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你不知道的「弘一大師」李叔同的真面目
頁: [1]

952518 發表於 2019-3-21 12:00 AM

你不知道的「弘一大師」李叔同的真面目

你不知道的「弘一大師」李叔同的真面目

文/張開基

最近聽聞有人在歌頌「弘一大師」,鼓勵大家好好去讀「弘一大師」傳;這個人就是「悟善法師」,她的本事作風如何,我沒有興趣,但是,從她推崇「弘一大師」李叔同,就可以斷定:她的認知還很粗淺,有沒有神通是一回事,智慧有多高是另一回事,老實說;會去推崇「弘一」這個爛蛋,推崇者的水準大概頂多就是跟會唸幾句阿彌陀佛,我佛慈悲那種菜市場歐巴桑級數而已。要不然就是跟「弘一」差不多的路數。

  如果你從來不知道「弘一大師」李叔同,那請耐心看完以下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就會了解他的真面目。

小愛大愛儒之賊

近年來,許多佛門宗派紛紛大蓋寺廟,大肆招攬,吸收年輕男女出家為僧為尼,他們最常用的口號就是「自渡渡人,化小愛為大愛」,並且最喜歡以號稱「一代儒僧」弘一大師李叔同「能捨」的例子來作為標榜;


這真的是胡說八道!什麼化小愛為大愛?如果連小愛都沒有,怎麼化?

一  大包爆米花是用一小把白米經過高溫高壓爆出來的,一大團棉花糖是用一小撮砂糖熱熔之後,經過離心力的作用甩出糖絲,在空氣中冷凝之後形成的,但是,想製造  爆米花或者棉花糖,至少先要有一小把白米或者一小撮砂糖吧?如果連最基本的白米和砂糖都沒有,說是佛法無邊就能憑空製造出爆米花和棉花糖,那不是信口胡  扯?

想想看,那些懵懵懂懂的年輕人,從小到大一直都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無不是被父母視為掌中珠,心頭肉的備受寵愛,平時除了讀書玩樂,對家庭或者社會曾有過什  麼貢獻或付出,也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就算擁有學士、碩士甚至博士的學歷,對於做人處事或者宗教認知上根本是一片空白,說的好聽叫做純潔,說的難聽叫做無知。

這樣無知的年輕人,怎麼禁得起那些滿口神佛菩薩的僧尼之催眠式的反覆灌輸所惑?

再加上他們動不動就搬出佛祖也是在悉達多太子的身份,父母健在,有妻有子的情形下,毅然出家的,說什麼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可以化小愛為大愛。

結果呢?

這些年輕人一時因為被環境氛圍和僧尼們如簧之舌的迷惑之下,因為濫情的衝動,冒冒然然的就決心要出家,這些僧尼倒是很慣於打鐵趁熱,也不給無知年輕人一點點喘息考慮的機會,更絲毫不讓他們有通知家人和家人商量的機會,關起山門就逕自為他們剃度,還讓他們表演了一齣震驚社會的「集體失蹤記」。

僧尼們搬出的理由是這些年輕人已經達到法定年齡,他們有自我選擇的權利,父母無權干涉。

在法律上的確如此,但是,在中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家庭與家人的關係,難道只有一個「法」字嗎?

在「情」、「理」上站的住腳嗎?

中國人最重視的倫理  又擺在那裡呢?

既然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為什麼原本應該是高高興興的儀式,卻變成偷偷摸摸,瞞天過海的行為,接著又是大哭大鬧,互相咆哮的場面呢?

於是當這些年輕人的父母呼天搶地的來寺廟中尋找子女時,先是被蓄意窩藏,謊稱沒這回事,等到受不了輿論和媒體壓力,勉強把人亮出來之後,大部分年輕人還真的   是「鬼迷心竅、中蠱已深」,任憑父母如何哭求,他們竟然口口聲聲什麼「要化小愛為大愛」,還改稱父母為施主,就是不肯認父母。僧尼們還公然宣稱這樣的謊言  叫做『方便妄語』!

佛門五戒,首戒「妄語」(說謊話),「出家人不打誑語」也是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俗話,「妄語」就是「妄語」,有什麼方便不方便呢?又「方便」了誰?只是「方便」了這些公然說謊的僧尼脫身卸責吧?

想想,如果愛父母家人叫做「小愛」的話,那麼這些可憐又可恨的無知年輕人,他們曾經愛過父母嗎?

其中有些家境富裕的,固然從  小是養尊處優,沒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有些家境不過中下,父母又是如何的茹苦含辛才能供他們完成大學教育?

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這樣的   呵護疼愛自己的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並不是指望養兒防老,子女畢業就業後能夠賺錢在供養上的回饋,只是希望子女長大成人之後能堂堂正正的做人,正正常常  的結婚生子,過著平安幸福的生活,一家人和樂和樂的居家過日子,這大概是一般人對生命最正常,最基本的期望。

如果這樣的期望和努力叫做「小愛」,那麼「小愛」有什麼不對?

又有什麼不好?

如果家家戶戶都能擁有這樣美滿幸福的「小愛」,社會上一片祥和富足,偶而出現鰥  眾寡孤獨或者殘障者,那畢竟只是極少數的特例,透過社會福利的措施,甚或一般人在擁有自家的「小愛」後;行有餘力時一樣可以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伸出援  手,予以人道的救援,這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大愛」嗎?不也正是中國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嗎?

為什麼一定要剃了光頭,穿上死灰的袈裟才能「化小愛為大愛」呢?更何況這些胡里胡塗就剃頭出家的年輕人,從他們對父母棄之不顧的乖張行為中,那裡有什麼「小   愛」?

別說小愛,他們根本就沒有愛,因為他們從小到大一直是居於收受卻無需付出的角色,除了對父母對社會的予取予求,何嘗付出過什麼?從來沒有付出的人怎  麼懂得什麼叫做「愛」呢?

對的!這種人是絕對不愛父母的,甚至把父母視為妨害他們修行成佛的對頭,是前世的冤親債主,是避之唯恐不及,是必須優先絕情割捨的標的。

如果要說他們也是人,也是吃飯長大的,不可能沒有一點「愛」吧?嗯!這倒是有的,他們如果有愛,那麼最愛的就是自己!

也是普天下最自私的一種愛。

什麼「化小愛為大愛」,連自己最親的父母,從小呵護疼愛自己成長的父母都不愛,都可以絕情割捨,這樣的人,這樣的心態,能「化小愛為大愛」嗎?他們能夠真正無私的去關愛社會上一個從來不認識的陌生人嗎?

不要說:可以!

因為那是無恥的騙局,那是三歲娃娃都不會相信的謊言!

至於這些因此出家的年輕人,不必太擔心他們的結局,因為那是很明確的;其中部份也許在衝動逐漸平復,慢慢發覺到事實真相之後,會悔不當初,幡然悔悟而毅然還俗。

有些可能因為羞愧,既不甘受騙又不見容於家人或者自己無法面對家人,只好留在空門中繼續自暴自棄,更或者會激烈的自我了斷。

還有極少數「出類拔萃、眼光獨到」的,在逐漸看清真相,洞悉內幕之後,會開始奮力鑽向道場的權力核心,先是分一杯羹,繼之則是取而代之,讓自己也成為那種滿口神佛菩薩,行逕卻讓一般社會大眾嗤之以鼻的XX;

於是,「江山代有XX出,各欺蒼生數十年」,反正全台灣各大學每年都會為他們培養一大堆無知的年輕人,那些癡心的父母也會呵護出一大堆無血無淚,卻誤以為自己可以「化小愛為大愛」的小禿驢。

至於李叔同,他根本是五倫全虧,怎麼能稱之為「儒僧」,他簡直就是「儒之賊」啊!讓我們先看看他的一些個人資料:

李叔同的本名叫做李成蹊,又名李息霜,生於一八八○年(光緒六年)祖籍是浙江,父親李篠樓為清末天津著名的富商,繼承家業經營鹽行和錢莊的買賣,算的上是家大業大。

母親王氏是李篠樓的愛妾,他出生時,父親已經高齡六十八,王氏才剛剛二十歲。

李叔同十八歲時與髮妻俞氏結婚改名李文濤,字叔同。

並以「李叔同」揚名於世,其實他改名「叔同」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是庶出之子,就是小老婆生的,在中國嫡子   繼承的傳統觀念下,他在大家庭中的地位是不高的,因此原本就個性偏執的他才會一直以「叔同」(庶同)為名,意思是「小老婆生的兒子也應該有平等的地位」,   這顯示出他不甘屈居人下的心態,而且會在自己的名號上這樣表達,其實也是有點「阿Q」的作法。

十九歲時(一八九八年)移居至上海,開始了另一階段的人生。  一方面他表達出了對投身政壇的狂熱與野心,另一方面 卻又常涉足風月場所,與風塵中人多有所來往。


李叔同幼年飽讀詩書,加上聰穎過人,所以從少年時期開始已經是頗有文名,但是五歲喪父之後,和年輕的寡母相依為命,卻因為家產上的原因,飽受大房的壓力,自幼少了嚴父的管束,只有寡母的溺寵,在經濟上固然相當優裕,但是在人格教育上卻不夠完整,難免會形成偏執和一意孤行的性格,同時也免不了染上子弟的不良習慣,不只是在婚前,甚至新婚不久就棄髮妻於不顧,依然走馬章台,縱情聲色,在京津兩地的風月場所,他的花名更甚於文名。

後來在追求京師名妓楊翠喜不得,加上投身政壇的失意,他憤而東渡日本,並發誓將終生不娶------但是這個一時衝動的誓言一如他慣常衝動的性格,並沒有被貫徹,他後來還是和不少日籍女子有親密的關係,甚至在出家前不久,還另娶其中一位日本女子為妾--------

關於李叔同的出身以及他年少輕狂的風流行逕,那是無關宏旨的,也無需在意的,而且持平而論,他的才華真的是百年甚至數百年難得一見的,不論在文學,繪畫,音 樂,戲劇等等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但是,如果要因此而稱之為「儒」,那卻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即使他也曾飽讀詩書,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是「讀聖賢書,   所為何事?」,在他的行為上幾乎一點都看不到一個中國讀書人應有的操守,不論是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友等等的倫理統統棄之不顧,有所虧損,甚至連  儒家最根本「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都付之闕如,所以根本不能稱之為「儒」,也正因為他飽讀聖賢書,結果卻完全沒有儒者的作為與風範,因此相較於儒家所揭櫫的那種經天緯地,為萬世開太平的標竿,他那些在文學,繪畫,音樂,戲劇等等方   面的成就就顯得只是小道而已,而其一生的作為卻是大瑕掩其小瑜的,所以我才會說他不只是不夠格被尊為「一代儒僧」,更是「儒之賊也」。

如果他只是一個下愚   的富家子弟,我們無需如此苛求,但是,以他天才洋溢的資質,又飽讀聖賢之書,結果,不僅不能用於治國、平天下,居然連修身、齊家最基本的工夫都沒有做好,  又怎能稱之為「儒」呢?

要說李叔同最大的罪過也不是他文人無行的行逕,而是他頂著「才子」的大名,最後卻遁入空門,當了後世佛門的活廣告,不知有多少懵懵懂懂的年輕人因為他的例子而出家,結果他自己成佛了嗎?

沒有!

肯定沒有!

追隨他腳步剃度出家的年輕人成佛了嗎?

沒有!當然也不會有?

在大家歌頌他的能捨之時,近百年來,誰又曾聽到他的髮妻和那位攜著幼子苦守於廟門外的日籍小妾;因為他冷血絕情,求見不可得而哀哀的哭聲,這還真的是「由來只有禿驢笑,有誰聽見妻女哭?」

再說,他自己本身容或是舊時代「傳宗接代,繼承家業」觀念下的悲劇產物,因為他的父親在風燭殘年竟然娶了他當時正是雙十年華的母親為小妾,然後在他五歲時一  命嗚呼,遺留下年輕的寡母,為了扶養他長大成人,一生守寡,還要受到大房的壓力,身心上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李叔同本人有沒有記取這樣的教訓呢?

完全沒有,從髮妻到後來的一些小妾,他統統棄之不顧,甚至在出家前,還遺留一位日籍小妾和嗷嗷待哺的幼子,讓她們重蹈自己母親終生守寡,獨力扶養他長大的覆轍,他父親的謝世與母親的守寡是出於不得已,但是,他造成日籍小妾的守活寡卻是因為他自己偏執、自私、乖張的行為,這種無血無淚沒心肝的行為值得原諒嗎?

就算出了家會改變嗎?這樣的行為連做「人」都不夠格,他能成「儒」成「佛」嗎?

一個人只要能「冷血無情」而這種禽獸不如的地步,還有什麼不能「捨」呢?這樣的「能捨」又如何呢?

如果這樣,後世無知的大眾居然還要歌頌他的能捨,那就真的是和這位「一代儒賊李叔同」一樣是無血無淚沒心肝了。

看『錯』紅塵的李叔同即便是依據佛教自身的主張;人之所以為人,是必經塵世歷練的,沒有人可以因為遠離紅塵道場,離群索居,由於深山清修,不惹塵埃而得道成佛的。

佛教也認為:人之所以投胎轉世為人,必然是有著未盡的修行、未了的因果,否則為何要來?


所  謂「山中修十年,不如人間修一天」,出家不是發現生命真義和宇宙實相的唯一途徑。釋迦牟尼雖然曾經說過: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但絕不是任何人遁入空門就能  成佛。否則全世界的人一出生就一一剃度出家,個個成彿、雞犬昇天,那又何必要有人間道場呢?而且果真如此,百年後,地球上就不會有人類了。

某些人誤以為避開紅塵道場,捨棄人生責任,不落因果就能成佛,那真的大錯特錯。譬如民國初年那個百年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李叔同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時也是最壞的榜樣;


李叔同出身於富裕世家,國學的根基極深,又留學西洋,不論文學、音樂、美術、戲劇都有著極高的造詣,並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年少輕狂的時代,一如當時文人風流的行徑,琴棋書畫、風花雪月、飲酒嫖妓的浪蕩人生,中年時卻突然「自以為頓悟」而遁入空門,留給世人一片驚愕,並在青燈古佛中度過餘生直到圓寂,並一直被佛教界尊為大師迄今。

但是從他一生的傅記中,卻發現到他在出家之前,在紅塵道場上有著許多實實在在不可原諒的行為。

一、為子不孝﹕他幼年喪父,當然是沒有盡過什麼孝道可言,但是從年輕時的浪蕩、飄泊異國到出家之後,對於孀居的寡母,也從未盡過一天孝道。即使家境富有,父母並無凍餒之虞,但中國人所說的孝道並不盡然只是金錢物質上的甘旨奉養。何況他連一天的甘旨奉養也沒做到過。

二、為夫不忠﹕雖然民國初年的時代,一夫多妻仍是社會普遍的風氣,但這位曠世奇才對髮妻幾乎是視同陌路,在外或逢場作戲或另結新歡,先後至少有兩位美妾,除了享受齊人之福外,從來不曾見他負起過做丈夫的責任。

三、為夫無情﹕在決心出家之後,完全不告之妻妾,雖然他事先做了經濟上的安排,但試問夫妻之情只在於「錢」嗎?一隻狗養了幾年,也不至如此絕情的棄之如敝履吧?

四、為父不慈﹕獲知其出家的消息,日籍小妾傷心欲絕的攜了幼子兼程趕來寺外,希望他能打消此念,他果然是鐵石心腸,竟然連見一面都不肯,對己身所生的子女從未  盡到一天做父親教養的責任,出家時連這一面也不願意見。不慈如此,夠資格為人父嗎?而令人驚愕的是宗教界迄今仍將他這種行為大肆歌頌?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能捨」。

五、為友不義﹕出家時,他正在學校教書,連至交好友像名人夏丏尊也一概隱瞞不肯告之,好像深怕朋友槍了他成佛的名額,有友如此,不如割席絕交。

的確的,以他這種非人類所能有的修行決心,出家後真的是棄去一切衣食享受,如苦行僧般的潛心佛法,而且以天縱之奇才果然也有相當成就,晚年時四處弘揚佛法,校定佛經,當然還是名聲頗為響亮。

但筆者想要問的就是﹕一個幾乎「五倫」全虧,冷血絕情到如此地步的人,遁入空門就算「徹悟」嗎?

圓寂後就能得道成佛,證得涅槃、不入輪迴了嗎?

筆者認為不論宗教界是如何歌之頌之,那只是純粹的本位主義,一如往昔某些醫生,為了標榜自己醫術的精湛或為了實質利益,經常鼓勵無病無痛的正常人割去盲腸一般的無謂。更像賣藥的絕不會在廣告上談這種藥的副作用的。

他最大的罪過並不只是五倫有虧而巳,而是給後世的一般人留下了一個最壞的榜樣﹔使人誤以為父母子女配偶朋友之情皆是空的,是可以冷血無情棄之不顧的,美其名日「看破紅塵」。

誤以為只要毅然捨棄這些遁入空門就可證道成佛,而不管高堂正待奉養,妻兒嗷嗷待哺。

一個人如果一心只追求自己證道成佛,而不管其他眾生死活(即使那是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就算把幾萬部經文讀得滾瓜爛熟,敲破幾萬個木魚,坐破幾萬塊蒲團也不過是緣木求魚而巳。

「紅塵」絕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看破」的。

宗教只是追求真理的方式之一,卻絕不是唯一的途徑,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追求真理方式的自由,所以兒童的出家是絕對不應該被鼓勵的,因為兒童的心智尚未成熟,並沒有正唯選擇的能力。

筆者也不以為學校剛畢業的年輕人適合出家,試想連紅塵尚未踏人又何來看破呢?

如果只是為了人生的無常,恐懼於塵世中的人慾橫流而不敢去接受歷練,早早遁入空門,眼不見為淨,如同下決心不去參加聯考,就不會有「落榜」的問題。如果是抱著這種心態,那不是「看破」而是逃避,那又何必來人世中走一遭呢?
生而為人,就有「做人」的天賦責任,如果人都做不好,或者根本不想做人,只是一心想成佛,那一樣是水中撈月而已。

至於那些把剃光頭穿袈裟的生涯當成了混飯吃的勾當、不事生產、貪圖供養的人,那就更是等而下之,不必浪費筆墨口水去談了。


文章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041-1-1.html

正是,我更認為現今台灣社會許多佛寺宮廟還是有許多弊端隱藏,我認為需要應該查看看。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江不讓 發表於 2019-6-7 10:48 PM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送別 》作詞:李叔同(弘一大師) 作曲:John Pond Ordway

弘一大師早年是位才子,詩書琴畫與藝術才華兼具,晚年悟道出家學習佛法專修戒律,大師年輕時填的《送別 》詞充滿了意境。

et001494 發表於 2019-10-28 05:30 PM

弘一大師 原來有這個內情 長知識了
佛教 中高僧如雲
不因一位弘一而影響我對佛法的信念
而是否因弘一出家讓佛教壯大 絕無可能
因為佛教已經傳了2000年了 不差一位法師
對弘一 還是 敬佩的 畢竟 前人已逝 何必計較

減肥中勿餵食 發表於 2019-10-28 11:35 PM

出家修行這種事很難說,
不是張開基說的那樣。
但有句話張開基說對了,
如果已婚,孩子年紀幼小,
應該優先尊重配偶和孩子。
不是把他們丟下,自己想出家就出家,
這是很自私的行為。

chf02 發表於 2019-11-12 01:18 PM

人世就是這樣,不論帝后妃主,公侯將相,達官貴人,聰敏智者,凡夫俗子,貧窮下賤,皆是愛恨離別生老病死求不得苦,親人眷屬當然也是感召共業...人生酬業而已,
.
那麼,到底要酬,愁,仇,稠,躊..幾次呢?可不可以不再輪迴苦勒?親人眷屬能否共修正果?這個嘛.嗯..從現在開始努力吧<br><br><br><br><br><div></div>

esp0025242 發表於 2019-11-15 08:55 PM

本帖最後由 esp0025242 於 2019-11-16 07:05 AM 編輯

依照此樓樓主所言,只要不是六親死絕的,出家就通通是萬惡的禿驢囉?
我國憲法第十三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出家是信仰的形式之一,
小孩不是父母的財產,成年後自然有選擇權利,樓主說出家是不負責的選擇,
你看證嚴、星雲,佔地千頃、信徒無數,吸金產值與鴻海、台積電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麼百姓以進入知名公司為榮,而樓主卻深以遁入佛門為恥?
其實出家早已不再是遁入空門,經典上的色不異空早已淪為哲學思辨,
教團參與商業、政治早已不是新聞,影響力比任何企業更大更深遠,
學子難道只能屈就於23K薪水?透過出家,說不定更有機會獲得更高社會地位,
樓主實在太小看宗教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減肥中勿餵食 發表於 2019-11-15 10:57 PM

本帖最後由 減肥中勿餵食 於 2019-11-15 11:32 PM 編輯

esp0025242 發表於 2019-11-15 08:55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依照此樓樓主所言,只要不是六親死絕的,出家就通通是萬惡的禿驢囉?
我國憲法第十三條:「人民有信仰宗教 ...
+1111
張開基的書我讀過,
他曾經非常深入台灣民俗信仰,
了解的宗教範圍是民俗信仰那一套,對佛教和一神教的了解十分有限,
批評卻不少。

張開基老是說,
他對台灣的通靈人十分了解,
但宗教不是只有通靈與乩童,
也不是每個宗教都需要巫峴,
不以通靈為要事的宗教多的是!
他對各大宗教認識很有限,
更沒有走入神修的範圍。

佛教的出家人類似天主教的神父修女。
當神父修女需要天主的聖召,
僧尼需要出家的因緣,
本身不是那塊材料也混不下去,
不想出家就能出家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