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木子藍色 -【唐朝好地主】《全文完》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10 PM

第105章徵召

    晚上吃飯的時候,張超便把想在張家溝辦一座私塾的想法提了出來。

    “我想辦一座私塾也要了不幾個錢,請兩個先生就行。至於私塾房屋,直接夯幾面土牆,然後用木頭茅草搭個頂就好,再鋪個地暖就不怕冬天寒冷了。材料、人工咱們都有現成的,就是請兩個先生也花不了多少錢,而辦個私塾,卻是能造福一方的善事。”

    “這是好事咧。”老爹點頭。

    今天老爹有些心不在焉的,端著碗米飯,只顧光扒飯也不見夾菜。

    “爹,遇啥事了?”

    老爹放下碗,嘆了口氣,“有個事我要跟你說下,今天我到鄉里軍府去了趟。”

    聽到軍府二字,張超眉頭一皺,難道要出征?可是老爹剛從中原戰場回來啊,按規矩,接下來十個月都能在家休息的。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如果遇戰事,朝廷是能征召他們的,無條件。

    “要去打仗?”

    “嗯。”老爹點了點頭,“我接到調令了,晉升為隊正了。”

    “恭喜老爹高升。”

    老爹卻沒什麼喜悅之情,他年紀都一大把了,對於升官晉職這些早看淡了。現在有了張超這個兒子,想的只是能夠與七娘早點成親,然後看著張超把崔氏女娶入門。

    他只想早點含怡弄孫,安享餘生。

    可這次調令卻是來自天策府,天策府可是如今掌握著大唐對外征伐之事的最高機構,秦王的調令,那就是不可更改的。

    老爹清楚,這個調令估計還是來自於叔寶的好意。為他謀個晉升,再調他去秦王麾下隨軍訓征戰,那是給他得勳機會。

    “柯山叔他們也去嗎?”

    老爹點點頭,白鹿車騎府雖是隸屬於參旗軍,但秦王不但是天策上將,還是十二衛大將軍,名義上大唐所有的衛府軍,除了皇帝的禁軍和太子的東宮衛率,秦王都是能夠指揮調動的。

    “淮安王和義安王還有燕郡王先後大敗,HBSD局勢糜爛,秦王幾次上奏請求統兵出征。太子已經攔不住了,陛下也已經准許秦王出征。這次除了秦王麾下舊部各府出征,還要調集關中數十軍府府兵隨徵。白鹿府也在從征之列,除一班番上和一班留守軍府鎮守,其餘三班全都徵召出征。”

    老爹他們這一班剛回來的人馬,也在受召之列。

    因此,不但老爹要出征,柯山柯五他們也要出征,張家溝近三十個府兵,有二十個在出征之列。

    “馬上就出征嗎?”

    “沒有這麼快的,軍令雖然下來了,但還有很多準備要做呢。籌集糧草,集結府兵,要花不少時間,估計最快也得半月後了。”

    半月後,現在是十月中,半月後就是十一月初了。

    天寒地凍,這個時候出兵,真不是好時候。

    但HBSD的局勢,也確實讓李唐上下都坐不住了。從北平的高開道,到HB的劉黑闥,還有SD的徐圓朗,整個東部數十州都烽火連城了。

    甚至突厥人也在這個時候蠢蠢欲動,早有情報證明,劉黑闥高開道他們早得到了突厥人的暗中支持。

    大唐現在既得迅速鎮壓平定關東之亂,又得防範著北方的突厥,還不能跟突厥人撕破臉面。

    在這種情況下,唐朝越需要在短時間內平定關東之亂。也正因此,太子李建成也無法再阻攔李世民出征了,李淵也只得動用李世民這張王牌了。

    張超想了想,不對勁啊。

    他上次查自己電腦硬盤裡的史料,李世民明明是到了明年的二月才出兵的。

    “爹,李叔有消息傳回來嗎?”

    “淮安王、義安王兵敗之後,HB諸部官軍皆敗,多位州總管先後被俘被殺,秦王上奏陛下,調茂公撤回黎陽。聽說茂公剛撤出宗城,劉黑闥就殺到了。若是再晚一天撤,肯定就被困住了。饒是如此,茂公五千人馬撤退,依然被劉黑闥的一支先鋒追上,一場撕殺,茂公全殲劉黑闥一千騎兵先鋒,自己也損失了八百餘人才撤回了黎陽。”

    “李叔撤回了黎陽?”

    又是一個改變。

    歷史上李世績可是在深州吃了個大敗仗,五千人馬全軍覆沒,只跑了他一個啊。可現在,朝廷居然給李世績下令,讓他提前撤退。

    雖然還是打了一仗,可畢竟只損失了八百而已,主力還是撤回了黎陽。

    劉黑闥依然勢不可擋,橫掃HB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但李世績卻撤出來了,現在李世績依然握著一支精銳,把守著黎陽,釘在HB劉黑闥和SD徐圓朗之間,讓朝廷保持一個重要的據點。

    張超漸明白為何李世民比歷史上提前幾個月就要出征HB了。

    李世民要趁著黎州未失的情況下,立即發兵增援李世績,守住這個前進據點。

    “確定日子了嗎?”

    “差不多就是十一月初了。”

    若是以前,老爹不會這般心懷不捨。現在,他是真的不想離家出征。

    “你這麼大年紀了,讓我代你去吧。”張超忍不住道。

    老爹欣慰的笑了,“上次茂公要帶你去HB你直接跑山里去了。我知道你不喜歡打仗,你連馬都還騎不好呢,上什麼戰場。”

    “我現在已經能一口氣刺三十槍,拉三十次弓,劈三十刀了。”

    “哪個府兵做不到這個。隨便找個府兵,都能刺出三五百槍,甚至刺上一千槍。你這樣的,根本沒資格上戰場。他光會拉個弓,連箭都還不會射。再說了,我也沒有老到要子代父出征的。我只是有些不捨得家裡,上戰場還不老咧。”

    “那我跟著你去。”

    “你跟我去能做什麼,上了戰場,我還得照顧你,哪裡顧得過來,別給我添麻煩就好了。再說,家裡這麼一大攤子呢,也得有人照顧啊。我走後,家裡就都交給你了。”

    張超覺得心裡有些堵,跟老爹相處這些時間,他是真的很感激也很喜歡老爹。這是一個樸實的男人,寬厚仁慈。他只是這大時代的一個小人物,卻又是一個高大的靠山,一個溫暖的港灣。

    在他的身上,有許多耀人的閃光點。

    “你也不用擔心我,我打了大半輩子的仗了,什麼樣的惡仗大仗沒打過。當年三征遼東,遼東城頭與敵血戰從城頭上摔下來都沒死,後來揚州內訌,被人背叛,丟了隻眼不也沒死。放心吧,去HB不會有事的。”

    老爹反過來安慰張超,“我這次可是要跟著秦王去打仗,秦王雖年輕,可論統兵卻是衛青霍去病級別的,上次中原大戰,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家人馬,地廣兵多,還是主場作戰,可還不是被秦王大敗。此次HB頂多三五個月,明年夏天之前,我就回來了。”

    “老爹,出征之前,還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刀槍鎧甲,弓矢長矛,還得備好馬騾和乾食等。”

    大唐的府兵是要自備裝備的,大多數的裝備都得自備。朝廷給了田,免了租庸,換取的就是府兵得自備裝備上戰場。

    對於府兵自備的裝備,軍府是有嚴格的標準的。若是無法達標,是要受罰的。

    因為府兵主要是以中等戶以上的富戶子弟點選充任,因此隋唐時的府兵其實裝備都還是普遍不錯的,並不是明清那些衛所和綠營兵可比。

    按規定,府兵需要人均一張弓,三十支箭以及一個箭囊,還要配橫刀一把。橫刀和箭矢,就是府兵最基本的裝備,人人都裝備。

    除此外,還要自備後勤裝備,包括磨刀石、氈帽、氈袋及行李箱各一。

    另外出征時,每人還要準備九鬥麥飯、米二斗。

    而朝廷則為出征士兵準備長槍、和鎧甲。

    若是條件好的士兵,也可以自備鎧甲、長槍。

    另外,最新的規定,每夥府兵出征,還得自備騾馬六匹以馱裝備。

    這六頭騾子,主要是用來馱裝備的,府兵除了個人裝備,每夥十人還要共同的裝備。包括十人共用的帳篷,鐵馬盂、鑿子、蘿筐、斧頭、鉗子等各兩件,另還有鍋子、火鑽、鹽袋、碓各一件,馬疆繩三件。

    鐵馬盂就是鐵製的飯盒,能容三升,還有保溫功能,冬天能吃熱飯。

    除了士兵自備的那幾鬥乾糧外,朝廷提供的糧食有時是就地奪取的,可能還未脫皮,因此上前線,還得帶上舂米的碓,以備不需。

    至於火鑽,不是取火工具,而是一種開口。打仗的時候,火鑽上澆油、點火,然後直接往敵陣上扔。

    另外,每個還要配一把捶子,是個工具,可以開箱撬鎖。

    總之,唐朝府兵的裝備是相當豐富的。

    府兵們接到軍令兵到軍府集結,然後再到州與本州其它受召府兵集合,最後到達京城或者指點地點匯合。

    匯合後,所有的士兵還得重新整編,指派將領。

    每支部隊,除戰鬥兵種外,還會按七比三的比例配備後勤輔助兵員。而戰鬥部隊,往往又會分出騎兵、步兵。步兵裡還會分出弓弩手、刀盾手等。

    因為是開國之初,府兵們都分到了田,打仗也能得到功勳,苛捐雜稅也少,而府兵又都是點的富人子弟,因此唐初衛府軍的裝備普遍很好,戰鬥力普遍很強。

    不但騎兵數量不少,而且就算是步兵,也都擁有很多馬騾以馱動輜重裝備,有很強的機動性。在單兵裝備上,橫刀和弓箭是標配,朝廷提供的長槍大盾比率也很高,就連明光甲這樣的鐵甲,都能達到六成以上。

    “蒸點麥飯吧,其它都是現成的。”老爹笑著道。...<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14 PM

第106章行軍糧

    麥飯,府兵的干糧。

    這個麥飯是軍用乾糧,而不是後世的SX特色小吃。後世的麥飯,張超常吃,用各種菜蔬和以乾麵粉蒸成,最好吃的是用槐花和野菜做的,常用的則是芹菜做的。

    五月槐花香的時候,做槐花麥飯,而到了榆錢豐盛的時候,做一盤榆錢麥飯也非常香甜。甚至到了夏季蔬菜多的時候,茄子、香芹等都能用來做麥飯。

    不過老爹說的麥飯,卻是府兵出征時攜帶的干糧。軍府規定,遇戰事出征,府兵要自備九鬥麥飯和二斗米。

    這個麥飯,就是純粹的字面意思,麥子蒸成的麥飯。

    在唐初,北方最主要的糧食種植是粟,這時期的麥子還遠不及粟米的地位。在徵收稅賦時,米專指粟米,而麥是歸入雜糧,稻米則稱為稻米。

    隋唐時出兵打仗,特別是關中的府兵出征打仗,軍糧便往往就是麥米為主。麥飯就是用最簡單的蒸煮之法,把麥子煮成飯,有的時候,麥飯也不僅指麥子蒸成的飯,也指粟米蒸的飯。

    這種直接簡單蒸煮出來的麥飯,是相當粗糙和難以下嚥的。蒸的時候會先煮半熟,然後拿出來沖水,涼後再蒸一遍。這樣的雙蒸飯會很散不會結塊粘結,飯粒看起來也大,但卻絕對的味同嚼臘。

    甚至有史書記載,南北朝時,齊梁交戰,南方人組成的梁軍就因為吃麥飯而導致士氣不振,戰鬥力大降的記載,而後來梁軍轉敗為勝的訣竅也非常簡單,大米飯外加燉鴨肉,立即讓梁軍士氣恢復,軍心大振,並一舉轉敗為勝。

    為什麼不把麥子磨成麵粉?

    一來磨面比較麻煩,二來麥飯不僅是加工方便,加工好的麥飯還容易保存。

    這種用來做乾糧的麥飯做法也是很特別的,把麥子去殼後直接蒸,蒸半熟沖涼水,然後再蒸一次,蒸熟之後再曬乾。這樣麥飯就能保存很久,吃的方法也簡單。直接燒水泡著就能吃。不過味道嘛,那是非常糟糕的。

    一個府兵,出征時得自備蒸好的九鬥麥飯,另外再帶二斗米。

    這些糧食不是府兵出征打仗的糧食,只是他們自備的干糧。得大軍全部集結之後,才能得到朝廷的糧食供給。

    “爹,這麥飯太難吃了,我給你準備點其它的吧。”

    “饃饃包子這些可不行,既佔地還不放不了太久。冷了後硬梆梆的跟個石頭一樣,要吃可不容易,還是麥飯方便些,就算是行軍路上,燒點水一泡就好了。”

    而且饃饃這些明顯比麥飯成本要高的多的,軍隊裡面最講究的就是性價比,越便宜越好。

    “放心吧,我給你準備幾樣既易保存不容易壞,還方便吃,還美味的干糧。”

    “還有這樣的干糧?”

    “嗯,成本還不高呢。”

    張超的腦子裡早閃過好多種性價比很高的干糧了,比如炒米,炒麵,鍋盔,都比這個什麼麥飯好千百倍。

    炒米製作也很簡單,蒸、炒、碾三道工序。

    把糜子不去殼用水浸泡後,上鍋悶蒸,然後在炒鍋上炒熟,冷卻,碾去外殼,就成了色黃而不焦,米堅而不硬,晶瑩明亮的炒米。

    這樣的炒米能夠保存很久時間而不會霉壞變質,還便攜帶。要吃的時候,加點水浸泡就可心,沒熱水時直接用冷水泡食都可,十分的方便。

    不過空口無憑,張超直接讓栓子去拿了一袋糜子過來。這是還沒有去殼的糜子,倒入水中洗淨,然後浸泡,再上鍋煮炒碾,一道道工序。

    最後當一盆黃晶晶的炒米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在老爹面前時,老爹驚訝的吸了吸鼻子。

    “這個看起來不錯。”

    “你試試。”

    老爹直接抓了一把放進嘴裡,嘎嘣嘎嘣的脆響。

    “好吃。”

    “炒米已經是蒸熟並炒乾的,直接吃也行。若是行軍打仗之時,沒空做飯,可以直接抓一把吃,立即就能充飢。當然,若是宿營或者有空的時候,能夠生火燒水,那麼拿鐵馬盂裝點開水一泡,立即就變成了熱乎美味的熱食了。”

    張超邊說,連拿碗裝了些炒糧在裡面,然後打了勺開水倒進碗裡。熱水注入,蒸汽升騰,炒米迅速的在膨脹,那股香味越加的瀰漫開來。

    “若是能往裡面再加入一塊醋布,就全了。”

    張超聽的直翻白眼,什麼叫加塊醋布就全了。醋布他也知道,軍隊中使用的一種調味料。製作過程非常簡單,把布用鹽和醋反復浸泡,然後曬乾,就得到了一項特色調色料,醋布。

    出兵打仗,每個士兵發一塊醋布,然後在吃飯的時候,割一塊布條下來,扔進開水里,便有了醋和鹽了。

    張超想想,就覺得這醋布非常******。

    原來大唐人把這醋布當成方便麵調味包了,張超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兇惡的詛咒,祝你吃方便麵永遠沒有調味包。

    “老爹,咱直接在炒米去殼後再加點鹽炒下就是,根本不用醋布。”

    “倒也是啊。”老爹大口的吹著碗裡的炒米粥熱氣,等炒米稍涼些,立即迫不急待的舀起一勺送入嘴中。

    “好吃。”

    老爹似乎只有這個形容詞,但他那隻獨眼都在放光,表明這確實是他內心的真實評價。

    張超讓秋月、冬晴兩丫頭接過自己的大勺,讓兩丫頭按照自己剛才的做法,繼續製作炒米。然後他又把蓮娘叫過來,“幫哥做個乾糧袋。”

    “長筒形的,能斜背在背上,得便於行軍和打仗,大小能裝十斤乾糧。”

    這樣的干糧袋,就是紅軍的干糧袋,張超覺得這種干糧袋不錯,攜帶方便,不太影響行軍訓打仗,而且關鍵是使用方便。餓了,能直接解開抓一把吃。

    等老爹出征,背幾斤乾糧在身上,其餘的干糧就放在騾子上馱著,另外戰馬上也放點,這樣就不愁餓著了。

    老爹坐在那裡正呼嚕嚕的喝著炒米粥,一碗吃完還砸巴著嘴,一臉回味無窮模樣。

    吃完一碗,老爹忍不住又打了一碗,然後又招呼趙叔等人一起吃。

    “哎喲,以前怎麼就沒人知道這樣做呢。天啊,我們以前吃的那麥飯都是什麼玩意啊。跟這個一比,簡直豬食都不如。”趙叔也是個老府兵,吃慣了麥飯,現在一吃炒米,忍不住直拍桌子。

    王叔也是連連點頭,“真想不到,多炒了一下,結果就這麼好吃。麥飯完全咽不下去,而這個去好吃的差點把舌頭都給咬掉了。”

    張超滿意的笑著,“其實還能再改進一下,比如炒後碾殼後再加點鹽炒,更有味,也還能再加點油炒。”

    相對起炒麵來說,炒米成本更低,也更簡單些。

    當然,炒麵也可以簡單些。

    核桃、芝麻等都不用加,直接就炒的微黃就可,也可以再加點油炒勻。吃的時候,主要不是沖泡。

    張超覺得,還是炒米更方便實惠好吃。

    “再帶點臘肉和臘腸、火腿,最適合了,不用擔心壞,而且生吃都行。”張超很是為老爹出征擔心。

    老爹卻心滿意足的拍著肚子,“有這個炒米就足夠了。”

    趙叔王叔也忙道,“有炒米足夠了,製作簡單方便,還好攜帶易貯存,還好吃。”

    炒米跟麥飯都差不多,材料都是麥、粟,只是麥飯是把飯蒸熟然後曬乾。而炒米卻是連殼蒸,然後再炒,再去殼。改變了一下烹製方式,但結果卻千差萬別。

    麥飯是粗糙的難以下嚥,全無味道,而炒米卻是香噴噴的嘎嘣脆,既能乾吃也能泡著吃,怎麼吃都好吃。

    張超還向老爹推薦鍋盔、穿孔燒餅等,可老爹他們卻都看不上眼了,現在只覺得炒米千好萬好。

    得,既然老爹這麼喜歡炒米,那就做炒米吧。

    軍府規定是每人要準備九鬥麥飯和二斗米,張超直接讓秋月兩丫頭給老爹做十二斗炒米。

    想想這時代的府兵也是苦逼,裝備自備不說,出去打仗,居然連路上的口糧還得自備。一次自備十一斗,得一百多斤啊。

    怪不得軍府要求每夥得配六頭騾,沒有騾子,這一個府兵光挑自己的這百來斤口糧也得累死在路上啊。

    可有了坐騎和馱騾後,卻又還得給牲畜準備飼料。因此唐軍打仗,動員府兵出征,又還得動員壯丁去做民夫搞運輸。

    哎,打個仗,真是艱難啊。

    七娘接到消息後,忍不住落下眼淚,眼看著過兩月就要成親了,結果老爹這個時候卻要聽令出征。今年是很難回來了,“天這麼冷,怎麼這個時候出征。”

    “軍情如火,軍令如山,哪有挑日子的。”老爹安慰著趕來的七娘。

    “這麼冷出去打仗,太遭罪了。冰天雪地,挨寒受凍的。”

    “有你給我縫的夾襖呢。”

    張超看著這一幕也挺感動的,雖是半路夫妻,可感情卻是真誠的。

    “爹,還是買幾件皮裘吧,HB可是很冷的,不能給凍著了。”

    正說著,外面一陣腳步聲傳來。

    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什麼東西,這麼香。張三郎,你又在做什麼好吃的了?”

    一聽這聲音,張超就知道,程咬金來了。

    “程叔,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啊。”

    “小子,別給我打岔,你還沒給我說,又做什麼好吃的呢。我老程這個鼻子可是最靈的,你可騙不了我,一定又是整什麼好吃的新花樣了,快如實招來。”

    “程叔你這鼻子真靈,剛做了點炒米,你要不要償償鮮?”

    “炒米,什麼玩意,快拿來給我試試,這麼香,肯定好吃!”程咬金迫不急待的道。...<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18 PM

第107章慫貨

    抓起一把還溫熱的炒米,程咬金直接塞進了嘴裡,嘎嘣嘎嘣的嚼了起來。

    “嗯,別說,這玩意老遠就聞的香,吃起來也非常不錯,是個好東西。”程咬金眉頭舒坦,眼睛放光。說著,又抓了一把往嘴裡塞。

    “叔寶,你們也償償,真不錯。”

    秦叔寶也抓了一小撮償了償,點頭道,“確實不錯。”

    “何止不錯啊,比起麥飯來,那是好吃千萬倍啊。”牛進達吃了一點後,也立即跟程咬金一樣,大把的往嘴裡塞。

    “哎喲,我算看出來了,你小子腦子裡盡是各種吃的玩意,你上輩子肯定是個廚子。”程咬金一巴掌重重的拍在張超肩膀上,差點把張超拍坐地上。

    張超無奈的苦笑,讓幾位國公爺上炕。

    秦瓊和程咬金幾個老兄弟已經得了李世民的將領,被選為先鋒八總管。朝廷平叛大軍還要過段時間出征,但前鋒卻馬上就要出京了。

    “鐵槍哥,我想把你調到我身邊來,不知你可否願意。”秦瓊問老爹。

    這是好意,秦瓊雖被點為先鋒總管,但他這個級別的將領,打仗並不太需要親自衝鋒陷陣的。而老爹原是隊副,這次秦瓊幫他提了個隊正。但隊正這個級別的武官,在大唐的軍隊中,做戰的時候,卻是得排在全隊之首的。

    起碼得當到旅帥這個級別,才不再需要衝鋒在前。

    秦瓊記掛著老爹年紀大了,便想把他調到他身邊去,給他當個親衛隊長之類的,這樣跟在他身邊,就不需要衝鋒在前,也會安全的多。

    老爹有些猶豫。

    張超忙在一邊道,“老爹當然願意的,多謝義父,我代老爹謝過了。”

    老爹嘴動了動,最後還是沒反駁張超。

    程咬金已經喝完了一碗炒米粥,放下碗,笑著對張超道,“三郎,上次茂公讓你去HB你跑山里去了。這次有沒有興趣跟著我去HB放心,跟著老程我不用擔心你的安危,絕對沒問題的。”

    “三郎就不去了,家裡還得有人照顧呢。”老爹直接替張超回絕了。經過上次的事情后,老爹也想明白了,既然張超不喜歡打仗,那就不勉強他。自己上戰場就足夠了,張超掙不到功勳沒關係,他去賺。

    “真不去?”程咬金再問。

    張超笑著搖頭,大冬天的跑去HB打仗,他真沒什麼興趣。不說打仗可能會死人,光是這一路上行軍,張超想想就累。

    既沒飛機,也沒有火車,連高速路客車也沒,這季節的路肯定是泥濘的爛路,就算有馬騎,也會很難受,何況後勤保障這些基本只有最低配置,張超實在不想摻和去受那個苦。

    秦瓊有點失望。

    “其實三郎若是願意去,可以做我的帳內,跟在我身邊,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算了,這娃就沒有那功名之心。”

    “三郎確實夠聰明,可惜就是沒啥血性,戰場都不敢上,慫。”程咬金毫不客氣的給了張超一個慫的評價。“我這次一說要帶處默去HB那娃就很高興。別看平時處默書讀的多有點傻,可這方面隨我,夠種。”

    “處默要去HB張超有點意外。

    程咬金自豪的道,“那當然,將門子弟,遇到打仗,不上戰場,難道還躲家裡蒸饅頭做包子?不管哪家勳貴將門,有這樣的機會都不會錯過的。我家小子,還有你牛叔家的見虎,你李叔的兄弟李感他們,這回都要去HB這話說的張超有點小慚愧,隋唐時的勳貴子弟確實厲害,雖說人家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平時在長安城裡也經常胡鬧,但遇到這樣的時候,卻沒幾個慫的,都是爭著上戰場的。不管爹是宰相也好尚書也罷,或者是大將軍,這時都是爭著上戰場的,沒有誰怕死的。

    不像到了明清時期,很多勳貴子弟只會遛狗鬥雞,爭風吃醋,平時口頭喊的叫天響,但一遇真格的全慫了,全是些草雞。

    不過這時代的勳貴子弟,特別是關隴軍事貴族們的子弟,打小受到的熏淘和訓練,都是與武有關的。打小騎射訓練,學習兵法戰陣,這些人確實不怕打仗,甚至 往打仗。

    張超就不同了,後世來的寫手,雖說見多識廣,可這方面真遠不如程處默他們彪悍。程處默平時就是個有點呆的勳貴公子,書讀的多,武藝也一般,可人家這個膽就是天生的大。一說打仗,血液裡遺傳的勇武基因就激活了。

    “怎麼,跟處默、見虎他們去做個伴唄。”

    張超低頭考慮,不過只考慮了一秒鐘,然後就搖頭拒絕了這個提議。

    算了,戰場太凶險,行軍太辛苦,我還是不去找那個罪受,安心呆家里當我的小地主好了。

    “嘿,你這小子還真是慫到家了,我就不知道你怕個什麼。劉黑闥別看現在跳的歡,等我們兵馬一出,還不是立即手到擒來,到時輕輕鬆鬆就能賺個功勳,多簡單划算的事情。”

    連羅士信都看不下去了。

    他當年可是十四歲就上陣殺敵,那時他還只是個給張須陀做些端茶倒水的白衣中男而已。可那時他就已經想著法子上陣了,第一次上陣的機會,還是他好不容易主動得來的。

    而如張超這樣的,有這麼多人提攜他,他卻還百般推辭的,真是少見。

    張超聽了羅士信的話不樂意了,你可以小瞧我的膽量,但你不能侮辱我的智商啊。劉黑闥可不簡單,說手到擒來你也太小瞧他了。

    歷史上,你可是死在劉黑闥手下的。

    連李世民都吃了不少虧。

    “羅叔,可莫小瞧了劉黑闥,雖然劉黑闥在瓦崗時不過是一副將,在竇建德手下時,也只是一員大將,在竇軍中排不到前列。但只觀此人舉兵反叛以來,短短時間,先以百餘人就能攻奪縣城,此後如星火燎原之勢,攻城破池,屢破州縣,一路勢如破竹,無人可擋,就知道絕非等閒之輩。”

    “淮安王、燕郡王、義安王等先後敗北,大將定州總管李玄通、以及李叔也都兵敗,完全就是打遍HB無敵手,且每次幾乎都是以少勝多,這還能說他是跳梁小丑嗎?更何況,如今的劉黑闥可不是孤軍作戰,他北有高開道南有徐圓朗,兩翼無憂,更是讓他能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秦叔寶皺了皺眉頭。

    一個小子也敢大談形勢,可是他想起此前張超留給李世績那封信。

    當時李世績前往HB時,誰也料不到李神通會兵敗,更料不到連驃悍無比的幽州李藝也會大敗。

    HB局勢一步步糜爛,卻正證實了張超此前的預料。

    想到這裡,秦瓊不由問道,“那你覺得HB局勢還會更壞?”

    “聽說李叔退回黎陽之後,劉黑闥便進了洺州城,而且還是當地大族開門迎接入城的。洺州是原竇建德的夏都,對打著為竇復仇的劉黑闥十分重要。現在洺州大族接應劉黑闥入城,充分說明了一個事實,叛軍在HB比我大唐更得人心。”

    這個事實雖然不好聽,但卻是事實。

    竇建德也許在軍事上能力有所不足,但在隋末的各路反王中,尤其是那些草莽出身的反王中,卻是唯一一個非常仁厚的反王,對待地方百姓也好,就是原來的大族也罷,甚至是原隋朝的官員,他都能接納。

    如楚帝朱粲大搞恐怖統治,推三光政策,靠裹挾百姓四處劫掠不同,竇建德佔據HB卻在恢復生產,百姓還能過的較安穩。

    和竇建德佔據HB時的政策相比,唐朝佔據HB後,許多派駐的官員,都在實行著高壓政策,搞清洗,甚至趁機對那些大族地主們敲詐勒索,這弄的HB人都懷念著竇建德,而痛恨李唐。

    從劉黑闥一起兵,HB就應者云集就可以看出來。特別是那些響應的並不僅僅是原竇建德的舊部,甚至有許多百姓大族也跟著響應,他們殺死唐朝派駐的州縣官員,奪取城池獻給叛軍。

    這哪裡是平叛戰爭,簡單就是整個HB人都在保衛家鄉,唐軍反而成了侵略軍了。

    既不佔地利,也不佔人和,唐軍又過於低估了HB軍,接連失敗也不奇怪了。

    “劉黑闥進入洺州,如今正是其聲勢最為鼎盛之時,此時又是冬季,現在進軍,我唐軍訓既不佔天時,又不佔地利,連人和都不佔,因此眼下這一戰並不佔優。”

    “這怎麼可能?”程咬金驚道。

    “當然,劉黑闥雖能氣焰囂張一時,但當大唐全力而出,特別是由秦王親自統兵打這一戰,肯定是能獲勝的。但我以為,能勝卻不能速勝,至少得半年時間,才有可能擊敗叛軍,恢復HB要半年之久?你不要危言聳聽,我們打劉武周、打王世充、打竇建德這些梟雄,也沒用太長時間。”

    “硬碰硬,如今的劉黑闥有天時地和人和之優勢,並不懼我唐軍。要勝劉黑闥,只有先磨掉其銳氣,然後主力牽制,再分兵斷其糧草,等到兩軍主力對峙一久,HB軍銳氣不再,而糧草不繼之時,這才是我唐軍破叛軍之日。”張超面對著秦瓊幾人,倒也不拘束,把想說的都給說了出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24 PM

第108章女當家

    張超不是不想拿功勳,可打仗太危險,自己沒那個金鋼鑽也就不攬那個瓷器活。

    至於程咬金他們說他整天只想著賺錢之類的,張超也選擇性的無視。錢不是萬能的,可沒錢那是寸步難行的。來自後世的張超,對於金錢的觀念可是與唐人大不相同的。

    尤其是剛來的時候,老爹家裡什麼情況現在還是記的清楚的。沒房沒車,厚的暖和被子都沒一床。

    張超也知道這個時代商人是賤業,經商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雖說唐朝的商人專指那些市籍裡世代從世商販的人,地主經商並不算商人。但他也知道,這年頭雖然豪門士族也一樣經商,但都是會比較低調,會找人負責經營,他們高高在上就行。

    可張超不行,剛開始張家一窮二白,不靠做點生意,怎麼建房子怎麼改善生活。就算家裡有點地,那也得有錢,才能經營好這些田地。種地也不是光有死力氣就行的,有了錢就能更好的種地,比如可以打製鐵的農具,可以打水井、修水渠、架水車,這些都是要錢的。

    有錢了還能買馬騾挽犁、拉井車。

    有錢了還能買豆餅等做肥料,給田加肥。

    總之,就算是種地,也得要有本錢才行。

    而且張超並不只想當個小地主,他還想當個大地主,想買更多的田地,這就需要更多的錢。

    其實其它的地主們也照樣做生意賺錢,光靠收租了是發不了大財的。地主們大多還開糧店,把收來的租子放到城裡的鋪子裡賣,特別是在豐收低價收糧,然後在歉收的時候再高價出。

    地主們往往都還做放貸生意,這也是筆極賺錢的買賣,利息都是極高的。特別是在災年的時候,他們會大肆放貸,等借貸者還不起貸後,到時就可以低價把別人的田地收走。

    一些世家大族則會開商舖,甚至建立自己的商隊,搞長途的貨運和貿易,一樣利潤可觀。

    張超並不覺得自己做餐飲做工程就哪裡不對了,反正自己能弄,又能賺錢,那就弄就是了。他也正是靠黃饃饃賺了第一桶金,才有了起步資金,有瞭如今的千畝田地。

    打仗自己不行,還是讓別人去吧。自己還是賺錢買地買牛,當一個悠閒的地主。

    牛不喝水強摁頭也沒用,秦瓊等人也無法勉強張超。

    當天,在張家吃了頓飯,秦瓊等人便又回了長安,走時,還給張超留了個任務,讓張超給他們多準備點炒米。

    要的數量還很多,每人要了五十石。

    這這幾位都是國公,又都是秦王欽點的先鋒總管,做為高級武將,特別還都是國公,秦瓊等人都有自己的侍衛,還有家將家丁會跟隨上陣。

    出征打仗,秦瓊他們的帳內親事、家將部曲等起碼也會帶上一隊五十人。因此他們也是按府兵出征自備的干糧數字來要的,五十石,每個正好是一石,十鬥。

    “你給多弄點,乾脆給弄個五百石,我們幾個剩下的,可以拿去送人。”單雄信笑著對張超道,“粟米現在是七十五一斗,我給你五百貫錢。”

    “都自家人怎麼能收錢呢。”張超道。

    “一碼歸一碼,糧食也要本錢,何況又要浸又是蒸又是炒又是碾的,還得燒柴又得人工,不都得是錢。”

    “單叔,其實炒米又沒什麼難的,我把做法跟你一說就會,回頭你讓家里人自己做就是。”

    “我懶得那麼麻煩,何況我覺得你家做的吃食更有味道,你不會是嫌錢少不願意做吧?”

    張超連忙搖手,五百石炒米五百貫錢,相當於一斗一百錢。而如今未去殼的粟才每鬥七十五錢,單雄信等於給了張超每鬥二十五錢的加工費。

    柴、水、人工,算起來,張超一斗收二十五錢的加工費還是很賺的。畢竟人工、柴水這些並不值錢。

    單雄信也不虧是大富豪,對於利潤把握的很好,開的這個價格,既不高也不低。價太高,張超肯定不會接受,開低了那張超得虧本,現在剛好,他呢也確實少點事,而且還讓張超也小賺了一點。

    最後張超還是接了下來,送走幾人,張超便馬上開始安排人開始炒米。

    想之前自己買五百來石粟米就花了差不多兩千貫,而現在賣五百石炒米也才五百貫,哎,這糧價啊,跌的沒邊啊。

    不過張超覺得自己現在一下子增加五百石炒米的生意,可以找趙家再要點折扣,畢竟他從趙家拿糧,多拿五百石糧,趙家也能多出手點積存的存糧,回籠點資金嘛。

    “栓子,備馬,跟我去南原趙莊。”

    趙家莊,趙家變賣了八百畝地和兩百畝林子,還有一些其它產業,總算籌集了五千多貫錢把那筆驢打滾給還清了。

    不過雖然勒在脖子上的那根繩子已經鬆開了,可趙家也還是不輕鬆。糧鋪倉庫裡還積壓著差不多萬石各種糧食,價格還在走低,賣是虧,不賣更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止跌回揚,只能苦苦撐著。

    但留給趙家的時間也不多,到明年夏收之前,若是不能回籠資金把藉其它人的錢還了,那到時趙家拿去抵押的那些田產商舖可就得易主了。

    為了這事,趙員外也不得不四處奔走。

    張超到了趙家莊的時候,趙員外不在家。

    “那趙員外什麼時候回來?”

    “這個小的不知,不知公子有何要事,不如留下話小的到時替公子轉達。”

    張超皺了皺眉頭,他跑來趙家可是想要來拿點優惠買糧的,哪還能等啊。

    “府上不知道有誰能主事,我想要從趙家買五百石粟米,想和主人細談。”

    那門子一聽要買五百石糧,也來了精神,趙家如今可是天天愁著糧食怎麼賣呢。

    “公子請稍等,我去通報一下。”

    門子進去通報,不過得知,趙員外不在,幾位小郎君也都在外。

    “那這怎麼辦,張三郎說要和主人親談,而且等不得郎君回來。”

    “這樣,我去稟報下四娘,看她怎麼答復。”老管家聽了之後說道,他雖是管家,但只管著這處宅子的事情,至於生意上的事情他並不插手,因此這時也不能代替東家去跟張超談。

    後院,趙四娘正在算帳。

    她坐在暖炕上,炕桌上擺著賬簿,而她身邊的炕席上,則擺滿了算籌。

    趙四娘正通過擺這些小木棍來做計算,這些小木棍也是這時代人普遍的算術方式。每根小木棍長短相同,有四寸左右長。

    算術的時候,用縱橫兩種排列方式來表示單位數目。其中1-5均分別以縱橫方式排列相應數目的算籌來表示,6-9則以上面的算籌再加下面相應的算籌來表示。表示多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以此類推,遇零則置空。這種計數法遵循一百進位制。

    這是從春秋時就流行的算術方式,比起在沙盤上寫劃更方便,比在紙上算也既方便又省紙墨。

    趙四娘今年二十,卻是個算術高手。還能識會寫,讀過書。

    二十歲的趙四娘一直幫著父親理賬,外面莊子和商舖的賬簿,趙員外都會自己再看一遍。打小,趙四娘就喜歡跟著看,後來就露出了這方面的天賦。有一次趙員外看過賬後並沒發現在問題,可趙四娘卻指出了一處錯賬,還給出了正確的數字。

    這讓趙員外十分吃驚,後來便許趙四娘查看賬簿,到了後來,趙員外已經不再親自查賬,每次都是把下面交上來的賬給女兒看,最後他聽女兒稟報一遍就是。趙四年幫著趙家查了多年賬,還從沒出過問題。

    不過這個聰明的女子卻命不太好,早年家裡給她訂了一門親,對方是長安的一個大戶家兒子。誰知後來卻病死了,然後那家人就說是四娘命硬克夫了他們儿子,而他們的理由,就是趙四年是二月生的。

    這時的習俗,二女生的女兒命不好。

    隋朝煬帝楊廣的皇后蕭氏,就是二月生的,小時侯因此被送出宮,送到舅舅家養。這個舅舅家貧,蕭氏小時沒少干各種活。而後來雖然蕭氏嫁給了隋晉王楊廣,後來楊廣當皇帝她還當了皇后,可楊廣皇帝沒當幾年就死了,蕭后落入宇文化及手裡,再後來又落到竇建德手裡,如今更是遠在突厥可汗那裡。

    趙四娘命硬克夫的名聲就此傳揚出去,此後再無人來求親,趙四娘一氣之下,更說出了終身不嫁之語,乾脆一心幫著家裡管家。

    聽了丫環的通報,趙四娘從那一堆算籌之中抬起頭來。

    滿頭烏髮之下,是一張清秀的面龐。趙四娘長的不算嬌豔嫵媚,但也是五官端正,皮膚很白。

    趙四娘的一雙眼睛特別的有神。

    “張三郎說他要買五百石粟?現在就要談?”

    “是的,可郎君和幾位小郎君都在外面未回。”

    “我知道了,你跟管家說一下,請張三郎到花廳就坐,給他送上茶和點心。我親自過去跟他談。”

    “啊,四娘,這不太好吧。”丫環驚聲道。

    趙四娘很平靜的道,“都是鄉里鄰居,哪有這麼多見外的,何況,我們需要這筆生意,去吧。”...<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28 PM

第109章佔便宜

    趙家花廳。

    張超有些無聊的坐在那裡,廳裡沒有盤炕,卻是放著幾張榻,榻前有幾。榻腳不高,但榻上卻鋪了皮毛墊子。

    相比起靠背椅和沙發,張超對這種榻沒愛。

    閒著無聊,他甚至想到,也許自己可以“設計”一批新式家具,等新窯洞建好後就能使用了。

    唐初的許多家具,既有漢魏形制,又帶著北朝以來的胡風。其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以前漢式的家具,腿都很矮,以榻為主,適合的是跪坐等方式。但經北朝後,有了許多胡風滲入,雖然依然有不少榻床、榻凳,但家具的腿卻在加高,椅子凳子也出現了,高腳桌長條凳都有了。

    這也正是從跪坐到垂腿而坐的一種改變。

    但唐初的家具還是比較形制簡單的,月牙凳和腰鼓墩還有榻凳幾種形式是如今較流行的。

    這時人們的起居習慣既保留有席地跪坐,同時也有伸足平坐、側身斜坐和盤足迭坐以及垂足而坐。

    過去垂足而坐是無禮坐姿,也隨著北方的一些胡風而逐漸的普遍起來,家具也因此高低型並存。

    張超就比較習慣垂足而坐,更偏愛習慣高式家具。

    唐代雖也有椅子,但還沒真正成型。

    交椅、圈椅、扶手椅、官帽椅這些都沒,八仙桌、抽屜桌,香幾等也都沒。

    張超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弄一批宋明風格的桌椅床榻廚櫃出來,絕對是既實用又好看。說不定到時還能弄個家具坊開個家具店什麼的。

    想著張超覺得很有可行性,反正他電腦裡也有這些資料。以前做為一個寫手,張超也有寫關於歷史類小說,因此電腦裡面的各種各樣的歷史資料沒少存,什麼風俗習慣,服飾傢具等,都有。有許多專家們的書和論文,都是PDF格式的,有圖有文章,等於有詳細的設計圖稿了,張超只需要拿太陽能充電器給自己的電腦先充上電,然後開機抄下來就行了。

    “張三郎,我們家郎君和小郎君都不在府上,我們家四娘說要親自來與三郎談買糧之事,讓您稍等一下,她馬上就來。”

    趙四娘親自來談?

    張超有點小意外,對於趙四娘這個女子他也聽說過一些傳聞。

    反正在灞上這片地方,趙四娘的名頭很響,但不是因為她很聰明算術厲害,而是到處流傳著她命硬克夫的傳聞,甚至有人還說她娘都是被她克死的。

    這年代,女人若是沾上點這種傳聞,那根本就洗涮不清。

    張超倒不信這些,什麼克不克的,沒有半點科學依據。至於二月生的女子就怎麼怎麼樣,張超更不信。就好比後世總有人喜歡拿什麼星座來說事一樣,這種事情哪有什麼準的。一年只有十二個月,也只有那麼幾個星座,說某個月出生的人就怎麼樣,或者某個星座的人就會有什麼性格一樣,那都是扯蛋。

    不過既然在後世那樣知識爆炸的時代,都有那麼多的人信奉著星座學,那這個時代的人相信五行八字之類的東西,也實在是太正常了。

    張超改變不了別人,但他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因此他心裡甚至一些心疼這個姑娘。只是以前並沒有機會見面而已,沒料到今天卻是趙四娘來接待自己。

    趙家的丫環過來煎茶,現煎。

    弄個小火爐,一個小鍋。一塊茶餅,然後薑蔥桔皮等一堆調味料。

    張超早已經習慣,雖然他到現在也還沒喝慣這種茶,自然就更對唐人茶客追求的那種什麼茶花什麼的就無所謂了。

    丫環是個煎茶老手,動作很嫻熟,張超卻只是把這個當成一項表演來看。他還是更習慣於喝後世那種炒製的散茶。

    夏天喝綠茶,冬天則喝紅茶。

    綠茶味苦性寒,能消熱解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提神。

    而紅茶味甘性溫,以利蓄養陽氣,紅茶還有助消化、去除油膩。

    只是這時的茶都是茶餅,吃的時候都是要搗碎先再加調味料的,沒有炒製的散茶,茶餅都是蒸後壓制的,至於紅茶就更沒有了。

    唐朝沒有鐵觀音也沒有碧螺春,西湖龍井也沒有。

    如今的茶葉品種不少,論名茶,首推蒙頂茶,其次為湖、常二州的紫筍茶,其它的則有神泉小團等。

    有名的茶葉有五十多種,名貴的茶葉也同樣是價格驚人,小小一片茶餅得數貫錢。

    張超想過,等明年新茶上市的時候,派人到茶區去採買新鮮茶葉,然後用炒製法炒一批散茶出來,以供自己喝。

    “郎君請喝茶!”

    那位婢女已經煎好了茶,將茶碗送到張超面前。

    張超低頭吹了吹茶沫,並吹開漂在上面的蔥花等,淺飲一口。

    還是那個味,咸、辛、香、辣,接受不能啊。

    只喝了一小口,他就放下了。

    明年一定得派人去江浙採製散茶,這樣的茶喝不下去。

    又坐了一會,外面有環佩之聲響起。

    張超轉身扭頭,正好看到一個年輕的女子進來。

    身高估計有一米六多,一襲湖綠的襖裙,裙子係於腋下,被胸高高撐起。起碼是C,張超暗自估量了一下,趙四娘本錢很足,可惜這種裙子把胸都摭住了,看不到事業線,不然肯定深溝。

    她頭上梳的是未婚女子標誌的雙環垂髻,頭髮分成了兩部份,在頭的兩側各盤成了上卷下垂環。

    這髮型張超很熟悉,唐朝的許多未婚女子都梳這髮型,據說在戰國時就已經有了,宮女、侍婢也多梳這種發式。

    以前張超看過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裡面武媚娘就梳過這種髮型。

    頭髮分兩半,兩側頭上是盤幾圈,而在兩額邊,則是垂下來結成一個環。

    其實這個髮型還挺好看的,尤其是趙四娘的頭髮很烏黑,也顯得很乾淨。她的頭上兩邊的環卷上各插了一支金質的蝴蝶,更添好看。

    衣服好評,髮型好評。

    再看她的臉,初看有點普通,但細看又很耐看型,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眉有點濃。

    這樣的趙四娘顯得有些利落有些英氣。

    “四娘見過三郎,讓三郎久等了,還望恕罪。”

    趙四娘過來,屈身行了一禮。

    張超連忙起身,也躬身拜手回禮。

    沒有屏風,也沒有摭面巾。

    張三郎只是一個普通地主,趙四娘也僅是小家碧玉,兩家又是鄰居,因此倒也沒那麼多見外的禮儀。

    “聽說三郎想要買五百石粟,現在就要?”

    “確實,估計四娘應當也知道了,朝廷要發兵平河北山東之亂,關中不少府兵都接到徵召。我父親和張家溝的府兵也都接到了征召令,這不,買糧制干糧呢。”

    “我們兩家早有合作,既然三郎買糧能想著我趙家,四娘十分感激,不過買糧直接到糧鋪去就可啊。”趙四娘望著張超。

    對於這個鄰居,她也是有些好奇的。

    她心裡既感激張三郎能在趙家危急時出手,可又總想著張三郎趁買走了趙家千畝地的事情。

    張超笑了笑,面對著趙四娘,沒有什麼特別的。畢竟他是穿越者,後世男女平等,甚至在中國女人比男的地位高的多。

    他有些習慣性的把一些後世的觀念還帶著,也不是故意要帶著,只是多年的生活觀念,有些根深蒂固,一時難以轉變而已。

    他眼裡只是把趙四娘當成了一個生意合作人,並沒有隻當她是一個女人。

    做生意,可沒有什麼男女之別。

    “是這樣的,我希望這五百石粟趙家今天就能給我送到張家溝。”

    “這沒問題,我馬上就能安排糧鋪送糧。”

    趙四娘說完後,眼睛看著張超,等著他繼續開口。她清楚的知道,張超親自跑來一趟,不可能只為了說這句話。這麼一句話,隨便派個人到糧鋪通知一聲就行,趙家肯定會立即給張家送糧的。

    她知道張超另有所圖,她也在等著張超提條件。

    張超為趙四娘的這份精明而精嘆,也越發的喜歡她的直爽。

    “五百石糧,我希望能打個折扣。”

    談生意,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張超也不會看到姑娘就腿軟。

    “我們可以照老例,九八折。”

    張超搖頭,九八折那是正常情況的約定。現在張超臨時要拿五百石,這也不少個小數,張超認為自己值得擁有更多折扣。

    “在那價上,再來個九五折。”

    折上折,趙四娘見張超笑著報出這個數字,心頭有些冒火。這張三郎,太會講價了。他清楚的知道趙家的底細實情,說出一個讓她想拒絕又難拒絕的條件。

    “四娘,五百石糧不只是一單買賣。”

    “我可以給三郎再打個九八折。”

    “那才不過九六折,就九五折。”

    “三郎好心算。”趙四娘笑了,正當張超以為她還會糾纏討價,誰知道她卻道,“好,我再讓一步,折後九五折,這是特例,希望三郎能記得趙家的優惠,以後多照顧些。 ”

    五百石粟,每鬥七十五錢,原本是三百七十五貫錢。

    “九五折,共三十五萬六千二百五十錢。”

    趙四娘也是直接報出了折後款。

    “就三十五萬六千吧,二百五十的尾數就抹了。趙家甚麼時候把糧送到,我什麼時候付全款現錢,付絹。”

    又被張超佔了二百五十文的便宜,趙四娘還想爭一下,可聽到張超願意糧到付現,便也就微笑著點頭應下。

    “多謝三郎照惠,我馬上派人通知糧鋪,保證馬上把糧送過去。”

    “那就好,我也不久留了,告辭!”

    生意談完,張超也不好再多留,當下告辭離開,趙四娘也不挽留,讓管家代她送客出門。

    “這個張三郎,還真是頭狡猾的狐狸,無孔不入!”...<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32 PM

第110章雨衣

    村子四處瀰漫著炒米的香味。

    張家溝總共有三十多個府兵,除了有十幾個當班番上,其餘的二十個如今都在家中,這次全都接到軍令準備出征。

    軍令如山。

    家家開始做起準備,府兵們也都不再給張家做工了,回了家,把自己的裝備一樣樣的拿出來。打磨橫刀,檢查弓矢。婦人們也請假回家,給丈夫縫製征袍,炒製乾糧。

    新買來的騾子也加緊釘掌、備鞍子。

    張家的麵點坊和工程隊都受了影響,那些府兵多是在工程隊或者銷售隊裡做事,如今要出兵打仗,全走了。他們的妻子則都在麵點坊做事,這幾天也無心做事,都回家給丈夫做準備去了。

    好在張超也是早有預防的,招了那麼多的學徒過來。

    工程隊這邊便只得重新整合一下,因為工程隊裡不僅有張家溝的府兵,也有來自其它村的府兵,因此最後走了一多半,張超最終保留了十個施工班。

    新炕新灶終於還是沒有能一直保密,也許是有工匠吃裡扒外,也許是有其它的工匠聰明光看就會了,總之,現在長安新出來了不少的盤炕班子,跟張家班搶生意,還打起了價格戰。

    這次許多府兵出征,張超便也乾脆只保留十個施工班,並且開始讓他們業務轉型。保持攬些盤炕業務的同時,張家班現在主做地炕業務。這是專門為長安城的富貴人家量身定做的業務。

    在房間地下舖上煙道,然後在上面再鋪上地板,這樣不用炕,整個房間都能暖和。

    不過這樣的地暖,當然花費更多,而且燒柴的成本也高的多。不過富貴人家嘛,有錢。新業務推出,還是很受歡迎的,這個工程比起一般的炕灶可有技術難度的多,暫時不用怕山寨。

    至於面坊銷售隊,張超乾脆撤銷了這個隊。

    現在麵點生意已經進入了穩定期,張家有自己的十一家直營店,另外跟張家合作的酒樓飯店有三十多家,另外給長安富貴人家送外賣的生意也打開了,面點生意也進入了一個市場飽和期,張超便撤了這個銷售組。

    另外那些推車挑擔上街零售的零售組,張超也撤了。

    現在只做門店生意,也依然有不小的量。

    因為糧價下降的原因,張超的這些麵食也都下降了,利潤降低了許多。最開始黃饃饃出來時,一個能賣五文,利潤就有兩文。現在一個只賣一文,賣三個黃饃饃才能賺一文錢。

    包子、饅頭、生煎這些也是這樣,利潤下降。

    馬周跟張超算過賬,如果撤掉銷售組和零售組,只做門店直營和外賣及酒樓配送生意,一天能保持十貫的利潤。這還是肉包子、生煎利潤比饃饃饅頭高的情況下。光賣饃饃、饅頭,已經不太賺錢了。

    雖然利潤不高,但那是淨利,在如今行市下這個贏利也還可以。畢竟張家不但一天能進帳分紅五貫,還能給幾百個員工提供工作賺錢的的機會,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力。

    此外,十一家店面的開銷已經包括進去了,因此張家賣豆製品、賣滷肉就少了一大筆店面、人工開銷,這一塊的利潤是另算的。

    現在張家的豆製品和滷肉的生意已經慢慢起來了,這些都是針對中產甚至富人的,銷量不如賣麵點,但利潤卻高的多。

    據馬周計算,豆製品和滷肉銷售額越來越多,贏利也越來越多,如今已經突破了日贏利五千錢。

    天一亮一黑,張家的餐飲生意一天就能賺一萬錢左右,一月能賺三百貫,哪怕再扣除點額外的捐費之類的,二百來貫還是能有的,一年不出意外,也有近三千貫了,積少成多,這也算是一個極大的收益。

    市場規模,產品更新換代很重要。哪個賺錢,就賣哪個,不賺錢的就放棄。

    麵點雖然不太賺錢了,不過還養著幾百號人,因此張超不打算就放棄這個業務,但也不打算再擴大了,維持眼下這個規模就好。

    也許過段時間,等鹼石供應上來了,張超可以乾脆向長安的商家們直接供應面鹼,畢竟面鹼利潤更高。

    把工坊做了些調整,因府兵出征帶來的影響減到了最少,張超也就回到家幫老爹做著出征準備。

    “把我那匹黑馬也帶去,做個備馬。”張超和老爹一起刷著黃膘馬的毛。

    “有一匹馬就夠了,我不還要帶頭騾子嘛。”

    “帶上吧,黃膘馬八歲了,有些老了。”

    張超很捨不得老爹出征,七娘也捨不得,眼睛都哭腫了。

    她送來了新趕製出來的皮裘,生怕老爹在外冷到。

    “我還給你準備好了蓑衣,你一定記得帶上,要不下雨雪的時候,淋濕就會凍壞身子。”

    行軍打仗當然不適合打傘,蓑衣是芒草或者用棕樹的棕衣做的,能夠防雨。但太笨重了,棕衣得編的很厚才能防水,一件蓑衣折起來都能裝一大包了。

    “蓑衣帶不了,太不方便了。”老爹回道。

    在外打仗,又不是去旅行,不管春夏秋冬,什麼樣的天氣都會遇到。就算冬天雨雪,有時能避則避,不能避也只能淋著。

    就好比道路泥濘,也得淌。

    張超看著那笨重的蓑衣皺著眉頭,若是有件輕便的雨衣就好了,這樣既不增加負重,而且還能擋雨。

    唐朝普通百姓除了蓑衣也沒有別的雨衣能穿。

    唐朝沒有橡膠,但也還是可以做雨衣的,記得宋代就有人發明了用桐油和布作成的雨衣。

    唐時有錢人穿裘衣,沒錢人穿蓑衣,都能避雨雪,但都笨重,另外還有一種油衣。

    宋代時普及開來的桐油布雨衣,隋朝時已經有了。史書記載,隋煬帝去打獵時,就有人進獻雨衣,這種雨衣是用桐油浸黃絹後製成,色如琥珀,因此稱為琥珀衫。

    但這玩意很貴,普通人是穿不起的,還不耐用。

    到宋代時,民間開始用黃油與麻布製作便宜的雨衣。

    不對貴對張超來說不是問題,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老爹,我給你做幾件琥珀衫帶著。”

    做琥珀衫首先得有桐油,在此時,桐油非常少見,但只要天下有的,長安城東西兩市肯定就是有的。

    張超當即騎馬去長安,親自把東西兩遍跑了個遍,果然還是買到了桐油。

    價格很貴,但張超價都沒講,直接給那店裡的桐油來了個包圓,店裡幾百斤桐油全被他買走了。

    有了桐油有了黃絹,要做雨衣還要技術。好在這倒不是什麼高級技術,張超尋到了一個匠人,高薪把他挖了過來,讓他負責製作雨衣。

    絹和棕油做成的雨衣,比用棕絲、蓑草等做成的蓑衣更加輕便,但成本較高。同時比氈衣、裘衣也同樣更輕便。

    張超給老爹既準備了裘衣又準備了氈帽,還準備雨衣,這樣可以里面穿裘衣,既能禦寒也能防雨摭雨,外面再罩一成油衫,那就雙重保險了。

    “這雨衣做成上下兩件,上面衣,下面褲子。”

    雨衣的功能當然是為了摭雨,長衫狀雖可以摭雨,但行動上還是不太方便的,因此張超讓負責把加工好的黃絹裁煎為雨衣時,改成後世的雨衣式樣,上面一件下面一件,兩件套。

    “上衣對襟式,領上還要再加一個帽兜,袖子別弄太窄小點,要太寬鬆。褲腿也可以稍大些,這樣就不會妨礙裡面穿上鎧甲和裘衣等,不會影響活動。”

    七娘的女紅很好,這年頭的婦人基本上都打小學習裁剪縫紉,能熟練的自製衣裳。

    張超提出雨衣的式樣,七娘馬上就能領悟。

    油衣做好了,掛在竹竿上晾乾。

    油衣匠人還特別跟張超強調,油衣得注意保養。平時不下雨盡量不穿,更不宜日頭底下暴曬,而下雨時穿了後,也不能濕的就包起來漚,得晾乾了再收起。

    油衣晾乾後,老爹試穿,非常合身。

    “很輕便,穿在身上跟沒有穿一樣。”

    畢竟是輕薄的絹塗上桐油製成,輕薄是自然,特別是跟那比鎧甲還笨大的蓑衣相比,這個真的很不錯。

    “多做幾件帶著,反正也不佔地方。”

    “給你柯叔他們也做幾件。”老爹不忘記交待。

    “沒問題,反正買了很多桐油。”

    油衣是個好東西,不過成本高了些,早在北朝就已經有了的東西,可到現在都沒普及開來。

    關鍵還是這個桐油貴了。

    張超想著自己回頭是不是要在剛買下來的溝坡地也種些桐樹,油桐樹是長的非常快的,出油率也還可以。

    桐油不能吃,但卻很有實用性,不說能做油布雨衣,而且家具上塗了桐油之後,可以代替油漆,起到防腐等作用。

    還能做油紙,製油紙傘。

    桐油還能做油墨,油腳也能做香皂,實用性多的很。

    生桐油還能入藥,可以治不少病。

    當然,最重要的是,油桐樹關中地區是有的,也適合栽種的。

    老爹讓張超給柯五他們也做幾件油衣,張超乾脆大手一揮,要做就多做一點。

    把所有的桐油都拿來浸絹和布,一半做油絹一半做油布,然後再讓七娘帶著村里的婦人全部加工裁減製成油衣。

    張超選了幾個體型不一的村民,做為模特,給油衣做了五個成衣碼子。

    做這麼多油衣,張超打算一半送人,一半拿去賣。張家溝的府兵,還有秦瓊等人府上,都各送上一批。

    剩下一些則送到店裡去賣。

    張超想看看,這東西市場反應如何,要是反應還行,那他明年就要多栽些油桐樹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36 PM

第111章雛鷹

    程處默和牛見虎、李感結伴來到張家溝,三人今天都穿著一身鋥亮的明光鎧。

    不同於張家溝府兵們那種簡易的明光鎧,三人身上的明光鎧一看就是高檔貨,不但兩個護心鏡更加的鋥亮,而且周邊的甲葉還是山文字結構的。兩個肩膀上還是兩個麒麟頭護肩,腰間則是獅蠻扣帶。

    手腕有臂甲護腕,還有甲葉裙,護腿等。

    要是給他們背後插幾把旗子,那就成了京劇裡的武將了。

    不過看的確實非常英武,連程處默這個書呆都立馬變的颯爽多姿,英武不凡。

    三人是來跟張超告別的。

    “後天就出發了。”

    程處默說這話的時候,身上鐵甲葉子亂響,整個人非常興奮,面色紅潤。

    張超看他這樣子,什麼也不想多說了。哎,不愧是程咬金的崽,哪怕連個鐵槍都端不動,但人家這膽天生就肥。

    這才是真正的雛鷹啊,自己頂多算個土狗吧。

    不過張超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絕不熱血一湧就要奔赴沙場。

    “你吃個飯還穿著甲不累啊?”張超其實心裡有些妒忌程處默這些公子們的灑脫,人家就能做到這種激昂隨性,自己卻總是想太多。擔心這個害怕那個。

    “嘿嘿,這可是秦王賜下的寶甲。”程處默自豪的道。

    倒是牛見虎不合時宜的拆台,“秦王這次賜下八百件鎧呢,幾乎此次隨軍戰的功勳子弟都有一件。這甲也不算特別好,算是一般吧。我家裡好幾件比這更好的呢。”

    “你家更好的可也不是秦王賜下的啊。”程處默不樂意了。

    “三郎,你要是去的話,肯定也能得賜一件的。”

    張超心想還是算了吧,為了一件鎧甲去賣命不值得啊。他早過了那種熱血上頭的年紀了,又不是過不下去得去打仗賺軍功。

    程牛三人都很興奮,這將是他們頭一次上戰場。

    還沒有經歷過戰場,沒見過殺戮,因此他們滿腦子裡想的都是大殺四方,建功立業這些,並沒有想到真正上了戰場會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那種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會是怎麼樣的場面。

    張超也沒見過,但他看過太多的影視文學作品裡的描述。

    有許許多多的士兵從戰場上回來後,還會留下戰爭創傷綜合症,一輩子活在夢魘之中。

    三人現在只是滿臉的興奮。

    不過三人參軍,並不僅是去當個普通小兵的,張超倒也不太擔心他們的安危。三人身份可不比他,他老子只是個九品隊正,人家老爹都是國公。

    因此三人這次去當兵,直接就先得了一個親衛的身份。

    親衛,那可是正七品實職,唐制,二三品官員子,補親衛。

    一參軍,直接就是正七品官了,直接就是校尉級別了。

    老爹打了一輩子仗,最高也才做到校尉,現在才是隊正。可人家頭次參戰,直接就是正七品。

    若是張超也能享受這樣的待遇,他估計會考慮下去河北一趟。可他只是九品子,按制只能補個帳內。帳內是什麼,一個大將的親兵護衛而已。

    程處默第一次參戰,就能當個中校團長,他去當兵,只能當個中士警衛員,他才不干。

    三個傢伙就是故意來得瑟的,名為告別,實為顯擺。

    等在張家吃了頓辭行飯後,三人騎著馬穿著那身騷包的鎧甲走了。

    秦敢和崔琰接著又來了。

    秦敢是秦瓊的部曲家將,這次自然得隨徵,而崔琰是個旅帥,這次也在受徵之列。

    “我過幾天就走了,萬一我回不來,希望你能照顧好十三娘,若是你敢虧待她,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崔琰喝了兩杯酒後,開始胡言亂語。

    “五郎你喝多了,我還等著你回來喝喜酒祝福我們呢。至於十三娘,你放心,你不說這話,我也會好好待她的。”

    “那就好,是男人就記得你今天說過的話,說話要算話。”

    崔琰醉著回去的,在張家說了不少醉話。但說來說去就那麼一個意思,他要沙場立功,掙功勳富貴。

    若是以往,張超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崔家的公子會這麼想上戰場。

    但現在,張超對唐朝社會風俗也了解了許多,他知道崔琰在崔家很沒地位,婢女生的奸生子,又碰上一個苛刻的嫡母,他到現在連崔家的族譜都還沒進去過。

    在崔家,崔琰的地位十分尷尬,說主人不是主人,下人不是下人的。崔琰一個士族子弟,跑來從軍,那也是有苦衷的。

    一步步到了旅帥,但在崔家依然沒有地位。

    要想出人投地,靠崔家是沒用的,崔家的家業他一文錢都分不到。崔琰只能靠自己,也唯有從軍征戰是能最快得到功勳的。

    喝醉的時候,崔琰跟張超談了許多崔家的事情。

    張超也對崔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崔家,或者說崔善福家只是整個清河崔氏的一小部份。

    大唐的崔氏,有兩大家,一是清河崔一是博陵崔。據說很久以前那是一家,但如今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家。

    兩家都算是千年世家,發展到如今,不斷的開枝散葉,博陵崔有四房,而清河崔有八房。

    這八房,就等於是清河崔氏分成了八大分支。

    崔善福屬於清河崔八房之中的鄭州房,鄭州房從清河崔氏中分出來已經有好幾代近百年了,從北齊到如今,也是開枝散葉。

    鄭州房裡又分成了五房。

    崔愷,後魏平東府諮議參軍。生蔚,自宋奔後魏,為郢州刺史,居滎陽,號鄭州崔氏。生暹、幼。幼字季陽,後魏時崔幼任永昌郡守,生子五,彥珍、景茂、彥章、彥穆、彥升。

    其中崔彥珍女嫁西魏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獨孤信生七女,有三個是皇后,一個是長女嫁北周明帝,諡號明敬皇后。一個是七嫁獨孤伽羅嫁隋文帝楊堅,諡文獻皇后。

    還有一個四女,為唐高祖李淵之母,追封元貞皇后。

    鄭州房也是從崔彥珍他們這一代,分成了五房。其中崔彥穆這一支為大宗,彥穆有子四,君綽、君肅、君宙、君贍,這一支在隋時是相當風光的。

    而崔善福,是五房崔彥升這支。崔彥升子崔至仁,崔至仁生崔善福。

    清河崔氏,千年大族,人口眾多,就算是鄭州房,到此時也分為五房。每房都是開枝散葉,子孫眾多。

    崔善福的五房還算是鄭州房裡較弱一支。

    崔善福是崔至仁的嫡子,但並不是嫡長子,他上頭還有好幾個嫡兄,下面也有嫡親的弟弟,父親崔至仁去世後,五房的大部份家業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崔善福等幾兄弟只分到了一點不多的產業,其它的庶出兄弟更是只分到了點錢財。

    好在崔善福畢竟是嫡出,娶了滎陽鄭氏女,可惜鄭氏早死,後來便又娶了太原王氏女。

    但細說起來,崔善福在鄭州崔氏五房裡只算是一般,並非什麼大家族長,連五房的家都當不了,更別提整個清河崔氏宗族了。

    若非如此,崔善福也不會現在只是秦王府的一個庫真,更不會把女兒嫁給秦叔寶的義子。不然,就算王氏愛財,不喜前妻所生之女,崔善福也不可能這樣做的。

    說白了,崔氏本已落魄,而崔善福更在崔家中沒啥地位,表面風光而已。

    崔琰生在這個的家庭裡,又是個婢生子,更沒地位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奮鬥,將來崔善福的家業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崔善福只會把自己的家業傳給與王氏所生的嫡子崔玄籍手裡去。

    張超聽過之後也不禁是大搖頭,所謂千所世家,也真是複雜。

    其實最早的時候,博陵崔氏聲名比清河崔要強的多,但後來清河崔後來居上,只是如今,博陵崔又已經超越清河崔了。

    “祝你早奪功勳,到時衣錦還鄉。”張超送秦敢和崔琰離開時,崔琰已經馬都騎不了了,還是秦敢拉著他共騎一馬回去。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正式的出征日期已經下來了,這一天很快到來,老爹和村里的府兵們都背著行囊,穿著征袍,騎著馬騾出發。

    全村都到村口送行。

    隨著老爹他們一同離開村子的還有許多不是府兵的男丁,他們接到縣里的徵召,要去服瑤役做民夫,給出征的府兵們運送糧草軍械。

    一下子,張家溝走了五十多個壯丁。

    村子也一下子少了許多生氣。

    “回去吧,看顧家裡,替我照顧好你七娘還有蓮兒和蘭兒姐妹倆。”

    老爹騎在馬上,提著他那根纏鐵槍,倒是比較灑脫。

    從中原戰場回來,這還沒兩月時間,又一次出征了。

    夫妻別離,父子告別,村口,大家都十分不捨,不過那些府兵們卻都一個個沒什麼不願意的神情,打仗對於府兵來說,其實是件好事。打仗有機會得賞,更有機會獲勳得官。

    如今朝廷還是很能兌現功勳賞賜的,只要你能立功,就能兌現,可不是到了中晚唐以後,得了功勳也難兌現,當府兵只有義務而得不到權力。

    大家都看著老爹,上次中原一戰,又是得錢又是升職,還分地的,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這次大家可都鼓著勁,就準備去河北好好的賺筆功勳,換些封賞。...<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3:38 PM

第112章黑科技

    張家溝二十個府兵出征了,還有三十來個男丁也受官府徵召去當民夫運輸。村里一下子少了五十多個壯漢,少了許多熱鬧。

    現在張超獨享一個窯洞了。

    趙叔王叔兩個老爹的警衛員也跟著打仗去了,小八小十三兩個傢伙老爹的隨從倒不需要上戰場,但卻轉調給別的軍府武官做隨從去了,他們今年的兩月役期還沒結束。

    原來六人睡一屋,張超總想著什麼時候自己能獨住,可真的大家都走了,他又覺得有些懷念原來了。到了晚上,吃過飯天黑後,還能在炕桌上叫兩把地主,聊會天。

    寂寞無聊的張超拿出了筆記本,上次用太陽能充電器充電過後,到現在還有些電。不過電腦沒網,也是一樣難過。

    閒極無聊,栓好門,帶上耳機,看了個片,看後更加空虛無聊了。

    睡又睡不著,張超只好拿著電腦翻看些資料。翻看了會新唐書舊唐書後張超覺得有些無聊,裡面都是簡單的記載著一些年份大事,距離張超實在是有些遙遠。

    他最後找了一些專家寫的關於古代農業方面的論文等資料來看。

    翻車、井車、筒車這些水車如今都已經有了,張超家的浴室就正在打造井車和翻車。不過翻看了會資料,張超還確實找到了一種眼下還沒有,但極先進的農具。

    曲轅犁,又稱東江犁。

    資料中稱最早發明於晚唐的東江地區,現在的犁是直轅、長轅,犁十分沉重,耕田往往得需要兩牛並耕。

    而這種新的曲轅犁,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新犁只需要一頭牛就行了。

    張超看的不由拍腿,以前怎麼就沒有註意到這個呢。

    張家現在可是有千多畝田地,若是打造出這種新犁,不但能大大幫助自家的佃農,而且就算是當做一種商品來賣,請些木工開個農具店賣犁肯定也能賺錢的。

    甚至弄不好,若是能進獻官府,嗯,說不定還能得賞錢。

    張超找到的資料裡有曲轅犁詳細的記載,曲轅犁總共有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資料上還有詳細的圖紙,以及復原圖和製作方式。

    現在唐人使用的犁是長直轅犁,這種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高。

    短曲轅犁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能夠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相當適用於江南地區水田面積水的特點,因此歷史上短曲轅犁最先出現於江東。

    不過短曲轅犁在關中也一樣好用。

    短曲轅犁增加了犁評和犁箭,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就能入土更深,適用深耕。若提起犁評,則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適用淺耕。這種輕鬆自如的調整,有利於精耕細作。

    而且犁壁不但能碎土,還能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

    歷史上曲轅犁一經問世,就迅速得到推廣,一直到宋元明清各代,大體經構也沒有什麼明顯變化。

    宋代的曲轅犁也只是使犁轅更短、更彎,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讓犁身結構更加輕便。明清時期,則因冶鐵發達,開始使得鐵轅。

    張超覺得,自己可以直接把宋代時十分成熟的短轅犁拿出來。

    一部成熟的短曲轅犁並不復雜,在減少優化了結構後,甚至只有二三十斤,一隻手就能提著走了。

    整個犁除了犁鏟是鐵製外,其餘都是木製,成本不高。

    其實若要更輕便些,還可心把犁鏟和犁壁都使用鋼鐵,那些更輕便。不過如今鐵價極高,因此除了犁鏟使用一個鐵嘴,其餘的都是用木頭代替,包括斜面的犁壁。

    連犁鏟也只是前面的尖尖是鐵製套在木頭上,盡量減少用鐵,降低成本。

    張超越看越興奮,這可以搞個大新聞啊。

    拿出紙筆,張超從電腦上把宋代成熟的曲轅犁給抄了下來,圖樣、配件、製作方式等。

    第二天,一大早,張超就起來了。

    他頭一回槍都沒有練,就跑去找柯山的木匠叔父去了。

    柯木匠現在帶著自己的徒子徒孫正在給張超的浴室打造水車。

    一架從井裡提水的井車,井車把水從井裡提上來,然後送入一條水渠裡。

    水流到一個挖好的儲水池中,然後在儲水池邊建水塔,再在水池裡立一架筒車,把水送到水塔里。

    水塔有竹筒相連,可以把水送到浴室各處。

    柯老伯是個老木匠了,製作井車和筒車都會。

    不過張超覺得這些木匠手藝確實好,製作井車和筒車,連一顆釘子都不用,也不用膠,全都是卯榫結構,相當牢固。

    甚至只用一把斧頭,他們就能把一顆原木削出一顆顆方方正正的木頭,一把斧頭一把刨子,再一把鋸子一把鑿子,他們能打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就是時間有點慢。

    一架井車加一架筒車,柯老伯得帶著他的幾個徒子徒孫幹上一個月。

    “八叔公,麻煩你幫我打個東西。”

    張超把自己畫好的圖紙拿給柯八爺看。

    “這是犁?”柯八爺接過圖紙一看,就立即看出來了。

    “這犁有些奇怪啊,怎麼轅是彎的,還這麼短,好多地方都跟現在用的不一樣啊。”

    張超笑笑,“八叔公覺得這犁怎麼樣?”

    “不好說,你在哪見過這樣的犁,好用嗎?”柯八沒馬上下定論。

    “八叔公,這叫曲轅犁,比直轅犁更輕便,而且更方便好用,耕同樣深淺的地,曲轅犁只需要一頭牛就能輕鬆自如的拉動。”

    “真有這麼好用? ”柯八爺驚訝,如果真如張超說的這樣,那可就是節省一頭牛啊。一頭牛能頂五個壯勞力,以前大家沒有牛的時候,只能有踏犁,踏犁就是跟鏟類似,得一腳一腳的去踏鏟,五個勞動力用踏鏟鏟一天,也僅相當於用牛犁一天。

    “這幾個東西又是起什麼樣的?”

    柯八不愧是老木匠,一下子就看到犁建、犁評、犁箭這三部件。

    張超告訴他,這三個是調節犁鏟深淺的部件。通過這三個部件,就能輕易的達到想深就深想淺就淺的效果。

    柯八爺已經越聽越認真,眼睛都在放光。

    老頭二話不說放下了手裡原來的事情,直接就拿著圖紙比劃了半天,然後跑去挑了兩根好木頭回來,拿起斧子就開始削起來。

    “這根曲轅要不要找根彎木頭?”張超站在一邊問。

    “不用,直接削一根出來就是。”柯八爺已經等不及了。

    柯八爺把自己的徒子徒孫們都叫了過來,讓他們停下手頭水車的活,全都來做新犁,他把任務分下去,每人乾一樣。

    張超就坐在那裡看著,不時的和柯八爺商量一下具體的細節。

    只用了半天多點的功夫,柯八爺他們已經把曲轅犁的各個部件弄出來了。

    看著擺了一地,還散發著新鮮木頭香味的部件,張超也很激動,終於出來了。

    最後的組裝由柯八爺親自操作,斧頭鐺鐺鐺,一會功夫,一架曲轅犁已經成型了。

    全木製的短曲轅犁,只要在犁床尖上套上犁鏟,這個犁就完成了。

    柯八爺直接從自己家的犁上折了一個犁鏟下來,然後套在了新犁上。

    “成了!”

    柯八爺圍著犁繞了幾圈,又把犁拿起來提在手裡試了試,最後還握著犁梢試了手感。

    “要不牽頭牛試下?”

    犁造的再好看,如果沒試過,也是無法知道究竟好不好用的。

    “那就試試。”

    柯八爺親自扛著犁,張超等跟在後面。

    從柯八家裡牽了牛,然後來到了村外的一塊空地,這是一塊輪休的地,地耕種幾年後,為了積蓄肥力,就得休耕一季。

    給牛套上牛彎,結上犁繩,與犁鉤上。

    “先來個淺耕。”

    柯八興奮的說道,然後調整犁建。

    “嗨!”

    柯八爺一抖牛繩,水牛開始背著犁邁動腳步,犁鏟鏟進地裡,牛拉著犁前進,泥土鏟起,遇到斜面的犁壁,泥土翻向一邊。

    都不需要怎麼趕,牛輕鬆的背著犁走。

    柯八爺雖說是個木匠,可平時也是種地的,他立即感受到,扶著這個犁很輕鬆,並不怎麼費力,這是以前的直轅犁怎麼也不可能的。

    原來的長直轅犁是這個犁的起碼兩倍重,而且犁起來不好掌握。

    一道犁完,柯八爺立即調整犁評犁建。

    他現在要試下深耕,如果深耕也一樣好用,那這犁真的就完美了。

    “嗨!”

    再次開始,這一次犁要深的多,但水牛幾乎沒有減速,大塊的土迅速的犁起,翻向兩邊。

    “好用,真的很好用。”

    八爺還剛犁了一半,便已經喊了起來。

    真正用過了他才知道,原來這犁真的這麼好用。

    “真的好用嗎?”張超問。

    “比原來的犁好用不得了,用這犁,只一頭牛比原來兩牛拉犁還快,扶犁還不累,輕鬆!”

    張超笑了,笑的非常開心,昨晚沒白辛苦。...<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08 PM

第113章寧民縣開國男

    看著那架已經被八叔公擦的干乾淨淨的曲轅犁,張超心裡謀劃著要搞個大新聞。

    八叔公對於這座新犁可是愛不釋手,跟個寶貝似的,嘴裡一直在念叨著了不得之類的話。確實非常了不得,這架新犁等於能節省一頭牛,相當於多了五個壯勞力。

    在以農為本的大唐,尤其是大唐初年,這是太了不得了。

    隋末戰亂,雖然只有十來年,但加上此前征遼,天災兵禍,讓天下損失了太多的人口。尤其是壯丁損失更大,牲畜也一樣損失極大。

    大唐能夠不斷的均田,也皆因人口損失太多。關中地區還不那麼明顯,受到的戰亂損失較小,而在關東地區,HN河東HBSD等地,許多地方人口減半不止。過去人煙稠密的中原之地,卻是白骨累累,地多人少,大片的土地還荒蕪著。

    朝廷不得不四處調流民安置,給他們均田授地。但許多流民都缺少農具,更缺耕牛,家中壯丁也少。

    他們靠官府租借的牛,甚至靠從官府借的踏犁人工耕地,婦人老人都一起下地。

    現在有了這種新型的曲轅犁,若是朝廷全力推廣開來,那能增加多少生產力,每年多恢復多少耕田,增加多少糧食收穫啊。

    這簡單是放了顆原子彈。

    不過張超還在考慮,這個犁是製出來了,也試過了,確實好用。

    但想靠著賺錢卻沒什麼可能,新犁太簡單,八叔公只用了半天就制出了一架,若張超開家店賣犁,相信第一架犁賣出,立即就有人山寨了。憑那些木匠的手藝,山寨毫無問題。

    而且張超相信,只要這犁一問世,朝廷肯定會注意,到時也肯定會直接拿去推廣,想做獨家買賣更不可能。

    既然不能賺錢,那也得賺個名。

    張超改主意了,不再想著開店賺錢,直接請些工匠給自己的佃民和附近村民們打製就行了。

    他要拿犁去掙名。

    長安。

    上黨縣公長孫府。

    長孫無忌圍著那架犁看了半天,“此犁真有你說的如此厲害?”

    “千真萬確,已經試用過了,不需二牛抬槓,只用一牛就可輕鬆犁地,可淺耕也可深耕。效率不比兩牛耕地慢。用此犁翻田過後,再配上刀耙碎土,竹耖平地,則可精耕細作,大增產量。”

    長孫無忌笑看著張超,“你怎麼想到把此犁送到我這來了,為何不送到寧民縣衙?”

    “此物雖小,卻利於天下,稱之為利國之神器也不為過。我制出此物,不敢私藏,第一時間想到呈給朝廷。”

    “那你為何送到我這來了?”長孫無忌還是笑著問道。

    張超心說,這樣的神器我當然是希望能換些好處,若是給了縣里,萬一他們貪了我的功怎麼辦。還是直接上達天聽好些,不過現在秦瓊他們都出兵打仗去了,張超也沒有其它能夠直達天聽的關係。

    最後想到長孫無忌,這可是自己家香皂坊的股東。

    “若此物真有你所說之功效,那你確實立一大功,你想要什麼?”長孫無忌是一等一的聰明人,現在是小狐狸,將來可是老陰逼。

    他一眼就能看出張超來的目的。

    跟明白人說話就是痛快,也不用藏著掖著。

    反正長孫無忌也算是自己人了,張超也就不掩飾。

    “我現在還是一介白身布衣,現在獻此物於朝廷,希望能得一勳位。”

    “僅僅一勳位嗎?”

    張超笑著點點頭,他知道他現在身份,獅子大開口也沒用,不如等上面反應。

    “正好,秦王還在京中,我現在就帶此犁去見秦王,待試用過後,真有你所說之效,到時秦王定會將此物呈給陛下與朝廷的,那時也不會少了你的賞賜,好了,你回家等著去吧。”

    長孫無忌沒有留張超,張超也沒多呆。

    張超走後,長孫無忌並沒有馬上去秦王府。

    “備車,去渭河莊子。”他不會僅憑張超一人的話就完全信他,他要親自試過之後,才會去見李世民。

    要不然,萬一這犁沒那麼好用,他豈不是鬧個笑話。

    長孫無忌親自跑了一趟城外自家莊子,然後請農事經驗豐富的幾個老莊頭親自試了一遍,得出的結果非常讓他吃驚。

    他原本以為這犁頂多就是好用一些,但一犁能頂過去兩犁,能少一牛之類的說法肯定是誇張。但那些試過新犁的老莊頭全用激動興奮無比的神色告訴他,這犁真的非常好用。

    絕對能省一頭牛,甚至更好用。

    “你們確定?”

    “我們伺弄了土地半輩子,對犁耙再熟悉不過了,這犁比原來的犁小的多,也輕的多,但卻好用的多。”

    另一個莊頭也激動的嘴唇顫抖的道,“這個犁就算沒有牛,直接用人背犁,也都可以。”

    “是啊,哪怕是個年青的女人,都能背的動這犁。”

    過去的直轅犁,很重,而且那根挽繩的位置較高,需要的力量更多,但效率轉化卻不高。如今的新犁,曲形轅前端位置大大降低,使得挽繩距離犁頭很近,這大大加強了挽力的轉化。現在這犁,用更少的力,就能背動,很符合力學規律。

    這也正是只用一頭牛就比過去兩頭牛效率還高的所在,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沒牛,有這個犁,哪怕用人背也已經可以犁翻土地了。

    長孫無忌不會輕信相信張超的話,可他相信自己莊子上的莊頭的話,這些可都是長孫家世代的莊戶,他們不會欺騙自己的,而且他自己剛才也確實親自觀看了新犁的操作,確實很好用。

    “這是工部還是司農寺新制出的犁具?”

    長孫無忌沒空理會他們,直接就讓家丁抬著犁就返京。

    一回京城,長孫無忌直接就跑秦王府去了。

    李世民還沒有出京,已經出征的是先鋒部隊,李世民是稍後才走。正在府中整理東西的他聽說長孫無忌來了,也沒在意。

    過了一會,長孫無忌直接提著那架還沾著泥土的犁就進了李世民的書房。

    正在將一副地圖收起來的李世民一見,不由問道,“你這是乾什麼?”

    “殿下,祥瑞,振國神器!”

    李世民被驚住了,什麼祥瑞居然還是振國神器,莫非就是眼前這張犁。

    嗯,這張犁有些奇怪,這轅怎麼是彎的。

    李世民雖說是親王,但就算是皇帝也是會學一學農業知識,每年春耕時還要弄個典禮儀式,親自找塊地扶下犁,犁幾行地的。

    李世民還從沒有見過這樣的犁。

    “殿下,這是新式的曲轅犁,比現在用的直轅犁輕了近半,但卻比直轅犁好用的多,只需要一牛拉犁,卻勝過兩年拉犁的直轅犁,甚至沒牛,用一個婦人都可以拉動此犁深耕。”

    李世民一聽,更加震驚了。

    世上還有這麼好用的犁,那簡直是逆天啊。別說什麼祥瑞,真的能稱的上是振國神器。

    “這犁你試過否?”

    “我親自拿去莊子裡試過了,莊頭都是如此稱讚,而且我親自看過了,確實非常好用。”

    “此物從何得來,哪位大師製作?”

    長孫無忌笑笑,“說來殿下可能不信,此物是今天灞上張三送到我府上的,是他所發明。”

    “灞上張三,沒聽說過工部或者司農寺、將作監有這樣一位工匠啊!”

    “嗯,殿下,這個灞上張三就是先前製出香皂的那個,上次殿下還與我等一起去他家吃過唐僧肉。”

    “哦,原來是唐僧肉的張三郎啊。這犁居然是他發明的?”

    “是的。”

    “難以想像。”

    “張三說向朝廷獻此犁,希望能得一勳位,他現在還是白身。”

    李世民哈哈大笑,“如此神器,豈止換一勳位。朝廷就算再怎麼厚賞,也都不為過。若是將此犁推廣至天下,到時我大唐能開墾更多的土地,增加更多的糧食。”

    放下手裡的地盤,李世民直接拉 長孫忌道,“走,去將作監。”

    將作監是朝廷專門負責營造的一個部門,李世民直接把犁送到那,讓將作大監帶著他的手下,好好研究論證這把犁。

    然後他去了皇宮。

    正在宮裡跟宰相裴寂等一眾大臣商討大事的李淵,在聽到李世民稟報之後,也給震了一下。

    太子李建成、尚書左僕射、司空、魏國公裴寂等一眾人也全都震驚了。

    “神器!”

    “祥瑞!”

    ......

    “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哈哈哈。”李淵笑的十分高興,“二郎啊,此犁何人所獻,重重有賞。”

    “回父皇,此犁乃灞上小民張超所製,其本是在山中隨高僧修行的沙彌,今年其師傅三藏法師圓寂,便遵其遺言下山還俗,後遇府兵張鐵槍,被收為嗣子,對了,他還是叔寶義子。”

    “叔寶的義子?”李淵聽了有些驚訝,不過他對秦叔寶是十分喜歡的。

    “其父張鐵槍現居何職?”李淵問。

    “乃參旗軍下寧民縣白鹿府隊正,如今已奉詔出征HB李淵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加封張鐵槍為從五品寧民縣開國男,授張超為視正七品勳雲騎尉。賜黃金百兩,賞田百畝。”...<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12 PM

第114章可以

    張超從長安回來後,便立即讓八叔公留下幾個徒弟繼續打製水車,然後讓八叔公親自帶著幾人打製新犁。

    就算沒辦法技術保密做壟斷生意,張超起碼也能給自己的佃戶和附近村民們先提供這種新犁。

    曲轅犁的技術難度非常低,特別是當張超讓八叔公採用流水線的方式作業,把各個犁的部件製訂標準,然後分開製作後,就更簡單了。

    哪怕是八叔公剛入門半年的小徒孫,也能上陣。

    張超為了加快點速度,還又招了一些小伙子過來做事。他們做些最簡單的準備工作,比如削樹皮,拉鋸等。

    獸匠老牛一家,現在則還兼任了張家溝的鐵匠。

    上次張超給他弄了一套鐵匠爐子和工具,搭了一個鐵匠棚子,馬掌已經上完,現在正好讓他們加工犁鏟。

    因為鐵較貴,因此犁鏟採用的是最省鐵最省錢的辦法,一個小三角形狀,裡面還是中空的,用以套在犁床上。這是現在很多農具的生產辦法,能不用鐵就不用鐵,能少用就少用。

    許多農民的鋤頭就是木鋤前端包鐵。

    好多人家裡小鐵鍋都用不起,還是用的陶鍋。

    張家溝的村民們都知道了張超發明的曲轅犁相當厲害,紛紛來張家訂購。

    不少人這段時間在張家做工,倒也攢了些錢,原本他們還擔憂這種好用的犁會非常貴,誰知道張超並不打算賺大家的錢,只是按成本價收錢。

    就算沒錢的,也可以暫時賒欠,用糧食用布來換都行。

    大家全都過來排隊登記,短短半天功夫,馬周那裡已經登記了三百多張訂購單。

    “這消息一傳出去,我估計明天會有更多的人來訂購。”馬周也是出身貧寒,很清楚的明白這曲轅犁對於百姓來說的重要。有這麼好的犁,當然人人想要搶一把。

    “沒事,大家願意來買,我們賣給他們就是,反正我們也按成本收錢,並不會虧本。”當然,張超的成本價,其實也是加了一點點的加工費在裡面的,只是加的不多,反正總不能真的一分不賺吧。

    大家來買,張超也樂意。這玩意又沒什麼技術含量,有幾個工匠,甚至是幾個木匠學徒都可以弄的起來,多招點普通百姓也能幫忙,一天打個幾十架都不成問題。

    而且張超相信,朝廷肯定會大規模推廣這種犁的,到時肯定各地都會製作這種犁出售,大家也不必都來張家溝了。

    張超不指望著賣犁能賺幾個錢,他還是期待著長安的反應。

    他條件可是開出去了,就是不知道長孫無忌會不會幫他爭取。

    等了一天,長安沒有人來。

    這晚上,張超有些失眠。

    他不知道長安會對他的發明做什麼獎賞,他希望能得個勳位,倒不是他多想當官。實際上勳位也只是享受一個級別的待遇,非官非職,既無官也無職事。

    唐朝的官可以分為職、散、勳、爵四個體系,職就是職事官,好比縣長,縣長就是職事,而正處級,就相當於唐朝的散官了。不過現在是唐武德四年,要到唐武德七年,才會正式形成文武兩套散職,現在朝廷的散官,還是採用的隋時的散官,是兼用了開皇和大業兩朝的散官體系,一套是散職,一套是散實官。後來,散職成了文散官,散實官成了武散官,現在散職還只有五品以上的散職名。

    勳官,是唐朝的軍功系統,有點類似於某某戰鬥英雄、二等功、一等功之類的,勳官既無實職也無職掌,連品級也是視品,有十二轉。

    張超不想當官,他這身份如果不靠軍功,也當不了什麼官。他只想弄個散實官或者勳官,有這麼一個身份傍身就好了。

    這其實就類似於後世一些企業家企業做大了,就會想著弄個代表啊委員噹噹一樣,對於他們也是一層保護。

    至於爵位,張超倒沒想過。一個布衣白丁,想要得爵,哪有這麼容易。一個最低級的開國縣男,那都是從五品的。

    爵位可比什麼勳官、散官值錢多了,要是能混到真封,就更值錢了,還能直接享受一定數量的百姓的租庸調,原本他們交給朝廷的稅轉而交給那些貴族。

    一夜的胡思亂想。

    早上起來,張超拿了銀槍老實的練習,昨天已經中斷了一天了。

    一槍槍刺下去,張超慢慢恢復了精神。

    三隻小黑狗一夜沒見張超,一大早上的歡騰不得了,圍著張超左撲右跳的,還不時的撕張超的褲腿。

    因為怕跳蚤,張超早把三隻狗的狗窩建在了馬棚邊上,每天晚上不讓他們進屋。三隻小狗天天有骨頭可啃,長的很快,圓滾滾胖乎乎的。

    “張超張文遠何在,出來接旨!”

    兩個官吏突然出現在了張超的面前,張超欣喜的放下槍,終於等來了。

    那兩人並不是張超想像的太監,而居然是兩個長著鬍子的官員,聽他們自我介紹是來自中書省,其中一人是通事舍人,專門負責傳詔的。

    旁邊圍觀的村民們一聽是來傳天子旨意的天使,一個個都敬畏的退後了幾步。天使啊,那可是皇宮天子身邊的人。

    “灞上張家溝張超接旨!”

    那人又中氣十足的喊了一聲。

    張超連忙把人迎進屋裡,然後找出來一把線香,焚香迎旨。

    聖旨的內容寫的有些很拽文,反正張超聽著雲山霧繞,根本沒聽懂,就好像是看一個沒有字幕的德國電影。

    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也沒有什麼門下,反正等他們念完了,張超還跪在地上呢。

    “張三郎請起。”

    “這個,天使能否告訴某剛才這旨意究竟是何意思?”

    那宣旨的官員倒也沒鄙視張超,很盡職的用“人話”重新解釋了一遍。

    “恭喜三郎,令尊獲封宜寧縣開國男爵位,而三郎也喜獲雲騎尉勳職。”

    “賀喜,賀喜,還得了百畝田和百兩黃金呢。”

    不過這兩人沒有把黃金帶來,他們只是帶了聖旨過來宣讀,至於黃金和田,還有勳爵的文書之類的,得張超親自去趟京城辦理交接。

    “多謝兩位上使傳達聖意,請二位小坐。”

    張超到炕箱裡拿了兩個銀鋌,這種俗稱豬腰子銀的銀鋌有大有小,張超手裡的都是一兩一個的,差不多一個值一千來錢。

    那門下省的兩個官員只是笑笑,倒也沒有推辭的收下了,也沒有嫌少。

    張超還想留兩人吃個酒席,奈何人家急著回去覆命。

    等他們走了,八叔公和村正等都走了進來。

    剛才他們在外面也聽到張超得勳,老爹得爵了。

    “三郎,你現在是雲騎尉了?”

    “正七品咧。”

    “是視正七品。”張超糾正了一下。

    不過大家可不管什麼視正七品不視品的,大家只知道張超一張犁獻上去,自己就從白身變成了正七品了。不說別的,以後張超就可以娶妻之外,還能納兩個妾侍了。

    張超還不用納課繳稅了不用服役了。

    “雲騎尉還有一百畝勳田咧。”又一位村民充滿羨慕的語氣說道。

    “鐵槍封爵了,開國縣男,也有五百畝永業田。”

    一群村民比張超還興奮,在那裡你一言我一語的給張超父子算賞賜。

    除了勳爵賞賜,以及百兩黃金和百畝田的賞賜,老爹封爵,爵位也是有永業田的,這個最低爵位也是從五品的,可得五百畝爵位永業田。而張超雖只是得了一個視正七品的雲騎尉勳官,但勳官也能得永業田,倒數第二轉的雲騎尉能得到一百畝勳官永業田。

    加起來,就是整整七百畝地,而且全都是永業田,是可以子孫承襲不用交還的。

    村民們算出這個數字後,全都是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七百畝地啊,都相當於小半個莊子的田了。

    更何況,得了勳爵之後,張家父子的地位更高了。

    張超倒沒想到,李淵居然會這樣論功行賞,他獻的曲轅犁,結果卻是老爹封爵,而他只是得勳。

    不過這個結果也已經讓張超喜出望外了,他原來還擔心朝廷只是給點賞錢就算了,因此他還特別跟長孫無忌要求希望能得個勳。

    現在自己勳也得了,還是視正七品的雲騎尉,老爹還封了個縣男的爵。

    不過老爹的爵位也就是自己的嘛,自己可是老爹的嗣子,將來這爵位當然還是得落到自己頭上。

    以後自己也有是品的人了,正七品,前面還要加個視,但也是七品啊。

    現在自己可就不僅僅是小地主了,自己是官紳。

    地方名望啊。

    不知道等老爹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會高興成什麼樣子呢。

    “栓子,備馬!”

    “哎。”栓子大聲應道。

    栓子滿面通紅,主子封勳得爵了,他與感覺非常有面子。

    村正爺也在一邊道,“是要快去長安把文書拿了,不能耽誤。”

    “咱們村也出了一位爵爺了。”

    翻身上馬,張超覺得今天特別有精神。

    “駕!”

    一揮馬鞭,老白馬也邁開了四蹄奔跑起來,蹄鐵敲擊在凍土地,得得有神!...<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16 PM

第115章大官人

    去了趟長安,沒有絲毫的意外,也沒有為難,張超順利的拿到了自己獲勳的勳官告身,百兩黃金也領到手了。

    沒有什麼過手就抽的陋習,百兩黃金一兩不少的都交到了張超手裡。領的時候,那吏員還特別拿稱一塊塊當面稱過,金餅上面還打著皇家內庫的印鑑,質量保證。

    張超也是識趣的人,來時早就準備了不少的豬腰銀,一兩一塊,錢不算多,能值一貫半多點。但勝在輕便,用來打點感謝自然是最好了,給辦事的吏員們每人塞了一塊。至於那些官員,張超沒給。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下面的吏員才是難纏的,倒是官員們,給少了不如不給,可給多了人家未必收,畢竟是國朝之初。

    金子領了,一小箱子,才六斤多點,還不如一貫銅錢來的重。

    賞的百畝地也領了,地不在灞上,而是在灞上東北的驪山下,那裡屬於新豐縣。驪山也是京郊有名的山了,那裡有不少溫泉,皇家的華清宮就修在那,那裡也有許多的達官貴人們的莊園。

    能在渭水河邊得到百畝的地,非常不容易。

    張超和老爹的勳爵永業田本有六百畝,但要扣除掉先前老爹已授的勳官永業田六十畝,爵、勳永業田只取高給,不並給。另外京畿之地不實給,最後給爺倆的勳爵永業田四百畝。

    那四百畝勳爵永業田,卻分在渭河北的櫟陽縣,還是幾塊散地。

    一下子又有五百畝地入賬,張超非常高興。

    出了衙門,便立即先去了趟西市,到自家店裡拿了幾隻醬鴨熏雞,趕到長孫無忌的府上感謝。長孫無忌對張超提來的東西倒是沒小瞧,“你家這些醬味滷肉現在長安城裡名氣不小,很受歡迎啊。”

    張超只是笑笑,店裡的熟食那可不是一般的包子饅頭,那本身就是肉食,又用這麼香料、醬油啊糖這些加工而成,豈會不好吃。

    就算是那些富貴人家,以前也不一定吃過這樣的東西。而且熟食還有一好處,隨時能吃,又不容易壞。

    雖然張超價格定的較高,但依然有許多人買,當然買的都是那些有錢的勳貴和富賈商人,他們並不缺錢,就是那些斗酒數千錢的新豐酒、三勒漿、高昌葡萄酒等美酒,他們一樣大把的購買。

    一點滷味,就算賣貴點,也是不能讓他們嫌貴吃不起的。

    “可惜拿不到牛肉,要不然我還有一個秘方,五香牛肉,味道更好。”張超笑著說道。

    長孫無忌卻是不以為意的笑笑,“你若真想要牛肉,我可以讓人幫你打幾個招呼,不敢多說,一天百來斤牛肉還是能給你勻一勻的。 ”

    普通人是不能私自宰殺耕牛的,要殺牛,首先得是老牛、病牛、或者摔傷之類的牛,其次還得先經過官府批准。

    一般情況下,那些牛都是交給官府專門的人收去宰掉。

    京師長安,就有專門宰牛的地方。那些牛多是耕不了地的老牛,收到京師後宰殺,供給宮廷和京師的勳貴們。

    牛皮牛筋牛角等則是屬於軍需材料,由官府直接收走的。

    如長孫無忌這樣的人物,別說吃牛肉,就是吃駱駝吃馬都不是問題。

    “那就多謝縣公了。”

    “你有沒有興趣做官?”長孫無忌突然問。“你能製出香皂又能製出曲轅犁,很有頭腦。如果你想做官,工部、將作監甚至司農寺,隨你挑一處。先給你安排個八九品的小官,還是沒有問題的。若是能做的好,升官也很容易的。在京里做乾上幾年,還能下放到地方上去當個佐貳官,甚至將來考核的好,當個主官也有可能的。”

    張超搖了搖頭,長孫無忌這話很有誠意,不是說說做樣子。他相信只要自己一點頭,長孫無忌真的會幫他弄到京城的衙門裡去做官。

    但他也明白,他現在去的也就真的只有將作監這樣的營造衙門,說白了,他去了,其實就是去當一個工匠。

    這年頭,工匠可不是什麼工程師一樣舒服的。那是一旦做了工匠,估計以後一輩子只能在這個圈圈裡打轉了。

    張超可不想給自己定位為一個工匠,他寧願當個地主。

    地主多自由自在啊,現在他已經賺了點錢,也置辦了一些家業,地也攢下了千多畝地了,算的上是個不小的地主了,以後悠閒的好日子長著呢,沒必要給自己套個鍊子去當個小官受氣受累。

    反正自己現在也有了一個勳官,自己也是官人了。

    “你可以回去再考慮考慮,若是以後有這想法,直接跟我說。”

    這次張超把犁交給他,也讓長孫無忌得了不少好處。上面論功評賞,長孫無忌也得了李淵一個誇讚,還給他加了一百戶的真封食邑。連帶著他妹妹秦王妃都還得了不少稱讚,李世民也獲了好評。

    回來後,李世民可是好一通誇讚他。而且上次他以一千貫就拿了張超兩成的香皂坊股份,這可是佔了很大便宜的事情。

    今天破例的,長孫無忌居然留張超在家吃了頓午飯。

    長孫無忌讓人把張超帶來的臘鴨熏雞和鹵肘子拿去切了,又上了幾道羊肉菜,甚至還叫了酒。

    長孫無忌也沒叫別人,就兩人坐著喝酒。

    “你現在也有千來畝地了吧?”

    張超點了點頭。

    “不錯,短短幾月時間,就成一地主了。你如今也算是有官人身份了,以後這個餅店香皂坊這些,就找個可靠信的過的人幫你出面就好,不必再事事親為了。好歹顧忌著點身份,如今不比從前了啊。”

    這話就有幾分長輩教導後輩的意思了,若不是長孫無忌覺得張超人還可以,也不會說這樣的話。

    “多謝縣公教誨。”

    張超當然也明白,商人是賤業,哪怕是地主去經商,也不好看。只是之前自己一無所有呢,不親自打拼,坐在家裡顧忌身份,那也只能喝西北風。

    現在經過努力,也確實有了些成就了。

    家里地也有千多畝近兩千畝地了,就算餐飲生意也做的還行,走上了正軌,麵點、豆製品、滷肉這些都有了穩定的贏利,張超以後僱傭專門的管事掌櫃來打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了,他只要在幕後操縱就行,不需要再前台露面了。

    “有空多讀點書。”長孫無忌夾了一塊肘子吃的很有味道。

    “我也有那個想法,還打算在村里蓋一些私塾學堂,待明年請兩個先生,給村里的孩童們開蒙。”

    “這個不錯,教化民智,好事。”

    張超其實早有一個計劃,就是搞雕版印刷。如今的書太貴了,書多掌握在那些士族的手裡,要寫讀本書,還得靠借書手抄。

    如果張超到時解決了油墨的問題,那麼找匠人刻雕板其實不是難事。雕版印刷最難的就是這個油墨的問題,普通的墨汁是無法雕刻印刷的。還有一個問題則是上了雕版,那必須得印量大,要不成本太高還不如手抄划算。而如果大量印刷,雕刻損壞又大,總之,搞雕版,首先得想到印書的好項目,得準備好銷售渠道,要不然前期投入可不是一點兩點。

    至於活字印刷,張超還沒想那麼遠。

    先把雕版印刷弄出來,到時把那什麼論語、詩經之類的經典弄幾個版,找好渠道,然後全力印刷,到時長安城裡開一書店,豈不引髮長安震動。

    雕版再貴,總也比手抄更節省時間更節省人力吧。效率就是金錢,手抄一本書,跟印刷一本書,怎麼能比。

    到時雕版本的書籍價格大落,能讓知識傳播更迅速。

    這是科教興文的大事啊。

    甚至到時張超還可以研究下造紙術,改良下工藝,弄出更便宜的紙來。

    不過這些現在還不急,慢慢來。

    一頓飯,讓張超對長孫無忌也有了不少真實的認知,他覺得長孫無忌人挺不錯的。相當聰明的一個人,也很灑脫。

    就算跟張超這樣一個小人物,也能有說有笑的聊天吃飯喝酒。

    吃完飯,長孫無忌親自把張超送到門口,待看到張超騎一匹老弩馬的時候,他笑了笑。

    “你不是有匹黑色的好馬嘛?”

    “我讓我爹騎去當備馬了,出征在外,多匹好馬有時多條命呢。”

    “這話說的好,這樣吧,我送你匹馬,你也別客氣。”

    “長者賜,不敢辭。”張超呵呵一笑,絲毫不客氣。

    長孫無忌送張超的是匹棗紅馬,非常的漂亮,才四歲口。

    “謝過縣公。”

    長孫府的許多人看著這一幕,都非常震驚,想不到郎君居然對一個鄉下小子如此重視。

    “想當年我和妹妹被趕出府的時候,他們又怎麼會想到,我們會有今天呢?不要小瞧張三郎,我看這小子非同一般。”

    張超聽不到長孫無忌的評論,他騎著棗紅馬返回灞上,栓子騎著他的老白馬。棗紅馬鞍配齊全,也相當的神駿,把老白馬遠遠的甩到後面。

    從長安回到灞上,比去時少花了近半的時間。

    管家張貴迎了上來。

    “趙家四娘子前來拜訪,我讓我婆娘在院裡招待著。”

    “她來做什麼?”張超有些意外。他把馬韁遞給管家,讓他去拴馬。

    整理了下衣服,張超大步的往院裡走去。

    趙四娘坐在那裡落落大方,非常有種職業女性的氣勢。張超進來,她起身行禮。

    她說明來意,聽說了張家三郎發明了一種非常好用的新犁,聽說新犁能比過去節省一頭牛,於是,她希望能在張家訂購一批新犁。

    “其實這個新犁雖然好用的多,但製作很簡單,我送你架新犁,你拿回去找人照著打製就行。”

    不料趙四娘卻道,“這新犁是三郎所製,我們怎麼能隨意偷學你的手藝。還是請三郎為我們打製,一架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我想預訂一百架新犁,不知可否。”

    “當然可以。”張超笑著回道,這個姑娘真的挺有意思的,他不由的想道。...<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20 PM

第116章午後

    午後陽光正暖,坐在院子裡曬著太陽聊天非常愜意。那太陽就如同是一個大暖爐,照的全身都暖洋洋的。

    “上次的事情還要多謝你。”趙四娘開口道,那語氣很真摯,猶如這冬日里的暖陽,聽的讓人很舒服。

    張超做出很淡然的樣子,說,“都是鄉鄰,況且,我又不吃虧,我還擔心你會心裡暗罵我趁火打劫呢。”

    “是真的感激。這次確實有許多人想要趁火打劫,那八百畝地二百畝林子,許多人開價只給三千貫,還有一些開價一千兩千的,那才是真正的趁火打劫。”

    “總有貓聞腥而動。”張超笑笑。

    趙四娘與張超隔桌而坐,坐的很端正,她雙手捧著杯子,輕輕轉動著。

    那是一雙很修長白皙的手,這樣的纖長的手指更適合去彈鋼琴。

    “你家的這梨子很好吃。”她手指甲輕輕叩擊著陶杯一側。手指甲精心修剪過,並沒有留長指甲,而且指甲很乾淨。

    “這是冰糖雪梨。”

    唐人愛吃梨,但唐人更愛燉梨吃。

    張超也算是入鄉隨俗,把大個的雪梨和冰糖慢燉而成。犁是趙州雪梨,秦漢時期就非常有名,在長安賣的不便宜。

    因為冰糖是張超獨家所有,因此這道冰糖雪梨趙四娘也是頭一回吃到。

    “冰糖雪梨,冰糖是什麼?”

    唐初的糖還主要是麥芽糖和蜂蜜,少量甘蔗提煉的沙糖。趙四娘沒有聽說過冰糖這種糖,有些好奇。

    事實上,自從來到張家溝,她就發現,這里處處透著新奇。

    “冰糖就是婆門羅糖提煉加工而成,一顆顆晶瑩透亮,如同是冰晶。”張超解說著,然後讓冬晴去拿了些冰糖過來。

    用一個蓋碗裝著,揭開蓋子,碗裡一粒粒蠶豆大小的冰糖就在那裡,晶瑩透亮。趙四娘驚訝,忍不住伸手拈了一個仔細觀看。

    “你可以償償,很甜的。”

    趙四娘輕笑,然後把糖放進嘴裡。

    輕吮,一股甘甜入味。

    “甘之若怡,不,比餳還甜。真想不到,那黃黃的沙糖居然能提煉出如此冰晶玉潔般的冰糖。”

    “一點小手法而已,不過冰糖和雪梨一起慢燉,確實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股的作用。若是喉嚨幹、癢、痛、音啞、痰稠等,飲此冰糖雪犁均有良效,若是能加入瓊珍靈芝一起燉,止咳潤肺效果更加明顯。”

    “想不到這飲品還是一道良藥。”

    “其實我只是對吃很感興趣。”

    趙四娘輕笑,“我也確實有所耳聞,如今鄉里都傳說灞上張三郎能把賤肉弄成美味。”

    “好吃之人,總不會委屈自己的嘴的。”

    “不單單不滿足口腹之欲那麼簡單,你弄出來的那些包子饅頭、熏雞烤鴨滷肉等,現在要是在長安城也賣的很好,錢源滾滾。張家因此而迅速興旺起來!”

    桌子對面,趙四娘的語氣裡帶著些欽佩,趙家也是地主,然後也做生意。趙家開始是做些糧食加工生意,家裡有磨坊碾房,然後又開米店糧行,甚至還有布莊綢緞行,生意也做的不小。

    還兼著放貸。

    好些年才積攢下如今的家業,但今年卻一下子虧損巨大,傷筋動骨。

    跟張三郎一比,真是讓人驚嘆。

    “張家的麵點在長安賣的很火,聽說東市的福滿樓也是得了你家的發麵秘方,如今也是生意興隆。”

    她沉默了一會,“我家在長安也有一家飯店,不知道能不能從你家買這個發麵配方?”

    “這個沒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配方,只是加了一樣材料面鹼,然後就能讓發麵麵食更蓬鬆也沒有老面的酸味。你若真想要,我以後可以給你家飯店提供面鹼出售,按市價給,不多收。”

    “一樣的品質嗎?”

    “那當然。”

    “數量呢,能保證供應嗎?”

    張超笑笑,“多的不敢說,但你要是開個三五家店的,我還是能供應的了的。”

    趙四娘滿意的點點頭,糧店生意天天虧本,趙四娘看到張家開的餅店生意這麼火,也有了把自己家糧食做成麵食出售的想法,這樣可以彌補些損失。本來今天只是來試探一下,倒想不到張超這麼爽快的說答應了下來。

    “不需要秘方錢?”來之前,趙四娘打聽過,當初崔家從張超手裡拿配方,可是花了百兩黃金。

    張超搖了搖頭,當初崔家和現在情況是不一樣的。

    張超也早想過,現在張家有十一家店,外加配送的店,加上給大戶家裡的外賣服務,這個規模剛剛好,再擴大就還得再擴增現在家裡的作坊規模,招募更多人手,磨坊碾房蒸房這些還得擴大,甚至再招人,還得再擴大宿舍這些。

    而且他也算過,他賣的這些麵食,畢竟消費群主要還是往來長安經商的商人,以及長安城裡那些起碼是中產以上的人家。一般的窮老百姓,是捨不得花錢吃這些的,因此保持一個適當的規模,比盲目的擴張要好的多。

    而且現在糧食價格的下跌,也讓麵食的利潤大降。張超也不是當初什麼本錢都沒,現在他本錢不小,已經可以做其它的買賣了。

    與其再去費力開拓麵食生意,不如直接賣麵鹼,利潤更高。

    “都說三郎義薄雲天,宅心仁厚有求必應,果然如此。”

    “其實我也不虧本啊,你賣麵點賺錢,我賣給你面鹼也一樣賺錢,大家一起賺錢,互惠互利。”

    午後的暖陽里,張超跟趙四娘聊了好一會,聊的很愉快。

    “多謝三郎今天的款待,他日再來拜訪。”

    “沒什麼,都是鄰居,以後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過來找我,或是派人通知一聲也行。能幫的上忙的,我肯定會盡量幫忙的。”

    趙四娘點點頭,屈身行了一禮,然後出了院子,趙家在外等著的幾個僕婦便連忙過來迎著上車。

    冬晴過來收拾桌子,丫頭望著趙四娘離開的馬車,不滿的嘟嚷著。

    “說什麼呢?”

    “小郎君,那趙四娘可不是什麼好女人,天生剋人命,克死了未婚夫又克死了老娘,如今趙家家運不好,也都是因為趙員外讓她掌家呢。小郎君你可不要跟她來往。”

    冬晴一臉為主子盡憂擔心的模樣,很是忠心耿耿。

    張超笑笑。

    什麼八字五行之類的東西,他向來就不信。

    “小郎君,你就算不信這個,可你總得顧忌點吧。萬一有人多嘴饒舌,那也是不好聽的。萬一傳到了崔小娘子那裡去了呢?”

    “多謝你提醒啊冬晴,晚上過來陪我吧,一個人睡有些寂寞。”張超笑著道。

    冬晴一下子就紅了臉,吱吱唔唔的道,“這個不太好吧。”

    “哈哈哈,既然你覺得不好,那就算了。”

    “小郎君,我不是那個意思,如果,如果你要人晚上照顧,我可以過來的。”

    看那丫頭一臉糾結的樣子,張超便不好再逗弄她了,“算了,屋子太小,你來了也沒地方睡。”

    “我,我可以坐在炕邊照顧你的。”

    “等等吧,等新窯洞建好了,到時就是套房了,你和你姐可以搬到我隔壁房間睡,要是晚上我要喝水什麼的,可以隨時叫你們,方便。”

    崔府。

    西廂院。

    丫環紅線一臉興奮的小跑著進了崔鶯鶯的房間。

    “小娘子,好消息,張三郎得陛下賞賜了,還獲了個七品的雲騎尉勳呢。”

    正在臨帖的崔鶯鶯放下筆,抬頭道,“怎麼回事,說清楚點?”

    “是我哥在外面聽回來的消息,千真萬確。就是那個張三郎,他發明了一種新犁,據說比原來的犁更加輕便好用,能節省一頭牛。他把犁獻給了皇上之後,皇上十分高興,便下旨封賞。於是,封了張三郎一個雲騎尉,還賞了他百畝地和百兩黃金,對了,皇上還賞了張三郎父親一個寧民縣男的爵位呢。”

    “是嗎?”崔鶯鶯面上淡定,心裡卻也非常高興。自上次見過一次張超後,她又從紅線哥哥柱子那裡得到了不少關於張三郎的消息。

    他哥哥崔琰也經常說些張三郎的事情。

    心裡面,崔鶯鶯已經很認同這個未婚夫,覺得張三郎雖出身普通,但人不錯,既有能力,品性也還好。

    現在聽說張三郎獲勳得賞,她也為他感到高興。

    “小娘子,張郎君有了爵位,那將來張三郎也能襲爵呢,張家也不再是普通的庶民了。”

    “瞧把你高興的,別人封爵授勳,你高興個什麼啊。”

    “小娘子,我是為你高興啊。張三郎可是你的未婚夫,這日子都訂下了,臘月初九,可就是迎親的日子,再過一個月,小娘子你可就是張家的人了。張家的日子紅火了,那不也是小娘子日子紅火了嘛。”

    還有一個月,一個月後她就要離開這座牢籠一樣不自在的崔府了。

    一想到王氏,她就不由的心情低沉了幾分。都到瞭如今了,這個王氏卻還在想著算計母親的嫁妝。

    崔鶯鶯不在乎崔家給不給她準備嫁妝,她相信張三郎也不會在意。但母親的嫁妝,那是屬於女兒的,母親就她一個女兒,她絕不會讓王氏奪了母親的嫁妝,更不會讓王氏把這嫁妝拿去做她女兒的嫁妝。

    這個事情,沒有商量。...<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25 PM

第117章初見

    張超覺得冬晴說的也有道理,本來跟趙四娘只是普通的會面,可現在畢竟是唐朝嘛。萬一到時傳出點風言風語,再傳到崔十三娘那裡,可就容易起誤會了。

    想了想,張超覺得自己應當跟崔十三娘見個面。

    先婚後愛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既然婚期都定了,張超還是想要在婚前多了解了解她。畢竟那天見面不過一會,話都沒有說上兩句。

    想到就做,張超直接寫了封信,倒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提出想要約她見面。

    寫好後,張超讓人把信交給崔府的柱子。柱子每天會到張家西市的舖裡買些熟食,張超知道她是崔十三娘貼身丫環的哥哥,因此託他送信。柱子已經跟張家餅店的人很熟了,對於張超的要求自然是沒有拒絕的道理。

    信秘密的交給了紅線,紅線交給了崔鶯鶯。

    拿著這封信,崔鶯鶯也是猶豫了許久。以崔氏的家規,這樣的私下會面行為當然是不許的,但崔鶯鶯很想見見張三郎,尤其是如今婚期將近,崔家上下沒一個替她準備嫁妝,卻還全天的想謀奪她母親的嫁妝,這讓她心裡越發的對崔家不滿。

    她有滿腔的話語,想要找個人傾訴。

    “十月初九,長安東南延興門內新昌坊青龍寺上香。”懷著激動的心情,崔鶯鶯寫下這行字,信寫下之後,又有些緊張的看了好幾遍。

    “紅線,你看我今天這字是不是寫的不好看?”

    “小娘子,寫的很好啊。你這字可是臨的王右軍的貼,這字寫的跟那貼子上一樣的。”

    “真的嗎?”

    紅線連連點頭,做為崔鶯鶯的貼身丫環,她也是跟著一起讀書識字的。

    “那你覺得這信箋如何?”

    “會不會太素了一點,要不換上金花箋吧,再灑點薔薇香露,弄點金粉。”紅線出主意道。

    “啊,那樣會不會太過了點。”

    “那就這樣,不換了。”

    主僕兩個為了一個信箋討論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素雅點好,將寫折好,並沒有啟名也沒有落款,這也是防止萬一信落到別人手裡,終是不好。反正讓栓子去送信,信到了張三郎手裡他也知道是誰送的。

    “拜託你們兄妹了。”

    “小娘子放心吧,我哥辦事很牢靠的。”紅線笑道,“小娘子,等你出嫁,一定要記得把我們兄妹一起帶去張家啊。”

    紅線一家都是當年十三娘母親鄭氏帶來的陪嫁,因此他們也可以說是崔鶯鶯的人而不是崔家的人。

    “放心吧,我肯定帶上你們的。”

    “那我就安心了。”紅線將信揣進懷里送信去了。

    張超很快拿到了回信,接到信後,他心裡也非常的緊張,甚至帶著興奮。這種感覺,好像是當年自己讀中學時第一次給女同學寫情書時的感覺一樣。

    興奮,緊張。

    折成方勝的信箋,還帶著絲香味。

    慢慢打開,裡面只有一句話。

    “管家。”

    “少東家,你喚我?”

    張超點頭,迫不急待的問,“管家,你知道青龍寺吧?”

    “知道,延興門內新昌坊中,是密宗祖庭。青龍寺最出名的是每年春的櫻花盛開之時,那時會有無數人前往賞花上香,熱鬧非凡。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寺內還會舉辦俗講,相當熱鬧的。”

    唐朝的櫻花,嗯,長安城的櫻花和洛陽城的牡丹,一樣的有名。

    不過這櫻花是櫻桃之花。

    十月初九,就是後天啊。

    “秋月,快來給我磨墨,公子我要寫信了。”張超興奮的喊道。

    文房四寶雖貴,不過如今張超家也算是大戶了,家里當然也是備齊了的。張超甚至都已經讓木匠打了一個大書櫃,雖然現在上面還沒書。

    秋月磨墨很熟練。

    唐初的毛筆普遍較短粗,筆鋒非常硬,這種筆是為了適應這個時期的書寫方式。唐人寫字,很多時候並不是鋪在桌子上寫,而是把捲軸拿在手裡,左手握卷,右手提筆,是懸空寫的。

    一邊寫,握卷的手還一邊轉動,非常考驗筆力。

    張超毛筆字寫的非常一般,平時他都是用鵝毛筆,但第一次給未婚妻回信,張超打算還是用毛筆吧。

    花了重金買回來的信箋鋪平,張超懸腕提筆,想了半天。

    最後落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不見不散!”

    本來張超想把歐陽修整首詞抄下來,但想了下,又覺不妥,這首詞後半段可是寫的很悲切的。

    最後張超便只抄了一句,這算是約會的名句了。加了句不見不散,算是自己原創了。

    信送出後,張超有些患得患失,萬一真的見了面,細談之下發現這姑娘性格和自己不和呢,萬一她是個唐朝名門跋扈女,這怎麼辦?

    婚期都定在了臘月初九,就算到時老爹出征在外,延期,也拖不了多久的。

    張超祈盼著對方是個好姑娘,不求有多麼賢惠,但願能有趙四娘這樣就好。不知為什麼,張超突然想到了趙四娘。

    趙四娘挺不錯的,知性卻又精明,不妖不艷。

    搖搖頭,把這些想法趕走,自己可不能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

    第二天,張超特別跑到青龍寺去踩點,給寺廟捐了不少香油錢,又上了不少香燭,青龍寺的知客僧非常高興,還引張超見了主持。

    張超說到自己曾經也是和尚,還說自己師傅是三藏法師。

    主持自然沒聽過三藏法師的,但聽說張超是翼國公秦叔寶義子後,還是非常熱情的。長安城裡寺觀眾多,青龍寺只能算是一般的寺廟。

    尤其是如今李氏當國,尊崇老子為祖,尊崇的是道教。

    張超提出想要一間客房,在這裡修行幾天。

    主持直爽的答應了。

    張超給的香油錢,住長安最好的客棧都夠了。

    張超直接就住在了青龍寺。

    每天寺裡轉轉,見佛燒香,也和僧人們聊聊天,有時遇到一些不錯的香客也會聊聊。

    轉眼就到了第三天。

    十月初九。

    張超望穿秋水,終於等到了崔十三娘。

    崔十三娘出門前,已經向崔善福稟報過,崔家家規嚴格,沒有出仕的子弟和未嫁的女子,是不得隨意出門的,出門必須得請示批准。

    崔十三娘最近和王氏鬧的很僵,崔善福也有些不喜歡十三娘,覺得這姑娘不懂事。馬上都要嫁到張家去了,那張家也是個有錢的,你還老惦記著家裡的嫁妝做什麼。

    不知道家裡也挺辛苦的,好多老家底都沒了。家裡兒子多,女兒也多,都到了差不多婚嫁的年齡了,兒子得出娉禮,女兒得出嫁妝。

    給兒子娶親,準備大筆娉禮,雖然媳婦娶過門也帶來很多嫁妝,可是習俗慣例,媳婦的嫁妝是屬於她自己的私人財產,連丈夫都無權動用的,這筆嫁妝是等將來給她兒子娶親和給女兒出嫁做陪嫁用的。

    說白了,給兒子娶親,特別是門第婚,得花費至少百萬,但媳婦的陪嫁不管有多少,他卻都用不了。而嫁女兒,又得準備起碼數十萬的陪嫁,女婿家給的娉禮,最後差不多都是給女兒添置嫁妝的。

    總之,就算是崔氏這樣的大戶高門,娶媳婦嫁女兒,也是得花費很大的。

    崔善福本身不是崔氏大宗,他遷到京城後等於就從鄭州房第五支分出來了,家業都靠自己置辦。經歷戰亂,家底子其實很薄,要不然也不會賣婚了。

    鄭氏和王氏先後上門,都帶了不少的嫁妝過來,都是幫著補貼家用的。現在女兒要出嫁,要把鄭氏的嫁妝全帶走,崔善福捨不得,王氏更不願意。

    鬧到現在,王氏已經跟他說了,鄭氏的嫁妝一定得留下,而且不會給十三娘準備嫁妝。

    用王氏的話說,張家不過寒門小戶,不給嫁妝他們也不能怎麼樣。

    不過這幾天崔善福卻有些猶豫了。

    張三郎一張曲轅犁就給張鐵槍掙了個男爵,還給自己得了個勳官。想他崔善福,名門世族子弟,倒現在都還沒有一個爵位呢。

    他覺得以前還真小看了張家。

    女兒要去上香,崔善福想想便還是答應了,也許以後跟女婿那邊還得多來往呢。

    崔家的馬車一到山門,張超就收到了通知,栓子已經在這裡蹲了三天了。

    柱子和栓子成功接頭,兩人現在是張超和崔十三的聯絡人,熟悉的很。

    崔鶯鶯先去大殿拜佛燒香。

    然後栓子告訴紅線,說張超在竹月軒等她。

    竹月軒是青龍寺一角,那裡比較幽靜,經過櫻花長廊就到了這裡,因為張超跟僧人打點過,因此這裡暫時就不會有人來打擾。

    崔十三娘把僕婦們留在前邊休息,然後只帶著紅線來到竹月軒。

    冬日里一片青翠的竹林下,張超已經把那座小亭子做了些工作,有布幔圍住擋風,還燒了炭爐子,桌上還準備好了茶和一些點心。

    崔十三娘緩步過來,張超起身迎接。

    她似乎有些緊張,沒有上次在崔府時那麼的灑脫。

    “還以為你不來了,我都望穿秋水了。”張超為她拉開椅子,微笑著說道。...<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29 PM

第118章嫁妝

    “你說了不見不散,我肯定會來的。”崔十三娘坐下,還是有些拘謹。

    “今天陰天,挺冷的。我給你準備了蜂蜜薑茶,正熱著,你趁熱喝,暖暖身子。”剛煮好的蜂蜜薑茶裡不但有薑和蜂蜜,還加入了紅糖,最能暖胃驅寒。

    崔十三娘端起薑茶喝了起來。

    然後兩人一時都沒有話說。

    這讓張超想到了以前他受父母強迫去參加過的相親活動,好幾次也是這般。當時張超因為根本抵觸相親,因此也就各喝各的茶,然後玩會手機,便告辭了。

    但現在,他得擔負起找話題的責任。

    “我已經在這裡等你三天了。”

    “我不是說過今天來嗎。”

    “嗯,我知道,但我就是忍不住想早點見你。”

    崔鶯鶯臉色羞紅,這麼直白的話她還從沒聽過,心裡又有點高興。

    “你寫給我的信,裡面的那句詩是自己寫的嗎,我以前從未看到過。”

    張超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那是首詞,但不是我寫的,是以前我在師傅身邊時聽一位客人所寫。”

    “我想聽聽。”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好情真意切的一首詞,是那位客人懷念其妻子之作嗎?”

    “嗯。”張超點點頭。

    崔十三娘自小習詩書,是個能詩會詞的才女,一首好詞,立即讓她減少了之前的拘束,她很暢快的和張超談論起詩詞來。

    張超倒是能跟著一起談,畢竟他學過那麼多的詩詞,還學過文學賞析等等,自己寫不出什麼好詩詞,但欣賞還是懂的。兩人倒是不知不覺,很談的來。

    崔十三覺得張超懂詩,這讓她非常驚訝,原以為張超只懂念經,會做生意,卻不料他還懂得欣賞詩詞歌賦。

    有這個良好的開場後,之後的聊天已經氣氛很好了。

    “我好羨慕你和你父親的關係,雖非親生,可關係卻這麼的好。不像我,想想只是徒增傷悲。”也許是打開了心扉,崔十三娘忍不住說起自己的情況。

    “你是豪族千金,名門嫡女,為何卻這般說。”

    “那隻是外面光鮮,我打小母親就去世了,父親續弦,娶了太原王氏女。她從沒有把我當成女兒,不但拿我賣婚,還要奪我母親的嫁妝,還不肯給我置辦嫁妝。”

    “其實我還要感謝王夫人。”

    “什麼?”

    “若不是王夫人賣婚,我也不可能與你定婚啊,我這不是要感謝她嗎?其實就算不給陪嫁也沒關係,我不在乎這些。”

    “不,那是我母親的嫁妝,我絕不會留給王氏的。這些年,她欺負我,我忍了。我母親嫁妝的莊子和鋪子每年的收益出息,都被他們拿走了,我也算了。可如今我要出嫁,母親的嫁妝我絕對不會留給他們,那是母親留給我唯一的東西,我一定要帶走。”

    “也許可以考慮一二。”

    “這事我不會退讓的。”

    “也就一家酒樓五百畝地的莊子,不必如此爭奪吧?”

    “什麼,這是我父親告訴 的?”

    “是啊,上次令尊就跟我說過,說等你過門時,會陪嫁福滿樓和五百畝地的莊子,說那是你母親的嫁妝。”

    十三娘哼了一聲。

    “那隻是我娘嫁妝的一小部份。我娘當初嫁到崔家時,帶來的嫁妝是一家酒樓一家綢緞鋪子還有一家糧店,另外一個田莊五百畝地。但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和出息,早已經不止這點產業了,光是田莊就有五個,有一千八百多畝,此外酒樓也已經開了三家,長安一家、洛陽一家、還有鄭州一家,綢緞鋪也開了三家分鋪,另外還有一個商隊,一家金銀鋪。光是每年拿出來放貸的本錢就有三千貫,我娘的嫁妝早就不止萬貫了。”

    “除掉這些年家裡挪用的,我娘的嫁妝還有三家酒樓四家綢緞鋪,一家米店一個金銀店五個莊子和一個商隊。”

    張超突然發現,原來崔十三娘不僅出身好,名門千金,而且人家還有一個基金。價值萬貫不止啊。

    崔十三娘母親留下的這個嫁妝,比張超努力了這麼久掙到的家業還要大的多。

    人家不僅在長安有產業,在洛陽和鄭州也有店鋪莊園。

    經營有酒樓、糧鋪、金銀鋪、綢緞莊還有商隊,還搞放貸。

    怪不得崔家不願意把這筆嫁妝給崔十三娘了,當年鄭氏的這筆嫁妝這些年早已經翻了好些倍了,估計能佔崔家一半多的家產。

    崔十三娘喝了兩口薑茶。

    “若是崔家這些年待我好,我也不會這樣跟他們爭,可王氏卻想著奪我娘嫁妝,然後給他兒子女兒做娉禮和嫁妝,我絕不答應。”

    她說這話的時候,如同一隻小母豹子。

    張超想不到,剛才還在談論著詩詞的文藝女青年,立馬就變成了一個凶悍的姑娘。雖有些意外,但張超倒有些喜歡,真性情的女孩子,不做作。

    “其實我們以後並不會缺錢。”張超笑道,“我賺錢還是有些本事的,你不用擔心嫁到張家後吃糠咽菜,實話跟你說,現在家裡已經有一千多畝地和二百畝林子,還有好幾個作坊,十來家店鋪,存款也還有幾千貫錢。”

    崔十三笑了笑,卻是笑不露止,很優雅。

    “那不一樣,張家的錢是張家的,我娘的嫁妝是我娘的。崔家不給我嫁妝,我無所謂,但我娘的嫁妝誰也別想吞。”

    說話的語氣裡,有股子誓死捍衛的味道。

    “可如果你父母不給呢?”

    “那我就去找我舅父,讓他們把我父親告上公堂,有朝廷律法,我母親的嫁妝就是屬於我的,就算我死了,那這嫁妝也是要歸還我母親娘家,給我舅父,怎麼也輪不到我父親,更輪不到那個黑心的王氏來用。”

    好烈啊。

    張超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我覺得併沒有到那個份上,也許我們可以再找個其它的辦法解決,更和氣的解決,你說是嗎,撕破臉了,以後也不好看。”

    “那有什麼,他們眼裡根本不把我當成崔家嫡女。”崔十三今日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一時有些止不住的說了許多。

    她也不知道為何,面對著張超,就是覺得他值得傾訴。

    “這些話我以前沒說過,對舅舅們也沒說過。”她道。

    “這些年辛苦你了,以後我會照顧你的,會給你摭風擋雨,絕不再讓你受一點點委屈。”

    “我真的能相信你,指望你,依靠你嗎?”

    “當然。”

    崔鶯鶯笑了,笑的很開心,一種久違多年的笑。

    “上天眷顧,讓我與你相遇,我會照顧你一生一世的。”張超說著,自然的伸出手將崔十三娘的手捉到了手中。

    那玉手有些冰涼。

    被捉住後如受驚的小鹿一樣跳動。

    張超微微用力,再捉住。

    崔鶯鶯臉迅速紅了,心砰砰的劇烈跳著,她想要抽出手,罵他一聲登徒子。可卻渾身使不上力,他的手就跟他的話一樣,猶如一張網,把她網的嚴嚴實實的,讓她根本無處可逃。

    “你以前真的是和尚嗎?”

    “嗯,打小跟著師傅在山里修行,不過沒有正式剃度,算是小沙彌吧。”

    “那你父母呢?”

    父母?張超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在原來的時空裡,自己是就這樣消失了嗎?他們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肯定很傷心吧。

    張超覺得很愧疚他們,但卻沒有辦法,相隔已千年。

    “我記事起就是跟著師傅,師傅說我是他撿來的。”

    “啊,原來這樣,那你連自己的父母是誰都不知道嗎?”

    “是啊,但我有幸遇到我師傅,後來又遇到了老爹。”

    崔十三娘臉上泛起了憐愛心疼的神色,女人身上都有母性,當她們同情可憐的時候,往往會散發母性的光輝,這個時候的女人也是最美麗的。

    “那你會想自己的父母嗎?”

    “想,我經常會想,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可還安好。”

    崔十三娘點了點頭。

    張超端起蜂密薑茶,喝了幾口,說到父母,確實讓他很傷感難過。

    “以後我會照顧你的。”崔十三娘主動的握住了張超的手。

    這次約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讓張看更深的了解了崔十三娘,這個姑娘是個真性情的姑娘,是個好姑娘,並不是讓張超擔憂的那種跋扈女。

    現在他完全放心了,十三娘就是他想要找的女子。在大唐,能遇到這樣一個姑娘,真的跟他穿越一樣的稀奇,這也許就是注定的緣份。

    “十三娘,你母親嫁妝的事情,你先不要出面,讓我來出面。”

    “你?”

    “我會去找你舅父,與他們談一談此事,到時再請他們出面與你父親談。相信我,你父親最後肯定會把你母親的嫁妝給你的。”

    張超現在想想也對,這筆財產可是屬於崔十三娘的,受律法保護的。崔善福夫妻想要侵吞,那豈不就是侵吞自己的財產?準確點說是屬於自己妻子,以及自己將來兒子女兒的財產。

    上萬貫的財產呢,絕不能便宜了崔善福這對黑心夫妻,必須奪回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au8au 發表於 2020-2-8 04:33 PM

第119章太子妃

    那天從青龍寺回來後,張超便一直在想著要如何從崔家把屬於十三娘的鄭氏嫁妝給拿回來。

    其實這件事情說容易也容易,按照律法,女子的嫁妝是受到律法保護的。女子嫁入夫家,她們的嫁妝並不會成為家庭的公產,而依然是屬於她們的私產。不但公婆不能拿去,就是丈夫也不能拿去。

    如果女子被休,或者和離,那麼這筆嫁妝是能帶走的。如果女子去世,那麼這筆嫁妝就屬於她的兒女,要是沒有兒女,則嫁妝多半要歸娘家,丈夫頂多能得到一半,這還得看協商,也是經常容易發生糾紛爭產的所在。

    在有明確法律條文的情況下,張超直接公了,請十三娘的舅舅出面打官司,這事基本上不會有懸念。

    不過事情真要鬧到這一步,可就有些不好看了。

    說來,唐朝女子的權利還是很高的,受到官府的保護,不像是明清之時,女子完全就是男子的附庸了,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三從四德的。

    這時的女子,還有自己的財產權,放後世不敢想像。

    張超真的直接跟崔家對簿公堂,那以後就撕破臉皮了,對崔十三娘來說,也於名聲有損。

    最好的辦法,還是私了,想辦法說服崔善福,主動交出這筆嫁妝,這樣大家都好。

    張超靠在榻上,出神的望著窯洞壁。

    想了半天后,才算有了些眉目。

    張超起身打開箱子,拿了一套衣服然後取了香皂往浴室去。

    浴室的浴池等還沒建好,但沐浴還有燒水灶都好了,還有個桑拿板房。木板小屋裡,開有小窗,裡面有爐子,上面烤著石頭。

    等石頭烤熱了,把石頭夾出來澆點水上去,便能產生熱蒸氣。持續的加熱,能讓屋裡溫度極高,可以把人蒸的相當舒暢。

    在大冬天裡蒸桑拿,那是相當享受的,能讓人全身的毛孔都放鬆。

    不過一般的百姓也是享受不起這種奢侈的生活方式的,燒炭、蓋木屋,用水等可都是不便宜的。

    坐在小木屋裡蒸了小半個鐘頭,張超全身蒸的汗濕全身,然後出去沖了個溫水淋浴,回去繼續蒸。

    三蒸三淋後,張超感覺渾身徹底的輕鬆、舒暢了,才滿意的換上衣服離開。

    到了外面,張超對著銅鏡用心的修剪了下自己越長越長的鬍鬚。這個時候的男人,在成丁之後都會開始留鬍鬚,但也還是會經常修剪。

    不過卻很少有人刮的干乾淨淨的。

    張超喜歡光滑乾淨的臉,但也只能入鄉隨俗,開始留鬍鬚。他沒有去留那些什麼五綹長須,也沒留老鼠須。

    他把下頜的鬍子剪的很短,上唇也只留了兩瞥八字短鬚。兩撇鬍鬚修剪的很短,完全沒有摭到嘴巴。他很難接受那些鬍子長的茂密無比,連嘴巴都摭的看不見的須型。

    “這天真冷啊,感覺人掉進了冰窖一樣。”

    “都十月了,肯定冷了,冷點好,冷點才能凍死那些蟲子,明年才能保障收成啊。”

    張家正在興建的浴室是一座大木屋,外面已經建好了,現在就是在建裡面的浴池、下水道等。

    “等咱們這個浴室建好了,以後就能經常來泡泡熱水澡了。”

    “一月能泡一兩次就不錯了,還經常來泡,你真當燒熱水不要錢啊,又要從井裡車水,又得車水上水塔,還得大鍋燒呢。花的時間不算,這柴可沒少燒。”一名村民笑道。

    張家現在每月燒的柴不少,蒸房那麼多口灶天天燒,還有新修的學徒宿舍裡的炕也得天天燒。

    這些柴火都是張家收購的,附近的村民把自己砍來曬乾的柴挑來張家賣,雖說便宜,但用量不小,依然也是筆不小的成本。

    “放心吧,等浴室建好了,每天供應兩個時辰熱水,大家隨意洗。”張超收拾好自己鬍鬚,笑著對大家說道。張家這點錢還是花的起的,反正整個張家溝差不多有半數人是自家員工,這也算是一項員工福利了。

    崔十三娘的親舅父鄭善果,現任太子左庶子,爵封滎陽郡公。

    他是太子的大管家。

    十足的******,太子妃鄭觀音還是他的堂侄女。

    滎陽鄭氏在朝中為官者不少,如鄭善果的堂兄鄭鄭元璹就是現任的太常卿,這是朝廷掌管禮樂的最高官員,十分清貴。

    鄭氏家族是站在太子建成一邊的,很鐵的******,也正因此,最近鄭善果剛升了官。

    以太子左庶子檢校大理卿兼民部尚書,這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兼財政部長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本來張超是不怎麼願意跟鄭家人來往的,因為他們是******,而張超深知最後太子失敗了,皮都沒了,毛當然也就依附不了。

    但現在十三娘的事情,卻只有借鄭家面出手。

    天大地大,娘舅最大。

    鄭家替外甥女十三娘出手,天經地義,崔家都不敢說什麼。

    另一方面,鄭善果的母親,其實也是崔家人,她是崔善福的姑母。

    有這樣的關係,讓鄭善果出面,還是比較方便的。

    “三郎是稀客啊!”

    鄭家客廳裡,剛從衙門回來的鄭善果聽說張超來拜訪,換了身衣服後過來。

    “無事不登三寶殿,希望鄭公能幫個忙。”

    “有什麼幫不幫的,有什麼事情就直說。”

    張超點了點頭,“其實是十三娘的事情,那天我去青龍寺上香,正好遇到了十三娘也去上香,然後我們聊了幾句。”

    鄭善果只是笑瞇瞇的看著他,並不戳破這麼明顯的謊話。

    “十三娘說到崔郎和王娘子欲奪其亡母鄭娘子留下的嫁妝。”

    “這事我知道一二。”鄭善果點頭。

    “我希望鄭公能出面與崔公談一談,這鄭娘子的嫁妝本就屬於十三娘的。”

    “王氏這人,有些貪。”

    鄭善果妹妹的那筆嫁妝確是很豐富的本來就不少,經過這十幾年的經營出息,如今越發的豐厚了,崔家早就把這份嫁妝當成了是他們的財產,豈甘心讓出來,那可是佔了崔家一半家產的。

    “可那畢竟不是他們的,真打起官司來,相信崔家也打不贏吧。”

    鄭善果笑笑,“可王氏她們明顯認定我不會去打這官司。”

    官司打起來,對誰的影響都不好,尤其是這種爭產的官司,況且這不僅涉及到崔鄭兩家,還有一個太原王氏呢。

    鄭善果很喜歡吃張超帶來的烤鴨,薄麵餅配上從熱乎的烤鴨上片下來的肉,再配上點大蔥、生菜等,再沾上張超帶來的醬,非常的美味。

    一開始他只是試了試,但吃過一個後,便停不下來了。

    一口氣吃了好幾個,張超坐在一邊幫他夾菜捲餅。

    “你家鋪子裡上次送來的烤鴨我吃過,挺好吃,可沒想到,還有這種吃法,薄餅卷烤鴨再加上青菜,蘸上這個醬,真是又一種完全不同的美味。”

    張超笑著,“這烤鴨片去肉後,剩下的骨架子,還可以拿去吊湯喝,也非常美味。”

    “你是怎麼想的?”鄭善果問。對面這個年輕人,馬上就要成為自己的外甥女婿,那外甥女是自己早死妹妹唯一的女兒,因此他對張超還是很客氣的。

    “其實我自己並不在意鄭娘子留下的這萬貫嫁妝,也許鄭公也知道,我也只用了短短時間,也有了千畝田,萬貫財,錢財不過是糞土,能賺也能捨。但這對十三娘來說意義不一樣,這不僅僅一筆錢財,而還是她母親留給她的東西。這些年王氏待十三娘並不好,現在還要奪走她母親留給她的嫁妝,十三娘不願意。她不願意,我自然得幫他。”

    鄭善果嘆了口氣,“隋亂以來,我們也是各自奔波流離,這兩年才算安定下來。我確實虧待了十三娘,沒能夠替她娘照顧好她。你放心,既然十三娘要爭,那我就替她出面爭。”

    張超忙道,“其實這事情也不需要撕破臉皮,若是鄭公去爭,只怕王氏不肯輕易罷手。不如找個第三方出面,更有緩衝餘地。”

    “找誰?”

    “可以請太子妃出面,她也是十三娘的娘家表姐,且地位尊崇。既能代表十三娘的母舅一方,還能 表太子。若她親自出面,去崔家走一趟,或者直接把王氏召進東宮談一談,相信崔家還不至於連這個面子也不給吧?”

    張超也是想了許久,才找到這麼一個方法。

    崔善果雖是親舅舅,可正因他是親舅舅,可能王氏不會輕易甘休,但太子妃就不同了,他是堂舅家表姐,又是太子妃,身份高地位尊崇。

    讓她出面,好過鄭善果。

    本來張超有想過請長孫無忌出面讓李世民出面找崔善福談談的,但想想,這畢竟是家務事,自己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到能指揮的動長孫無忌和李世民。

    最後想想,還是請鄭善果出面,搬出太子妃鄭觀音這座大佛來鎮一鎮崔家。

    若是到時太子妃都出馬了,還是不能讓崔家就犯,那大不了再撕破臉對簿公堂好了,只要十三娘要爭,他就陪她爭到底。

    他們也不是崔家能隨意欺壓的,他可也是有背景的人。...<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