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保生大帝的由來
頁: [1]

debbie19872001 發表於 2019-4-14 07:45 PM

保生大帝的由來

本帖最後由 stu950304 於 2020-11-16 06:51 PM 編輯

保生大帝,乃民間所通稱之「大道公」也,是位道德崇高、醫術高超之上神,世人將其人格轉化為神格,除受萬民愛戴敬奉之外,凡中醫執業與販售藥材商家者祀奉更為虔誠。

保生大帝,另號吳真人、吳真君、大道公、真人仙師、花轎公、英惠侯、吳公真仙等,所稱雖為不一,但均為歷代帝王所敕封之尊號,順而被奉祀為神仙。

保生大帝,原是周代泰伯皇帝后裔,於列國時,分土金陵,建國吳縣,傳到三十一世之時,遂以吳為姓。而後吳姓子孫繁衍,另分支,遷居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此即為日後保生大帝生長之故鄉。



保生大帝姓吳,名本(音為ㄊㄠ),字華基,別號雪東,宋朝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生,父名吳通,母為黃氏,先祖世代均屬勤修功德,樂善好施之人。乃父平素也以勤儉治家,廣修善事,以勸人學好聞名。其母性情幽雅貞淑,圓修前世功果,積德早已上達蒼穹。



民間相傳帝之出世非常靈異。一夜,其母正酣睡之時,於夢中吞食一只白龜入腹,醒時覺想起吞白龜是為吉祥之兆,心中暗喜,隨後即懷有聖胎,此實為保生大帝投胎轉世。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黃氏將分娩時,忽見太白金星和南陵使者,偕同北斗星君來到,護送一名仙童至房門口,言道:「此乃上界紫微星,前來投胎降世。」言畢,眾神退駕之時,帝隨即降生。爾時,異香滿室、毫光燦爛,又見五老及三台魁星現身前來祝賀。宅外只見上空五彩祥雲朵朵覆室,紫氣滿庭,民眾嘖嘖稱奇。時值農歷三月十五日辰時。



帝自幼年時期天資聰穎,譽為神童。孰不知帝本乃紫微星來轉世,生來即具道性,爾當品行性格較常人不同,少時博覽群書,任何經書,過目不忘,倒背如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禮樂行政之冊籍亦無所不通﹔另以對岐黃醫術之潛心研究,具獨特專長。於製藥方面,特精制成方,已至玄奇奧妙之境,此乃大帝之志願為救世濟人之故。。



保生大帝年十七時,便赴鄉試,中舉即出仕,由朝廷授派任職御史官銜。為官時,除為國效勞幾多歲月外,亦遊覽天下名山勝水,因而識得眾多能人異士,學成道家修煉秘訣,由是歸隱於大雁東山之深幽處,以勤予學習太上玄機為要務,為救世濟民,專心地煉就丹藥之術。而後回歸鄉里,潛心鑽研醫術,懸壺濟世,為人仁慈,專行善事。



《台灣縣志》載述:「保生大帝年長后,受室業醫,以活人為心,按病投藥,遠近皆以為神。」為此,民間流傳許多事蹟。如:「帝十七歲時,海邊賞月,突有一異人,從天空飄然降下,將祂領至瑤池,謁見西王母。西王母則授以神方濟世和驅魔逐邪之術,並獲贈一部珍貴醫書,回家之後便覺悟修真。」又有一說:「帝成年後,學道雲遊各大名峻江川,學習三五飛走之術,用以醫治疾病,多有速療奇效。」



相關大帝生平,有許多傳說。如,帝四十五歲時,漳州發生飢荒,祂預告鄉民言:「十日之內,必有米到。」果然不出十天,漳州各澳,有大船載米入澳以安民心。復次,漳州一帶傳染瘟疫,全縣民眾,死亡相繼,帝聞之便速往漳州,為民施以醫藥,以符法驅除瘟神厲瘴。



依上述所言,保生大帝非但以醫道濟世,且有許多陰騭。玉皇上帝即下旨,召祂升天。大帝於宋仁宗景祜三年五月初二午時,由於修練得道,身著素衣,駕鶴升天奉召列入仙班去了。是年,大帝時值五十八歲。



醫虎喉、點龍眼

敘述大帝升天後顯赫聖蹟非常多。又如,一回,民間久雨不停,積成水勢甚大,洪水橫流,氾濫成災,眼見將民宅淹沒。此時,百姓忽見大帝,正騎鶴背上,以手指著潮水,潮水隨即便退去,而使村庄毫無損失。是以民眾便口耳相傳,並且紛建廟宇,以香火祭祀,藉以禱祝平安。



帝於行醫救眾之餘,亦著作醫書傳世,而共有內外科十三冊之多,此外,其醫德不但遍及漳、泉兩地百姓,也及於生靈萬物,以致有「點龍眼、醫虎喉」之傳奇事蹟供人稱頌。



時傳,帝於某日往山中採藥,有一白額金睛虎,因食一婦人,以致婦人所戴頭飾髮針哽咽其喉,正為生死掙扎之際,忽見帝至便相求醫治,帝見之於心不忍,先予以斥責見有悔意,即以符水灌入虎口,使其骨頭化水,並入虎口拔除髮針,救一生靈。



因此,供奉保生大帝之廟宇內大殿神桌下,均可見有一尊虎神像,其正是守護大帝之「黑虎將軍」,非一般廟宇所供奉之虎爺。其不同處正是傳說中所言,保生大帝「醫虎喉」後,老虎當下即終生跟隨大帝,並經大帝度化成神,乃隨侍左側,為大帝守護,聽大帝差遣。



另次,一患眼疾之蟠龍,幻化為人身求治,大帝識破其為非人,則以符水點於龍睛,治癒其眼疾。帝為「點龍眼、醫虎喉」之神蹟,即由此傳說而來。



泥馬渡康王

保生大帝雖仙登上界,其心卻依然十分看眷故里,因此常巡視且庇佑凡間。時而示現人間,拯救世人。亦常出現襄助歷代帝王抵禦賊寇,或指揮神兵助戰,而得大勝。



例宋高宗仍為太子時,入金做為人質,一回,乘隙逃脫,行至崔子廟前,苦於無有馬匹可騎,掛心畏懼將難脫離,剎時,突聞馬嘶啼聲,回頭一望,果真有一馬匹停於廟前不遠之處,急忙便騎此馬直往南方奔逃離去,同時,金兵亦策馬隨後追趕。當高宗逃至江岸時,竟遙見天將神兵正相助阻抵金人,即便乘機過江,安然無恙抵至故國。時當渡過江河後,赫然見到所騎竟為泥馬,而暗中庇佑高宗即是保生大帝。此正所謂「泥馬渡康王」之由來。



而後,紹興二十一年,宋高宗即位遂下詔令地方官,於保生大帝之鄉里立廟奉祀,並於每年春秋依時祭祀。至孝宗登位,乾道七年御賜匾額,題名「慈濟靈宮」,並賜謚「大道真人」。時至今日尊稱保生大帝為「大道公」,即是基予此典故。



孝宗以後,宋朝歷代皇帝,多有封誥。慶元初年,寧宗敕封「忠顯侯」。嘉定年間敕封「莫惠侯」。寶慶三年,理宗封「康佑侯」,四年敕封「沖慶真人」,五年敕封「妙道真君」。



至明朝開國前,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于鄱陽湖之時,爾時刮起滔天巨浪,眼見太祖與所屬兵士即將被風浪吞沒,大帝即現身於雲層之上,施以法術,令神龍坐騎化風雨於無形,果真隨即風平浪靜,太祖此可專心指揮大軍決戰,而得大勝。而明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即位之後,為感念保生大帝救命之恩,便於洪武五年,下令勒封為「昊天御史醫靈真君」。



保生大帝醫術不止能起死回生而已。明成祖永樂七年,成祖元配孝慈皇后患有乳疾 ,腫痛不堪,天下所有名醫未能治癒。一日,突有道士,自稱能醫治皇后,成祖聞報半信半疑,命令內待,將帶往坤靈宮去。便詢以何方法治病?道士回:以絲線診脈,便可斷明病症。



成祖不信,命內侍帶至皇后鄰室,取一絲線,一端扎予皇后手鐲,一端則給予道士診視。道士五指於絲線上一按,搖頭便道:「這似金玉之類,非是皇后之御脈?」成祖再命內侍,將絲線一端,縛於貓身,請其再診。道士再以五指於絲線上一按,又搖頭說道:「這非熊非虎,好似貓犬,亦非皇后之御脈?」



此刻,成祖便更覺心驚神異,才釋然向道士致歉,命令內侍將絲線繫於皇后患處,請求再診。道士再診後斷言:「肝脈太長,血又凝滯,必為乳疾,此需動用針灸,方能根治。」於是道士便於屏風外處,以絲線懸掛指示針灸之,霎時,乳疾之腫痛立消復原。成祖大喜,為了感謝道士救妻之恩,便要賞賜財帛與官爵,道士一概不受,亦不多言,即辭行坤靈宮外時,忽見有一白鶴降臨御苑,道士便騎上白鶴而去,消失無蹤。眾人知是為保生大帝降臨醫救國母,均感護國佑民之恩。



其後,成祖駕崩,太子即位,亦即仁宗皇帝,秉承父命,為了追念大帝恩德,便於洪熙元年晉封「恩主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並下旨將位於白礁之吳真人廟,重新改建為大宮殿,並賜龍袍,令地方官,春秋二季隆重致祭。此後,保生大帝,便逐漸成為民間著名之醫神。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sodps 發表於 2019-4-18 12:16 AM

感謝分享
保生大帝真的還滿特別的
想起以前第一個護身符就是保生大帝的

jerryaae 發表於 2019-8-20 08:11 AM

保生大帝阿
鄉里大廟也是阿
保生大帝
行醫救人

rmp4cl6135 發表於 2020-2-20 08:40 PM

保生大帝大帝也是一個凡人成神的勵志故事呢

redtea1220 發表於 2020-5-26 11:09 PM

對於保生大帝救援黑虎將軍的事蹟比較感興趣~~感謝分享<br><br><br><br><br><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