橋,諸葛緒攻佔陰平橋時,陰平橋只有數百守軍,根本就無力抵擋。”哨騎如實稟道。

  姜維眉頭緊蹙,顯然這個情況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副將寧隨道︰“剛剛接到成都方面的密報,大將軍上書之後,黃皓進獻讒言,說天下之兵,大將軍已掌三分之二,沓中有兵五萬,漢中有兵三萬,足可以御來犯之敵,大將軍再向朝廷索兵,乃是心懷叵測,欲將天下兵馬盡收麾下。陛下聽信讒言,故而沒有發兵。”

  “大膽閹豎,誤國害民,漢之江山,眼看就要淪喪在此人手中,千刀萬剮也難解我心頭之恨!”姜維一聽又是黃皓在背後使壞,氣得須發皆張,怒不可遏。

  “大將軍,陰平橋既失,我軍歸路已斷,該當如何是好?”寧隨憂心沖沖地問道。

  姜維雖然恨透了黃皓,但此時此刻,他也是無可奈何,陰平橋的失守,打亂了姜維的全盤布署。陰平橋是聯結漢中和沓中的據點,也是沓中通往劍閣的唯一要道,魏軍的這一手釜底抽薪,的確是夠狠夠絕,將沓中變成了一塊絕地死地,將姜維的大軍困死在此處。

  此刻姜維才算是體會到了魏軍的真正作戰意圖,鄧艾的人馬來攻沓中,並不是要與自己進行決戰,而是要將自己拖在沓中,掐斷陰平橋的歸路,蜀軍主力就會被困在沓中而動彈不得,坐視漢中之失蜀國滅亡而無能為力。

  絕不能坐以待斃!姜維立刻調整戰略,決定放棄沓中,奪回陰平橋,重新打通通往陽安關的大道。

  “鄧艾大軍緊追不舍,須得一員大將斷後阻截,何人可當之?”姜維召集眾將于帳前,問道。

  話音未落,一將挺身而出,凜然地道︰“末將願往。”

  姜維視之,不是旁人,正是趙雲次子牙門將軍趙廣,點頭贊許道︰“虎父果無犬子!鄧艾東進,必取疆川口,某命你領兵三千把守疆川口,不得有誤。”

  趙廣慷然道︰“末將領命。請大將軍放心,只要末將一息尚存,絕不使鄧艾越過疆川口。”趙廣領命而去。

  姜維傳令,立刻撥營起寨,大軍向陰平橋而去。

  不能不說姜維的果決,既定了東撤了方針,沒有半點的拖泥帶水,在魏軍鄧艾部完成合圍之前,姜維的大軍已經是跳出了包圍圈,向著陰平橋方向突進而去。

  雍州刺史諸葛緒輕取陰平橋之後,便在陰平橋附近的要隘之處屯兵把守。姜維的大軍趕到之時,諸葛緒的營寨早已扎好,嚴陣以待。

  單純的兵力對比上,姜維軍隊的人數是要勝過諸葛緒的,但陰平橋附近地形復雜,易守難攻,姜維如果想要消滅諸葛緒搶奪陰平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雙方在此形成對峙,形勢明顯地姜維不利,鄧艾的大軍就在身後緊追不舍,隨時都可能趕來,如果不能盡快地拿下陰平橋,蜀軍必將陷入魏軍的前後夾擊之中。

  面對無比嚴峻的形勢,姜維卻是不慌不忙,諸葛緒可以算是老對手了,在屢次北伐之中,姜維就曾與之多次交手,此人色厲膽薄,有勇無謀,比起鄧艾鐘會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姜維令副將寧隨帶兵一萬,多豎旗幟,大張旗鼓地向孔函谷方向而行,自己則率主力偃旗息鼓,悄悄地向陰平橋接近。寧隨為了把聲勢搞大,在馬尾後面還拖了樹枝,一路煙塵沖天,搞得陣勢如千軍萬馬一般。

  諸葛緒聽到消息之後大驚失色,道︰“姜維的大軍竟然奔孔函谷而去,此去必襲雍州!我諸路大軍伐蜀,現在雍州空虛,如果被姜維襲取,我軍後路皆斷!”當下諸葛緒留了一支兵馬守衛陰平橋,主力立刻北撤,回援雍州。

  姜維聽聞諸葛緒大軍已撤,立刻率兵殺出,陰平橋只剩下數千魏軍,如何抵擋得了姜維的虎狼之師,從發起進攻到戰斗結束,也不過才小半個時辰而已,姜維殺散魏兵,盡燒其營寨,奪了陰平橋頭。

  寧隨也接到了諸葛緒北去的消息,立刻掉頭南下,至陰平橋與姜維匯合。

  等諸葛緒得到陰平橋失守的消息,方知中了姜維之計,趕忙回兵陰平橋。

  諸葛緒回到陰平橋之後,除了滿地橫七豎八的屍體和殘火未熄的營寨之外,連一個活人都沒有看到,姜維的大軍早已在半日前全數通過了陰平橋,向東而去。

  副將建議道︰“姜維方過半日,將軍此時帶兵去追話,一定可以追得上。”

  諸葛緒瞪了他一眼,道︰“姜維素來用兵如神,我軍已失了地理之利,此時再若追擊,定然會中姜維的埋伏。”諸葛緒和姜維可不止一次打過交道,在姜維的手中,諸葛緒也不止吃了一回敗仗,諸葛緒對姜維的厲害還是心有余悸的。擁有陰平橋的地利之勢,諸葛緒還是有把握擋得住姜維的,但舍陰平險隘而追擊姜維,風險可想而知,諸葛緒可不想步當年張要木門道陣亡的後塵。所以諸葛緒駐兵陰平橋,不曾追擊。

  姜維率大軍通過陰平橋之後,總算是跳出了魏軍的包圍圈,姜維也不敢耽擱,引軍星夜兼程地趕往陽安關。

  剛行至白水關時,就見前面塵土飛揚,一支人馬出現在了視線當中,眾皆失色。...<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9 11:54 AM

第112章 退守劍閣

  姜維立刻派出斥侯,去探查個究竟,很快就得到了回報,這並不是來犯的魏軍,而是從陽安關撤退下來的蜀軍。

  陽安關失守了?

  姜維的頭轟地一下就炸了,他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陽安關的失守,就意味著漢中的淪陷,漢中的淪陷,代表著整個漢中防御體系的崩潰。

  很快地,傅僉就來到了姜維的面前,他渾身浴滿了血跡,有的血跡已經變干,呈現出磣人的黑紫色,有的血跡還是殷紅的,正從他身上的傷口上沁出來。

  “末將有失大將軍厚望,未能守住陽安關,請大將軍治罪!”傅僉跪倒在姜維的面前,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傅僉此時面對姜維,是泣不成聲。

  姜維臉色凝重,沉聲道︰“公輔起來說話,陽安關是緣何失守的?”

  傅僉悲戚地道︰“鐘會入漢中之後,對漢樂二城圍而不攻,集中所有兵力攻打陽安關,魏將許儀率三萬大軍先至,強攻三日,末將率眾誓死守城,重傷許儀,擊退魏軍先頭部隊。鐘會親統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蔣舒背主投敵,引本部人馬在陽安關內燒殺劫掠,企圖搶奪城門迎魏軍入城。末將奮起而戰,奈何軍心已亂,內外交困,最終陽安關被魏軍攻破,末將只得率殘部三千人投白水關而來。”

  “蔣舒?這個混帳東西現在何處?”素來沉穩的姜維此刻也不禁是怒火中燒。

  傅僉從腰間取過一個血淋淋的人頭,雙手呈給姜維,道︰“蔣舒已為末將所斬,跟隨其叛亂之兵,十死七八,只是陽安關不復存矣。”

  “叛國之賊,死有余辜!”姜維憤慨地道,“想不到國難之時,蔣舒竟然會投敵叛國,致使陽安關陷落,枉我當初如此賞識于他,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當奏明陛下,夷滅蔣舒三族。”

  傅僉泣道︰“此乃末將之責也,未能早一點識破蔣舒投敵叛國的圖謀,導致陽安關失守,末將罪該萬死,請大將軍處罰。”

  傅僉也是很懊悔,當初劉胤說蔣舒有叛國的可能要多加提防,自己還將信將疑。其實是蔣舒偽裝的很深,這麼些年來,傅僉與其共事,也從未發現他有什麼不良的圖謀,劉胤從未與蔣舒有過交集,卻判斷出蔣舒有投敵的可能,傅僉當時還真的很難相信。畢竟蔣舒是陽安關的副將,執掌著一部人馬,大敵當前,傅僉也不可能憑著捕風捉影的事就緝拿蔣舒。

  但等到蔣舒終于露出狐狸尾巴的時候,一切又太遲了。蔣舒最終也是撞到了傅僉的槍口上,這才被傅僉所殺,否則傅僉也是沒有機會手刃叛賊的。

  可蔣舒的生死已經是無關大局,陽安關陷入內亂之後,防御體系就已經是崩潰了,再也經不起魏軍的強攻,陽安關的失守已是無可挽回。

  姜維看著渾身血跡斑斑的傅僉,知道他已經盡力了,在人才凋零的蜀中諸將中,傅僉和蔣舒都是難能可貴的後起之秀,可惜同時提撥起來的兩員虎將,最後卻走上了殊途。按理來說,傅僉身為主將,對陽安關的失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大敵當前,用人之際,姜維又豈能因此而處罰他。

  “公輔,此事罪不在你,你無須自責。當務之急,是我們需重整兵馬,奪回漢中。”

  此時,哨馬來報,鐘會引軍由東向西,鄧艾、諸葛緒引軍由西向東,正向白水關殺來,距離此處已不足六十里。

  姜維眉頭緊蹙,鐘會取了陽安關,自然會一路殺來,鄧艾竟然和諸葛緒兵合一處,想必他已經突破了疆川口,姜維心底一沉,到現在也沒有聽到趙廣的消息,恐怕是凶多吉少。

  果然,隨後而來的探馬稟報了疆川口之戰的詳情。

  趙廣在疆川口與鄧艾的三萬人馬激戰一日,所率人馬傷亡殆盡,然而趙廣誓死未退,血染征袍,仍舊往來沖突,拼死力戰,斬殺魏將多員,魏兵無數。奈何魏兵人多勢眾,將其團團圍住,金城太守楊欣喝令他投降,趙廣凜然地道︰“我乃漢將趙雲之後,生當為漢臣,死亦為漢鬼,豈可降魏狗乎?”最終趙廣疆場捐軀,壯烈殉國。

  諸將聞之,皆涕泗橫流,論職位,趙廣只是一名低階的牙門將軍,論武力,趙廣也未必能勝得過諸將,但在生死關頭,趙廣毅然地擔起了為大軍斷後的重任,明知是九死一生的任務,他卻義無反顧,最後死戰不退,壯烈殉國,如此肝膽忠義,誠為英雄豪杰。

  姜維痛定思痛,命人擬表章上奏朝廷,將趙廣及蔣舒之事上報並詳述漢中之軍情,並懇請朝廷再發援兵,漢中失守,蜀國已瀕臨亡國之境,全體軍民,當應同仇敵愾共救國難。

  漢中的失守,故然有著姜維整體防御布局的缺陷,有著用人不當的錯誤,但更重要的是,蜀國朝廷沒有及時地派來援兵,如果按姜維所奏,朝廷能派張翼和廖化兩位車騎將軍率兵分別增援了陰平橋和陽安關,這兩處要隘就不會輕易地失守,如此漢中的局勢就不會場如此地惡化,甚至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但歷史不能重演,所有的如果都不會實現,漢中失守,蜀國的處境變得極為艱難,姜維要在這困境之中想要翻盤,也幾乎是很難實現的。

  寧隨道︰“白水地狹路多,非爭戰之地,不如退守劍閣,憑險據守,足可以擋得住魏國數十萬兵馬。劍閣如不保,季漢必亡矣。”

  姜維思量一番,白水關三面臨敵,確實守之不易,而且劍閣如果被魏軍偷襲成功的話,自己這五萬軍隊可就真要陷入絕境了,現在看來,退守劍閣已經是最後唯一的選擇了。

  退守劍閣就意味著放棄了漢中,對于姜維而言,這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可走到這一步,姜維已是別無選擇,最終姜維只能是吞下了最為無奈的苦果。...<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1 12:20 AM

第113章 臣有本奏

   劍閣在漢德縣東北三十里處,大小劍山中斷處,兩邊懸崖峭壁,峰巒筆直如劍,對峙如門,故曰劍門關。東漢時,劍閣的防御位置是前移的,就是距劍閣東北方向五十里的瑕萌關,蜀漢時期,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于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劍閣關山險惡,易守難攻,有“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的劍門天下險之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地或許有些誇張,但劍閣的險要卻是無人可以置疑,而且劍閣是漢中通往成都的唯一通道,守住劍閣,就等于守住了成都的北大門。

    姜維退守劍閣之後,在關山險隘之處安營下寨,鐘會鄧艾的十幾萬大軍雲集關前,晝夜不停地輪番強攻,奈何劍閣雄險,絲毫未能撼動。

    魏蜀兩國的戰線穩定在了大巴山一線,自魏軍八月伐蜀以來,一個月的時間,蜀國喪師失地,連丟漢中、陰平、武都三個郡,可以稱得上是蜀漢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失敗,尤其是漢中,自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擊敗曹操奪取漢中之後,整整四十四年漢中再沒有被曹魏的勢力所染指過,然而今天漢中卻失守了。失去了漢中這個基地,從此蜀漢再無北伐中原的機會,而整個巴蜀都面臨著傾覆之危。

    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姜維,在朝中,反對姜維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諸葛瞻、董厥、譙周等朝中大臣聯名上奏,要求罷免姜維。

    必須要有人為漢中、陰平、武都的失守而負責!而姜維身為大將軍,一直身在北境,漢中諸郡的失守,姜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黃皓也再次向劉禪進言,提議由右將軍閻宇接替姜維大將軍的職位,主持劍閣的防守。

    劉禪確實也很頭大,別看平時劉禪縱情聲色,看似昏庸無能,但在大事上,他也不糊涂。誠然姜維身為大將軍,對漢中的失守負有主要責任,可劉禪更清楚,如果論能力,朝中諸將,沒有一個能比得過姜維的。劉禪沒有打過仗,並不代表他沒讀過兵書,兵法常雲,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在這漢中失守西川危急之刻,撤換掉姜維純粹是無腦之舉。

    所以雖然朝中的大臣聯名彈劾姜維,但劉禪卻沒有理會,依然維持由姜維統兵的格局。漢中丟了,對于劉禪而言,丟了就丟了吧,只要能守得住劍閣,將魏兵擋在劍門關之外,保西蜀一境平安,劉禪就別無他求了。

    既是劉禪的最終決定,諸大臣也就無話可說了,執事太監高聲喊道︰“有本早奏,無事退朝。”

    就在眾人正準備起身退朝之時,一人持笏上前拜道︰“臣有本奏。”

    眾人視之,正是中尉右丞劉胤。劉胤是比兩千石的官,在這朝堂上,比他品秩高的比比皆是,劉胤只能是叨陪末席。聽著朝臣們聯名彈劾姜維,劉胤不禁是暗自感嘆,別看姜維統領著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威風八面,可在這朝堂之上,人緣可真不咋地,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剛剛丟了漢中,姜維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就連姜維先前的盟友此刻都是噤若寒蟬,倒姜的聲勢完全呈現一邊倒的狀勢。

    劉胤隱隱有些擔憂,雖然認為姜維在漢中布防上有著致命的缺陷,但劉胤從來沒有否認過姜維是繼諸葛亮之後蜀國最優秀的統帥,如果讓別的將領替代姜維的職務,只怕蜀國會亡得更快些。

    還好劉禪的態度此刻很堅定,並沒有因為群臣的聯名上奏而動搖,也許劉禪也認為此時能夠拯救國難的,非姜維莫屬。

    漢中的失守早已在劉胤的預料之中,不光是先前歷史的進程,就拿姜維的漢中防御體系而言,漢中必然是守不住的。鐘會已經全盤掌握了漢中的布防詳情,在這種情況,姜維固執地不肯變陣,早已埋下了失敗的陰影。

    姜維最大毛病就是太托大了,太自信了,認為漢中的防御是固若金湯的,漢、樂、陽安三城一線的防御體系完全是無懈可擊,但事實上,再堅固的城池也不可能沒有破綻,陽安關的失守,使得整個漢中防御體系全部崩潰。

    讓劉胤感到欣慰的是,傅僉在陽安關之戰中沒有陣亡而是全身而退,讓他一直擔憂的事最終沒有發生,在一堆糟糕透頂的消息之中得到這條消息,總算是讓劉胤暗暗地松了一口氣。

    或許是當時自己善意的提醒幫助傅僉逃過一劫,或許是老天在眷顧這位忠良之後,總之,傅僉能平安無事,讓劉胤心安不少。穿越者不是萬能的,不可能穿越而來就讓世界天翻地覆,但劉胤總嘗試著改變什麼,漢中一如既往地丟了,但至少傅僉的性命還是保全了下來,這給了劉胤極大的信心,歷史是可以改變的。

    劉胤也曾嘗試改變漢中失守的歷史宿命,但漢中布防圖的失竊和姜維拒絕改變漢中防御體系的決定,劉胤便知道,漢中失守已經是無可挽回了。

    縱然是傅僉早一點識破蔣舒,縱然是姜維能夠早些增援到陽安關,也無法改變漢中失守的命運,劉胤甚至覺得,陽安關的失守從客觀意義上來講給了蜀軍一個機會,一個從容撤退的機會。如果陽安關沒有失守,姜維就不可能兵退劍閣而是增援陽安關,但放棄了沓中,就意味著陰平武都二郡的失守,陰平武都在陽安關的背後,鐘會和鄧艾則可以會師陽安關下,以蜀軍有限的兵力,很難抵擋魏軍的進攻。

    更何況,鄧艾可以完全不用理會陽安關,直接引軍經白水攻打劍閣,一旦劍閣失守,整個西川就都暴露在魏軍的鐵蹄之下,鄧艾完全不用再涉險去走陰平小道,從大道上就可以直取成都了。

    從這一點來講,退守劍閣無疑是最明智的。...<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1 12:20 AM

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

    魏蜀兩軍在劍閣進入了相峙,雖然蜀軍的人數遠不及魏軍多,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那可不是虛設的,依靠地理優勢,姜維幾乎可以很輕松地就能守住劍閣,魏軍就算是再想前進一步,都試比登天的,

    所有的人,包括姜維,包括鐘會,都會認為劍閣之戰將會是魏蜀兩國最決定性的一戰,勝負結果將決定著蜀漢王朝的命運。

    唯獨有一個人不這樣認為,那就是鄧艾,此前的戰役,鐘會幾乎是出盡了風頭,強奪陽安關,席卷漢中,鐘會可謂是風光無限,但在劍閣受阻之後,就輪到了鄧艾粉墨登場了。

    鄧艾選擇的幾乎是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道路,從陰平小道出奇制勝,率偏師出奇兵,大縱深地迂回到蜀國防御空虛的後方,完成了一次軍事戰爭史上的教科書似的奇襲戰例。

    不管是偶然還是什麼別的因素,在這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鄧艾成功了,他用幾乎不可復制的手段,鑿穿了蜀國的最後防線,迫使後主劉禪在成都投降,也成就了鄧艾的千古奇名。

    但劉胤的穿越,必將會改變這一切,陰平小道不再是鄧艾成功的捷徑而將成為了覆滅的險途。

    劉胤有著這樣的自信,同時,這也是他責無旁貸的責任,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劉胤已經是沒有了退路,這一戰,他必須要贏。

    或許鄧艾已經在醞釀著這次的行動,或許他已經行走在那七百里無人的險徑之上,總而言之,留給劉胤的時間已經是不多了。

    昨夜劉胤已經草擬好了一份奏章,就是針對魏軍從陰平小道偷襲江油涪城的防範計劃,雖然蜀軍的主力皆在劍閣,但成都尚有數萬人馬,江油涪城綿竹等各處要隘也皆駐守著兵馬,劉胤的這份奏章就是給後主劉禪提個醒,只要各處的駐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認真備戰,就算鄧艾能夠走出七百里陰平小道,在各個堅城之下,他也必將沒有半點機會。如果有可能,蜀軍只要在鄧艾的必經之路上設卡攔截,鄧艾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眾大臣個個面露詫異,不清楚劉胤此時還會有什麼本奏。

    劉禪和顏悅色地道︰“是文宣啊,你有何事,直管奏來。”劉禪和弟弟劉理關系不錯,愛烏及屋,劉禪打小對這個佷兒就疼愛有加,自從青城山遇刺劉胤為他擋了一劍之後,劉禪對劉胤更是喜歡之極。

    劉胤恭聲道︰“陛下,大將軍全師守御劍閣,亦並非萬全之策,劍閣之西陰平之南,尚有小路一條,逆魏或可以派兵偷襲。依臣之見,陛下當下令江油涪城各地守軍嚴加戒備,並派成都之兵前往陰平小道守御,如果魏兵來犯,就地予以殲滅。此處最為緊要,事關益州存亡,切不可等閑視之,望陛下慎重待之。”

    “陰平小道?”劉禪可是一頭霧水,他雖然是蜀漢皇帝,但這並不代表他對轄下的山河地理了若指掌,劉胤提出來的地方太過陌生,劉禪從來沒有聽說過。他轉頭望向右邊首輔位置上的諸葛瞻,道︰“諸葛愛卿,你可知陰平小道在何處嗎?”

    諸葛瞻本來以為今天會是扳倒姜維的最佳機會,這麼多的大臣聯名上奏,姜維又的的確確罪責在身,諸葛瞻心想,無論如何姜維也是在劫難逃。誰知天子根本就沒有理會,鐵了心地支持姜維領軍,這讓諸葛瞻好生郁悶,平時看起來昏憒平庸的老丈人這回居然心智如此堅定,完全大大的出乎諸葛瞻的預料。

    但天子畢竟是天子,他的話才真正是一言九鼎,諸葛瞻也不得不默認了這個事實,本來計劃著退朝之後約幾個朋友去喝杯酒解解郁悶,那知劉胤站了出來,並且“荒涎不經”地提出了一個什麼陰平小道防御計劃,諸葛瞻是嗤之以鼻,連理會都懶得理會。

    諸葛瞻對蜀國的山河地理可比劉禪清楚的多,陰平小道完全是劉胤自己提出來的概念,事實上在劍閣之西陰平之南,根本就是荒無人煙鳥獸罕至,從來沒有聽說過那邊還有條可以通行的小道,至多也就是一些獵戶采藥客踩踏出來的野徑,能通得過規模龐大的軍隊?鬼才相信。

    在諸葛瞻看來,劉胤完全是嘩眾取寵,想借助這種手段來贏得劉禪的關注,從而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諸葛瞻打心眼里有些鄙夷劉胤,對于這個機遇巧合,升職如坐上飛箭的宗室子弟,諸葛瞻幾乎從沒有正眼瞧過。

    “回稟陛下,微臣從未聽說過什麼陰平小道,不過臣倒是知曉劍閣之西皆是懸崖峭壁,不通人煙,劉右丞所提之事,讓人頗感匪意所思。”既然劉禪直接點名問他,諸葛瞻自然得恭聲答復。

    朝堂之上,立刻響起了竊竊私語,眾臣討論的中心自然是“陰平小道”,不過大多數人都持諸葛瞻的看法,認為劉胤這是無稽之談。

    這樣的情況早在劉胤的意料之中,如果諸葛瞻這些大臣真要有眼光的話,也就絕不會成就鄧艾的千古之名了。他正色地道︰“諸葛大人,從未聽說並不代表從未存在,劍閣之西的陰平小道雖然險峻難行,但只要稍做修整,通行亦非難事。在下聽聞魏將鄧艾籌畫有方,善用奇兵,陰平小道雖險,卻未必能擋得住鄧艾偷機之心。在下認為,陰平小道絕不可等閑視之,就算魏兵不至,有備而無患,方為上策。”

    諸葛瞻冷笑一聲道︰“如今局勢內憂外困,成都守衛力量本就不足,劉右丞卻準備將御林軍調往荒蠻野徑之地,某倒是想問一句,劉右丞如此做為,是何居心?”

    劉胤不禁一怔,他確實沒想到諸葛瞻竟然會如此詰問于他,分明是暗指劉胤包藏禍心,企圖將天子身邊的御林軍調往別處,成都空虛的話,無異于是一場災難。...<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1 12:21 AM

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

    眾大臣都向劉胤投來異樣的目光,有面帶驚詫的,有面帶譏諷的,有面帶嘲笑的,就連劉禪也不禁是大皺眉頭。

    自從青城山刺襲之後,劉禪總覺得身邊不太安全,皇宮的守衛明顯地加強了,劉禪深居簡出,一般都不輕易地離開皇宮,盡管如此,劉禪還是常做惡夢,常常夢到刺客偷襲。現在劉禪對皇宮大內的守衛十分地敏感,諸葛瞻的話又點中了他縴弱的神經,如果讓他調動御林軍到別處,劉禪首先是一百個不樂意。

    “臣以為,諸葛都護所言極是,成都安危甚為重要,不得萬不得已,御林軍絕不可擅動。”駙馬都尉鄧良奏道。

    光祿大夫譙周則是輕蔑地瞟了一眼劉胤,道︰“險山惡水,豈可容大軍通行?劉右丞所議,不過是杞人憂天而矣,魏兵真要從陰平道而來,老夫的姓名可以倒過來寫。”

    劉胤暗暗地苦笑一聲,在他先前的想法之中,是會有一定的阻力,但沒想到的是,阻力竟然如此之大,當朝首輔諸葛瞻第一個公開站出來反對,余者皆是隨聲附和,諾大的朝堂,劉胤甚至看不到一個支持者。

    劉胤心底里掠過一陣悲涼,蜀漢都已經有亡國之虞了,這些權臣們還惦記著相互傾軋,將國之安危棄之于腦後,尤其是是諸葛瞻,劉胤真不知道他到底遺傳了諸葛亮多少東西,誠然諸葛瞻也是聰明蓋世,但毫無疑問,他把這種聰明才智用到了爭權奪利上面,想想一敗涂地的綿竹之戰,蜀漢的政權把握在這樣的人手中,不亡才怪。

    唯有侍中張紹說了句公允的話︰“陛下,臣以為劉右丞所慮不無道理,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國之恆存也,縱然是御林軍不可輕動,陛下也可降詔江油涪城諸地守軍嚴加防範,謹防魏軍偷襲。”

    劉禪緩緩地點點了頭,下旨道︰“傳詔江油涪城諸地守軍,全軍戒備,嚴密防範,不得有誤。”

    如此一來,劉胤也算是挽回了一點顏面,不過劉胤卻不在乎,嘲笑也罷,奚落也罷,只要能阻擋住鄧艾入川,自己受點委屈又有什麼關系?雖然劉禪降詔蜀中諸城加強戒備,但劉胤知道這沒有什麼用,現在蜀軍的主力大半集中在劍閣,剩余的部隊除了駐守白帝和南中之外,只有成都尚有三四萬軍隊,而從劍閣到成都的漫長防線上,只有廖廖數千人馬,就憑著這點兵馬,能擋得住鄧艾數萬虎狼之師?扳著腳趾頭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朝廷不肯出兵,那麼劉胤就只有依靠自己了。在劉胤的計劃中,最壞的打算也是孤立無援地去守陰平小道。

    求人不如求己,沒有朝廷的支持,劉胤也要成其大事。

    “陛下,臣願自帶家將部曲,前往陰平小道,請陛下恩準。”劉胤再復奏道。

    諸葛瞻目光變得凌厲起來,這個劉胤,還真是賊心不死,不過這回他願意自討苦吃,諸葛瞻也就沒有再言語了。

    劉禪道︰“諸位愛卿皆言陰平小道不可通兵,文宣就真的篤定逆魏會從此道出兵?”

    按照歷史記載,鄧艾是百分之百會走陰平小道的,但劉禪如此問,劉胤又有些遲疑了,自己的到來,究竟改變了多少的歷史,他心里一點底也沒有,或許鄧艾真的放棄了陰平偷襲計劃,那可就真的是貽笑大方了。

    劉胤深吸了一口氣,道︰“臣也只是猜測,並非斷定魏兵定會走陰平小道,只是臣覺得此處甚為緊要,一旦被魏兵偷襲得手,蜀中危矣,所以臣才斗膽建言。”

    “窮山惡水的,朕豈可忍心讓卿去受罪,既無十足之把握,依朕之見,文宣就無需興師動眾了,不去也罷。”

    不去那成,劉胤立刻道︰“陛下,臣雖品秩低微,但位卑未敢未憂國,臣雖不敢篤定魏兵一定會走陰平小道,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臣便欲盡百分之百的努力,臣不怕吃苦,能為陛下分擔社稷之憂,臣之幸也。”

    劉禪不禁也為之聳容,暗道,雖然說劉胤這事有點不靠譜,倒也不失劉家兒郎的血性,于是道︰“好吧,朕便準文宣所奏。退朝!”

    “退朝——”執事太監高聲唱諾,劉禪起身而去,諸臣也紛紛離朝。

    諸葛瞻朝劉胤這邊瞥了一眼,未做作何表示,徑直而去。譙周則是意味深長地沖著劉胤冷笑了一聲,拈著花白的胡須,踱著方步,儒雅地興步而去。

    在許多大臣的眼中,劉胤完全是吃飽了撐的,放著在成都不好好呆著,異想天開地跑到荒山野嶺去阻截魏軍偷襲,這不腦袋讓門擠了嗎?諸大臣除了嘲笑,自然還少不鄙夷,這是想立軍功想瘋了吧?退一萬步講,就算魏兵真的來偷襲,沒有朝廷派兵支持,劉胤率幾個家將部曲就能擋得住?有的人譏笑著離去,有的人搖頭苦笑著離去,沒有任何人看好劉胤的舉動,眾人都把這當做一個笑話來看,年輕人有點追求倒沒什麼,但卻好高鶩遠只能是淪為別人的笑柄。

    何曾來到了劉胤的面前,雖然他也不贊成劉胤的行為,但同為中尉府的人而且身為劉胤的頂頭上司,最起碼得精神上支持一下。何況何曾一直比較看好劉胤,無論是青城山刺駕案還是漢中布防圖案,劉胤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手下能有如此得力的干將,何曾甚感輕松。盡管此次劉胤的表現出乎他的意料,何曾倒也沒有半點嘲笑他的意思。

    “劉右丞,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劉胤含著一絲苦笑道︰“多謝何大人了。”

    何曾走進一步,壓低聲音道︰“劉右丞,你真的確定魏兵會從陰平小道來偷襲?”

    劉胤故作灑脫地道︰“如果魏兵不來更好,純粹就當成一次郊游打獵,荒山野嶺之地,定然有虎豹熊豺出沒,打幾只回來,也好與何大人一起下酒。”...<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1 01:27 PM

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

    “什麼,你要去陰平小道?”馬王妃有些吃驚地看著劉胤。

    回到安平王府,劉胤一五一十地將朝堂上發生的事稟明了母親。想依靠朝廷的力量對付鄧艾的希望破滅了,現在劉胤唯一指望的就是能夠得到馬王妃的支持,除了安平王府和馬家的勢力,劉胤真的再無可依靠了。

    “娘,國難當頭,孩兒豈可置身事外,畢竟這江山是咱劉氏的江山,孩兒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保全于它。”

    馬王妃凝重地點點頭,雖然王府深似海,但馬王妃並非是那種不通世事的人,漢中失守,西蜀危在旦夕,她是很清楚的,在這個時候,劉胤能挺身而出,讓馬王妃頗感欣慰,他骨子里流淌著的可是先主昭烈皇帝和外祖馬超的血,他們俱是一代豪杰,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為了開創蜀漢王朝的這份基業,不知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和風雨。現在的人,歌舞升平的太平日子過得太久了,早已忘卻了先輩創業的艱難,劉胤能在國難之時表現出凜然無畏的英雄氣概,確實是難能可貴。

    “無論你做什麼,娘都會支持你,”馬王妃慈愛地看著愛子,道,“只是你真的確信魏軍會從陰平小道上偷襲嗎?”

    劉胤堅定地道︰“孩兒至少有九成的把握,而且統兵之人,定是鄧艾無疑!”與朝堂上不同,劉胤和母親說話,便據實以告,沒有再隱瞞什麼。

    “鄧艾?”馬王妃喃喃自語,她很清楚,鄧艾可是魏國赫赫有名的大將,征戰隴西多年,在與大將軍姜維的交手之中,幾乎是不落下風,如此難纏厲害的人物,馬王妃很是擔憂劉胤能不能對付得了。“娘可知那鄧艾是曠世名將,胤兒你若和他遭遇,能有幾成勝算?”

    劉胤道︰“娘您就放心吧,鄧艾翻山越嶺而來,早已是疲憊不堪,孩兒以逸待勞,據險而守,鄧艾就算再身經百戰,也只能是作困獸之斗,何況孩兒早已給他準備了一份‘大禮’,吃不了讓他兜著走。”

    馬王妃詫異地道︰“大禮?什麼大禮?”

    劉胤微笑著道︰“孩兒前一段時間在馬家莊園試制出了一種新式的武器,經過測試,威力驚人,用它來對付鄧艾,事半功倍。”

    劉胤在馬家莊園研究火器的事,馬王妃是知曉的,不過到這時候,她才真正明白劉胤搞這些新式武器是何用途,看來劉胤早就為迎戰鄧艾做了充足的準備。

    “胤兒,你需要娘做什麼,只管開口便是,娘一定會盡全力支持你。”

    劉胤道︰“謝謝娘,說真的,如果沒有您的支持,孩兒可真是一事無成。”

    馬王妃含笑道︰“我的傻孩子,跟娘還要客氣什麼,安平王府和馬家的所有人力物力,只要是你需要的,只管拿去用,娘都恨不得想和你親臨前線,殺個痛快!”馬王妃自幼習武,年輕時候,那也是弓馬純熟,她性格脾氣甚是直爽,說話間,竟有躍躍欲試的感覺。

    劉胤嚇了一跳,急道︰“娘,這可使不得,您萬金之軀,若有半點閃失,孩兒可真就百死莫贖了。”

    馬王妃輕笑一聲,道︰“娘只是說說而已,現在的天下,還真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娘就算有心也是無力了,娘會等,等你從陰平小道凱旋而歸的時刻。”

    劉胤鄭重其事地道︰“娘,您放心,孩兒只要一息尚存,就絕不會讓魏兵越過陰平小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漢室傾危,孩子誓將一腔熱血盡忠報國,無愧于劉氏的列祖列宗。”

    馬王妃點頭道︰“好志氣!好血性!胤兒,你隨我來。”說罷,馬王妃起身裊裊而去。

    劉胤雖是很疑惑,但馬王妃沒有明言,他也就只得跟在母親身後,一直來到了後院的一間密室前。

    在劉胤的印象中,這間秘室常年掛著一把巨大的銅鎖,而鑰匙只有馬王妃才有,誰都沒有進入過這間密室,密室是到底有什麼,劉胤一直很好奇,只是馬王妃吩咐過,沒有她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進入秘室,劉胤也只得將好奇心埋在心底。

    現在馬王妃居然帶他來到此處,不禁又勾起了劉胤心中的好奇,看著馬王妃拿出鑰匙打開銅鎖,劉胤心中竟有些許的激動。

    密室並不大,只有普通兩間房大小,室內的陳設也很簡單,出乎劉胤意料的是,室內居然是縴塵不染,與他想象之中可謂是大相徑庭,想必馬王妃定然遣人經常打掃此處。

    正中間的牆上,赫然掛著一幅肖像畫,卷軸很長,一直從屋頂拖到半牆處,畫像上的人物,差不多是按真人大小繪制的,劉胤需要仰視,才可以看得清畫中之人的模樣。

    但見那畫中之人甚至是偉岸,白袍銀鎧,威風凜凜,面如傅粉,唇若涂脂,目比朗星,眉似寒劍,整幅畫畫得是栩栩如生,恰如真人一般無二,一股凜然之氣撲面而來,不怒而威。

    劉胤細看那畫中之人,竟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盡管他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劉胤還是直覺得在哪里見過似的。

    馬王妃跪在了地上,對劉胤道︰“胤兒,跪下,向你的外祖父叩首三拜。”

    果然,和劉胤猜測的一樣,畫中之人真的就是馬超,劉胤沒有遲疑,立刻是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響頭。就算馬超不是自己的外祖父,就憑他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這三個響頭劉胤也覺得是值的的。

    馬王妃直直地跪在像前,道︰“父親,女兒不孝,未能將弟弟撫育成人,致使馬家無後,女兒一直愧疚于心。今日,您的外孫劉胤將披上征袍,完成您未竟的事業,您如果在天有靈的話,請闢佑于他。”

    馬王妃緩緩地站了起來,走到了供案的前面,供案之上,別無香燭等物,反倒是供奉著一把長槍。

    馬王妃小心翼翼地拿起長槍,回身遞到了劉胤的手中,凝重地道︰“這把長槍就是你外祖父當年征戰韁場所用的虎頭湛金槍,胤兒,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這把槍的主人!”...<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2 11:45 AM

第117章 馬家槍法

    劉胤的心弦,狠狠地顫動了一下,虎頭湛金槍,這可是傳說中歷史上的十大名槍之一,聞名已久,劉胤還一直未能得睹真容。當初,在青城山的時候,劉胤還把虎頭湛金槍拿出來跟劉恂豪賭,看馬王妃如此慎重的模樣,可在這把槍在她心頭的份量,當初要是把槍輸掉的話,劉胤可不知道如何向母親交待。

    念及此處,劉胤隱隱地有些後怕。還好,那場賭局劉胤沒有輸,也就避免了尷尬。劉胤的目光,落在了手中的這柄曾被許多人覦覷的長槍上。

    這柄長槍,有一丈一尺三寸,槍身乃是用寒鐵打造,握在手中,劉胤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一股絲絲寒意,槍頭為鎦金虎頭形,槍口吞刃,乃是白金打造,顯然擱置多年,但那刃口依然閃耀著銳利的光芒。

    劉胤感覺心在怦怦地跳躍,激動萬分,這可是夢中才能見到的寶槍,如今就真實地握在他的手中,無論是長度還是重量,劉胤覺得極為地趁手,甚至劉胤感到它如同有生命一般,那樣的親切,那樣的自然,那樣的得心應手。

    “胤兒,拿它練一趟槍法讓娘瞧瞧。”馬王妃目光親切柔和地道。

    “諾!”屋子里施展不開,劉胤持槍轉身回到院中。雖然他前世的記憶缺失,但好在這馬家槍法是他從小就練慣了的招式,一直潛藏在記憶的深處,現在使來,倒是沒有一點差錯。

    但見劉胤低叱一聲,左手虛握槍身,右手緊抓槍尾,陡然發力,右腕一旋,槍尖飛旋著激刺而出,緊接著劉胤身如游蛇,虎頭湛金槍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飛,有如蛟龍出海,虎嘯山林,遍體紛紛,寒光掠影。

    這八八六十四路馬家槍法走下來,劉胤收住槍勢,調息片刻,向母親走去。

    “好!”馬王妃立在門檻處,看著劉胤使完這六十四路馬家槍法,目露嘉許之色。“靜如峙岳,動如奔雷,招式與招式之間的餃接自然流暢,變化多端,刺,戳、點、掃、挑,格、撥、架、擋、淌,攻之犀利,守若磐石,看來你已經盡得馬家槍法的真髓了。”

    不過她話鋒一轉,道︰“不過,你的槍法尚有欠缺之處,那就是缺少殺氣,缺少那種舍我其誰的霸氣。這把虎頭湛金槍,在你外祖父的手中,不知殺過多少的敵人,縱橫天下,無人可出其右,這槍中的戾氣,你現在還駕馭不了,還需要在戰場上多加歷練。不過娘相信,你天資聰慧心志甚堅,假以時日,你一定會成為和你外祖父一樣威震天下的蓋世名將。”

    劉胤點點頭,這一點他倒是再清楚不過,沒有經過戰場上的生死歷練,沒有經過那種殺伐戮斗,再精妙的槍法也不過是花樣招式,想要提升自己的槍法,也只有在血雨腥風的戰場上,經歷過一次次的生死對決,才可能會有所提高。

    馬王妃接著道︰“馬家槍法比起一些旁的槍法來,沒有華麗的招式,沒有精妙的套路,簡單、古樸、實用,招招制敵,一擊必殺。胤兒,馬家槍法沒有什麼奧妙,唯有一個快字,一個巧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出手如電,勢如疾風,要麼不出手,一旦出手,就不能給對手任何機會;這個巧字則是槍法精髓,慣使槍者,不逞蠻力,以四兩撥千斤,不拘泥于招式,以奇勝,以巧勝,臨機善變,方為上乘。”

    劉胤道︰“孩兒謹記母親教誨。”

    馬王妃回頭再看了一眼父親的遺像,神色有些黯淡,緩緩地道︰“你外祖父征戰半生,顛沛流離,雖有英雄之名,卻如喪家之犬,我兄弟姊妹雖多,卻鮮有善終者,有喪于曹賊之手,有死于張魯刀下,或英年早夭,現如今,只剩下我孓然一身,形影相吊。胤兒,不管怎麼說,你身上也是流尚著馬家的血脈,這馬家槍法傳承于你,娘只盼能在你的手中發揚光大,娘就別無他求了。”

    馬王妃又取過一付鎧甲來,道︰“這也是你外祖父當年所穿的麒麟鎖子甲,胤兒,你穿上讓為娘瞧瞧。”

    劉胤看那銀白色鎧甲極為地精致,每一片甲葉都是精鋼打造,外面鍍著白銀,珍藏多年依舊是銀光燦燦。他依言將銀鎧穿在了身上,精神抖擻地道︰“娘,您看如何?”

    劉胤問話的時候邊整理著束甲絲絛,半響竟無回音,不禁轉著看去,卻見馬王妃目光迷離,神思恍惚,急道︰“娘,你這是……”

    馬王妃這才回過神來,淒然地一笑道︰“娘看到你的模樣,又想起了你的外祖父,記得他去世之時,我才只有六歲,整整四十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我記得小時候,父親就是這般模樣,胤兒,你和他長得真像,讓娘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馬王妃唏噓地長嘆一聲,久久地沉浸在對父親的相思之中。

    劉胤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剛才看到馬超的畫像之時,竟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自己和馬超竟有幾分酷似。

    “娘,您就放心吧,孩兒定然不負您的期望。”劉胤鄭重地道。

    接下來的幾天,劉胤十分地忙碌,此次出征陰平小道,朝廷的力量已經是指望不上了,在朝堂上,劉胤向劉禪表示只帶私兵部曲,不動用朝廷的一兵一卒,那就是說連中尉府的人馬都不可能為他所用了,劉胤別無所指,只能是從安平王府和馬家挑選家兵。

    不過安平王府和馬家地位超然,豢養著不少的私兵部曲。這私人部曲在漢代三國時期極為流行,許多名將都陰養死士,在陣前沖鋒陷陣,比如姜維,征戰多年,所依靠的就是他手下的那些死士組成的敢死隊,在姜維最危難的時候,也能保證他可以全身而退。私人部曲得豪族士族自己出錢供養,戰斗力比正規的軍隊都還要可怕。安平王府和馬家,一直保留著這麼一支部曲。...<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2 11:46 AM

第118章 私家部曲

    馬超有一半羌人血統,在羌人之中擁有極高的威望,許多羌族勇士就曾追隨馬超出生入死,成為了馬家忠心耿耿的私人部曲。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跟隨馬超爭戰天下的羌人部曲也最終老死,但他們的後裔卻留了下來,成為馬家部曲的中堅力量。阿堅就是其中的代表,正因為他身手矯健武藝超群,馬王妃才選他做了劉胤的貼身保鏢。想阿堅這樣的頂尖高手雖然不會太多,但這些羌人護衛整體的實力可是要比羽林軍都高出一大截。

    漢代的私家部曲那就等于是私人財產,地位等同于奴婢,是沒有人身自由的,不光是他們這一代沒有,就連他們的兒孫後輩,也是主家的奴婢,世世代代如此,生是主家的人,死是主家的鬼。

    聽起來很怕,劉胤初到三國,也覺得這種制度很不合理,但時間久了,他才發現,什麼平等自由都是後世人的觀念,在這個時代,活著永遠比自由更重要。身為主人家的奴僕,最起碼他可以保證一日兩餐衣食無憂,那些自由的平民百姓,卻時刻掙扎在饑餓的生存線上,許多人想賣身為奴主家還不一定看得上。

    更何況那些奴隸主如何壓榨奴隸迫害奴隸的事,更是扯淡,雖然說有著個別極端的案例,但總得來說,主家對奴僕並不存在壓榨和欺凌一說,主家給奴僕提供衣食,奴僕給主家提供服務,兩者完全是和諧的存在,大部分的豪族士家對奴僕是極為寬容的,把他們都視同為家的一分子,許多有司職的奴僕出門之後,在平民面前甚至可以耀武揚威,宰相家奴七品官,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士家豪族在培養私兵部曲方面,更是不遺力,舍得花大錢,畢竟這是他們立身安命的本錢,私人部曲的人員素質、訓練條件和待遇狀況,也是優于正規軍隊的,試想一下,如果主家時常盤剝和欺凌奴僕,這些私兵如何能在關健的時候為主家去賣命?人心換得人心在,正是因為士家在培養私兵上舍得下本錢花大氣力,這才擁有一支忠心耿耿關健時候舍身救主的部隊,士為知己者死,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私兵就是死士。

    除了羌人部曲之外,安平王府還有其他的私兵,平時的時候,這些私兵就是看家護院。馬王妃已經放過話了,兩府的私兵部曲,都由劉胤任意來挑選。劉胤自然不用客氣,老弱的一概不用,全部挑選的都是精壯之士,兵不在多而在精,尤其是在陰平小道那崇山峻嶺間打仗,體力差一點光爬山就累垮了更別說打仗了。

    劉胤大概挑了有五百多人,雖然感覺少了點,但這也就是安平王府,換做別的士家,都未必能有這麼多的私兵,更何況劉胤只挑精壯之士,一般的士家豪門還真沒有這個底蘊。

    私兵是挑出來,但形成戰斗力那還得重新編組,與平時的看家護院守衛警戒不同,這次可是要上戰場殺敵,自從馬超去世之後,馬家的部曲也就很少再參戰了,那些老一輩打過仗的部曲,也逐漸老去逝去,新生的一代幾乎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洗禮。

    這無疑是劉胤最擔心的,若論單兵素質,馬家私兵可一點也不比正規的軍隊遜色,唯一欠缺的,就是作戰經驗。同樣的,劉胤自己也沒有在冷兵器戰場上的作戰經驗,馬上就要和身經百戰的名將鄧艾交手,勝負幾率如何,劉胤心中還真是沒有底。

    可現在就是趕著鴨子上架,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劉胤將挑選出來的兩府私兵全部集中到了西嶺腳下的馬家莊園,按照軍隊的編制,按伍、拾、隊、屯、曲、部重新編組並進行訓練,讓他們形成初步的戰斗合力。

    傅僉的兩個兒子傅著、傅募得知姊夫要上前線,便跑來投奔,傅著今年剛及冠,傅募也才十八歲,因為年紀的關系,他倆並沒有跟隨父親到陽安關前線,而是留在了成都家中,哥倆也是從小習武,立志要報國殺敵,這回好不容易有個上前線的機會,便來央求劉胤。

    劉胤對兩個小舅子倒也沒客氣,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關鍵的時候,還得看自家人,于是他安排傅著、傅募當屯長,分別指揮一屯人馬。

    當然傅著和傅募也不是孤身投奔,他們也帶來了幾十名的家兵。傅家在成都算不得什麼豪族,底蘊自然也不比上安平王府和馬家。不過對于急缺人手的劉胤來說,蚊子腿他也是肉,自然是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這些私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這方面的訓練劉胤就不搞了,何況時間上也來不及,劉胤只是注重隊伍的整體磨合,將他們從游兵散勇調-教地一個有機的整體,服從指揮,同進共退,是劉胤最基本的要求。正規的軍隊之所以戰斗力強悍,並不是因為個體的作戰能力強,而是有著整體的作戰意識和協同配合的精神。

    但這樣的作戰理念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劉胤再急也沒有用,也許只有在真正的戰爭磨礪下,他們才有可能快速地長成。

    除了磨合訓練之外,就是火藥箭、竹制手雷和石地雷的使用,這些火器可是劉胤精心給鄧艾準備的一份大禮,劉胤要求每個私兵都必須正確地掌握和使用這些火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如果不能正確使用的話,非但不能傷敵,還可能會靠成自傷。

    不過比較有利的是,這些火器相對簡單,火藥箭只是比普通箭矢多加了一個點火引信,投竹制手雷更和投擲石塊沒有多大的區別。至于石制地雷,劉胤倒是沒有準備讓他們人人掌握,專門點了一隊人負責學習地雷的埋置和引爆,埋地雷比較簡單,引爆則比較復雜,這個必須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經過幾天的訓練,私兵們倒是很快掌握了火器使用的要領。...<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rry850324 發表於 2015-9-14 03:10 PM

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劉胤已經再盤算著行程了,如果按原有的歷史記載,鄧艾是在冬十月從陰平出發的,一路鑿山通道,造做橋閣,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先登至江油。鄧艾出發的具體時間不詳,按後來臘月初一後主獻城而降的記載,鄧艾最晚也是在十月上旬出發的,甚至可能就是十月初幾日,二十天多走出陰平小道,後來還在綿竹打了一仗,再晚的話,可是行軍到成都都沒有時間的,要知道鄧艾的部隊已經沒有一匹戰馬,全部是步兵了。

  看著日歷,九月將盡,鄧艾差不多也該要起程了,留給劉胤的時間也不多了,畢竟從成都到江油,也有七八百里的距離,路就算比陰平小道好走,那也要十來天的樣子,劉胤還要必須要趕在鄧艾前面到達江油,搶先佔領有利的要隘關口,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劉胤決定最晚將于十月初一動身。

  當然,早去了也沒用,陰平小道也只是鄧艾通行之後才給世人留下的一條險徑,為後世人津津樂道,現在那兒,只是一片荒山野嶺,劉胤除了大概可以判斷出在江油附近之外,鄧艾具體會從哪條路上出現,這還將是一個謎團。

  所以早在前幾日,劉胤已經派遣阿堅帶著幾名羌人護衛先期趕往了江油,去偵察魏軍的動向。按照史料記載,鄧艾從陰平出發,走陰平橋、翻越摩天嶺、經唐家河、落衣溝、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清道口,最後至江油關,劉胤很清楚,除了起點和終點之外,其他的地名在這個時候根本就對不上號,因為現在那兒是荒無人煙之地,這些地名都是後世人取的,現在按圖索驥,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只要派出偵察人員,深入到大山里,才可能探知魏軍的真正行軍路線,並在其前進的方向上設卡阻擊。

  阿堅身手不凡,登山越嶺,如覆平地,同去的幾名羌人護衛能力也不弱于他,給他們提供一個大概的方向,可以在深山之中搜尋魏軍的蹤跡,數萬人的大行動,不想被偵察發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只要能發現魏軍,劉胤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要合適的地點完成對鄧艾的阻止,只要不讓鄧艾進入到平原地帶,困也能把他困死在群山之中。

  自從準備行程以來,劉胤就已經再沒有去中尉府報到了,一來沒有時間,二來沒有必要,由于朝中大臣反對,在朝堂之上劉胤表示不會動用朝廷的兵馬只依靠自己的私人部曲,這當然也包括中尉府的力量。實際上,中尉府除了文職人員,機動力量也並不太多,如果能調動部隊的,劉胤更傾向于調動虎步營。

  可皇帝的禁衛部隊現在壓根兒就調不出一兵一卒,單單是劉禪這一關就過不了,青城山遇襲之後,劉禪似乎落了心病,調走御林軍部隊,就如同抽他筋扒他皮似的,為了爭取到劉禪的許可,劉胤只能是不依靠朝廷的力量。

  雖然有些無奈,但這更激發了劉胤的血性,無論如何,也要拼這一把。

  “少主,門外有人求見。”管事的上前稟報劉胤。

  “噢,是誰?”劉胤漫不經心地問道,他正布置著最後的訓練任務,完成之後,也就該上路了。

  管事的稟道︰“是中尉府的張都尉和趙都尉。”

  “是他們?”劉胤淺笑一聲,這幾天忙得天昏地暗,也沒顧得上和張樂趙卓他們聯系了。“請他們進來吧。”

  管事的退了下去,劉胤也從校場返了回來。

  “大哥,你也太不夠意思了,這麼大的事也不和兄弟商量!”遠遠地就聽到了張樂高聲地抱怨著。

  劉胤略帶歉意地笑了一笑道︰“抱歉,這幾天太忙了,準備臨行前再通知大家的,見諒。”

  張樂滿臉的不樂意,重重地哼了一聲,道︰“大哥,你說我們還是不是兄弟了?”

  “當然是,你怎麼無端端地說這個?”劉胤有些愕然。

  “既然是兄弟,你去江油阻截魏兵,為什麼不帶我和卓兄弟,咱們不是說好了,同富貴共患難,現在有事了,你居然撇下我們兄弟倆,一個人獨行其事,你也太不仗義了!”張樂翻著白眼道。

  趙卓也拱手道︰“大哥,我們兄弟結義,誓同生死,如今國難當頭,我等願追隨大哥共赴國難。”

  劉胤一手拉了一個,苦笑著道︰“我如何能忘得了我們的兄弟情誼,只是在朝堂之上,我已經向陛下允諾,不調用朝廷的一兵一卒,你二人俱在中尉府當差,如果拉你們前來,豈不是失信于陛下,所以才暫時沒有通知你們,臨行前可是要喝你們的餞行酒的。”

  張樂瞪著眼珠子問道︰“如果我們不在中尉府當差了,是不是就可以跟你前去江油了?”

  “這個自然,不過你們可是中尉府的都尉,緣何能擅離職守?”劉胤莫名地道。

  趙卓道︰“大哥,你的事我們早就聽說了,為此我和樂哥已經向執金吾何大人提出了辭呈,而且何大人已經準了,現在我們倆可是白身,不再是朝廷命官,再去哪兒朝廷也管不著了。”

  “你們辭官了?”劉胤吃了一驚,驚愕地道︰“你們怎麼能如此意氣用事,左右輔都尉,六百石的官職,混到現在你們容易嗎?”

  張樂嘿嘿一笑,道︰“這可是何大人特許的,何大人說了,等打完仗回來,立馬給我們官復原職,真要是立了大功,還保不齊會升職呢。”

  劉胤不禁愣住了,他與何曾雖然在一署共事,但並無深交,何曾看起來官僚氣十足,可沒想到,在關鍵的時候還能以這種方式支持自己。公然派出中尉府的兵力何曾未必有那個膽量,畢竟朝中有那麼多雙眼楮盯著,將張樂趙卓兩個人解職來由自己調遣,何曾也算是耍了個小手段。

  劉胤心中不禁是升起了一股暖意,原來他並不孤單,有這些朋友,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