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動物百科]:貢德氏赤蛙
頁: [1]

咪Q將 發表於 2014-10-19 10:50 PM

[動物百科]:貢德氏赤蛙

本帖最後由 mazda1999 於 2014-11-26 09:36 PM 編輯

[動物百科] :貢德氏赤蛙
內文: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修長,♂6-7.5cm,♀6-8cm。
頭部:平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上下唇皆白色,頷腺明顯白色兩個。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
背部:棕色或淺褐色。
體側: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背側褶,沿背側褶有黑縱紋,有不規則的黑斑。
皮膚:光滑,僅後端有些小顆粒。
腹部:白色光滑。
前肢:指端鈍圓,內掌突發達。
後肢:細長,全蹼,趾端鈍圓。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不明顯。背面有黑色橫帶,股部內側有黑色花斑。
第二性徵:雌雄體型差異不大,雄蛙第一指的婚墊不明顯,但前肢基部有腎型黑色臂腺。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咽喉部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小型個體和腹斑蛙很像,但腹斑蛙身體較肥胖,鼓膜周圍黑色。
分布:廣泛分布於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水池及草澤環境,也是都市常見的蛙類。
生殖期: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
行為:生性隱密,平時很少看到,繁殖期時才成群一起遷移到水域活動,但也是各自分散躲在水草間,僅露出頭來鳴叫,叫聲是如同狗叫般的「茍、茍、茍」,低濁而且大聲,日夜都能聽到。個性極為害羞,很容易受到驚擾,一旦有人靠近,就會發出「吱-」驚擾叫聲,然後噗通一聲跳到水裡。
卵:卵粒小,成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者黏在水草間。
蝌蚪:全長約5cm,體灰綠色有細麻點,尾棕色有或深或淺的雲斑。眼睛在兩側。
「台灣的兩棲類動物」內關於貢德氏赤蛙資料:
外型:
      貢德氏蛙為大型蛙類,身體粗壯,長度80~100mm。背側褶連續而粗大,位眼後至大腿上方。身體背面為黃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佈淡黑色之斑紋。身體側面由眼鼻線沿背側褶至鼠蹊部有一條黑褐色的縱帶。雄蛙具有兩個鳴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狀突起,此可與雌蛙區別。後肢大腿前方和後方皆有黑褐色的大形斑紋,大腿和脛部表面皮膚有圓形或短棒狀突起所連結而成的隆起稜,與縱軸平行。吻尖鈍。外鼻孔較接近吻端。前肢粗短,指端尖,不膨大不具蹼膜。後肢強大趾長,趾端尖,不膨大蹼膜發達。
生態習性:
     墾地和闊葉林為主要的棲習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隱伏在草叢洞穴中或石縫中,偶而亦可見其停棲在近水邊有陰影的石頭上。夜間外出覓食。繁殖季節時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鳴叫求偶,鳴聲低沈而大,在白天亦往往可以聽到其特殊的鳴叫聲。叫聲類似小狗叫聲“汪,汪”,性喜成群出現。繁殖季節春、夏季,卵產在不流動的水域中。蝌蚪身體略扁,眼在兩側,尾細長而弱,體灰綠色有細麻點,尾部棕色,有深淺相間的雲斑。
分布:
      我國中南部各省、台灣、海南島和香港。在台灣常見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農田、池塘,全省都有分布,北部數量較多,中南部較少。數量普遍,由於體型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實驗之普遍蛙類,但由於捕捉,數量已大量減少。
轉載(參考)自:Frog Home(青X小站)
文章字數: 共801字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