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巨火 -【竊國賊】《全文完》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17 01:00 PM

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

  劉存跟隨滿載各種禮品、綾羅綢緞和牛羊皮的船隊剛離開洛陽兩天,御史台便拋出兩份言辭激烈的彈劾奏摺,經太尉張溫為首的幾位重臣合力操作,很快公之於朝會之上,由此引發一場波及大漢天下的激烈辯論與思想動盪。

  兩份彈劾奏章寫得很有水平,一份從大漢王朝的立國之本與開國制度說起,將各個階段的動亂與政治改良糾纏在一起論述,然後將劉存實行的新政逐一拿出來批駁,幾乎都能找到與傳承政體相違背的依據,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嚴重後果,不單嚴厲抨擊了城陽郡實施三年的新政,連帶皇帝極為信任的皇室宗親、彪炳功勛的青州刺史劉存,也被隱隱指責為居心叵測的奸險之輩。

  另一份彈劾奏章沒有署名,這份奏章先從王莽說起,一一列舉劉存的系列違法亂制罪行,上升到「私交諸侯各王圖謀不軌」、「擅改稅制動搖國本」、「逾制築城居心叵測」的殺頭高度,用詞尖銳,激情四射,就差沒明說劉存就是王莽第二了。

  令不少支持劉存的朝臣驚愕的是,與劉存私交很好同樣支持改良政策的黃琬和楊彪選擇了沉默,這兩位重臣在土地問題和豪門世家特權問題上,與劉存存在不小的分歧。

  劉存在洛陽面聖期間,兩次借酒宴之機,公開表明「以溫和措施減緩土地兼併,大力開墾荒地、修建灌溉溝渠,發展工商百業以解決失地貧民生計,緩解土地壓力」的態度,但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說服黃琬和楊彪。所以,絕不相信皇帝會處罰劉存的黃琬和楊彪在保持緘默的同時,都想看看劉存如何應對。

  本月的第四次朝會上,崇德殿中氣氛有些詭異,只聽到第三個控訴劉存的侍御史桓典高亢激昂的聲音。這樣的情況幾乎在近期每次朝會上都會發生。

  實際上,龍榻上昏昏欲睡的皇帝劉宏看得比誰都清楚,他知道自己辯不過下面那些學富五車的御史和大臣,更無法說服那些個言辭激烈、看樣子恨不得立刻把「如同王莽第二的劉存」抓過來剁下腦袋的御史,所以他乾脆祭出數年來屢試不爽的逃避法寶——閉目養神。

  可隨著對劉存的抨擊質疑聲越來越多,閉目養神的皇帝劉宏終於坐不住了。不由得再次想起單獨召見劉存的那天下午,雙目赤紅淚花湧動的劉存臨別前的殷殷懇求:

  「皇兄,臣弟知道按照城陽郡那套新政走下去,很可能會招來朝中大臣們的責難,甚至陷害。因為臣弟保的是百姓利益,保的是我大漢的江山社稷,傷害的卻是口口聲聲為了聖上和江山社稷、卻貪得無厭自私自利的世家豪門。」

  「這些世家豪門在整個大漢加起來只有幾萬人,卻佔據天下大半良田和肥沃土地,他們利用先帝和聖上給予的特權,堂而皇之偷稅漏稅,有的乾脆不交稅,卻讓失去土地淪為奴僕的千千萬萬百姓來養活整個國家。」

  「正如上任宗正劉虞大人所言。在各地名門大閥和地主豪強無法無天的盤剝之下,大漢子民越來越活不下去了,這才是到處暴亂到處造反的根本原因啊!皇兄如果信得臣弟。就給臣弟一點時間吧,不需要太長,三年,三年時間就足夠了!」

  劉宏越想就越能體會劉存的良苦用心,也就更加理解劉存這幾年過得多麼不容易,因而徹底理解了劉存所實行的「抑制土地兼併、鼓勵土地開墾、扶持工商百業」的青州新政。不知不覺間他坐直身子,呆呆望向大殿正門外空無一人的丹陛之下。如同中邪似的一動不動,臉色蒼白神形極為駭人。

  大殿裡不少人看到皇帝的異常。驚慌之下不由得相互暗示提醒,正慷慨激昂發表演說的侍御史桓典猛然看到太尉張溫向他擺手,連忙走到張溫面前,詢問有何吩咐?氣得幕後指使者張溫乾脆閉上眼。

  桓典四處看看,這才發現皇上非常不對勁,嚇得連忙退下去,額頭上立馬冒出豆大汗珠,心想要是把外強中乾的皇帝氣得當場倒下,他豈不成了千古罪人死無葬身之地?

  張讓和張敦手忙腳亂地跪到皇帝跟前淒聲呼喚,劉宏慢慢回過神來,鬆鬆垮垮的龍袍下,消瘦的身體晃了幾下,在百官驚恐的目光中顫悠悠地站起來,盯著下方匍匐在地的侍御史桓典,艱難地抬起乾瘦的手,指著嚇得渾身發抖的桓典,咬牙切齒地說道:

  「你說為朕的江山社稷赴湯蹈火,很好!聽說你在譙郡老家,有田地千傾,庭院過百,牛馬成群,僕從如雲,那你就替朕分憂吧,三日之內,把一千金給朕送來,買下你如今的侍御史職務,完了你愛彈劾誰都行,要是不願意,就閉上你的嘴,回你譙郡老家。」

  劉宏撐著一口硬氣說完,頓時虛脫般差點暈過去,嚇得趙忠高呼散朝,張敦幾個近侍七手八腳把劉宏抬上龍攆,匆匆忙忙送回後殿,兩名年輕小黃門早已向太醫值房飛奔而去。

  對劉存發起的最大一次彈劾就這樣結束了,不願拿出一千金買官的桓典冷汗擦乾,終於慢慢回過魂來,在張溫等重臣的授意下,立刻大義凜然地高調辭官,博得一片喝彩之後,悄悄殺向大漢朝的官僚儲備中心——太學!

  可如今的太學博士和學生們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經過了兩次黨錮之禍,大漢王朝學界早已沒有之前的銳氣和衝動,大部分師生在前人的悲憤吶喊和斑斑血淚中學會了默默反省,學會了理性思考。

  儘管不少師生基於自身的階級立場或政治目的,迅速加入桓典領銜的抨擊青州新政的行列,但更多的學子顯示出更為務實的求索態度,儒家思想也遭到了從未有過的懷疑,諸子百家的學說逐漸被苦苦尋找振興之路的學子悄悄翻出來。

  同樣有不少一直在苦苦尋找救國道路的師生,從青州的發展中看到了曙光,逐漸挺身而出,提出針鋒相對的政治觀點。

  於是,一場波及大漢天下、激烈而又曠日持久的大辯論爆發了,最後連劉存一手建立起來的琅琊書院,也陷入大辯論的政治激流中。...<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18 02:53 PM

第一二零章逆水行舟(下)

劉存回到臨淄才得知這一情況,與麾下智囊商議過后,決定對此置之不理,任其發展,看看朝庭特別是青州各地,都是什麼人在為反對新政推波助瀾?

讓那些小丑都跳出來,然后再一起收拾。

公孫沛和管寧等人的意見很一致,劉存徹底放心了,不管外界怎麼亂,只要青州不亂他就不在乎,反而希望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辯論越激烈越好,時間越長越好。

中平五年臘月初五,青州各地的縣令、縣長、縣丞、主簿和都尉等三百余官吏云集臨淄刺史府,參加長達十天的青州政務會議,這一前所未有的舉措,引發青州各界的巨大轟動,也引起周邊各州郡的強烈關注。

劉存和他的心腹們非常清楚,召開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會議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但此會不能不開。

為了青州的前途,為了數百萬百姓的利益,為了本集團的發展壯大,有再多的負面影響劉存也要開,他必須大力整頓青州官場,統一各級官員的思想認識,對過去幾年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指出明確的方向,堅定地執行青州新政,讓青州所有官吏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只有統一了思想,統一了步伐,沒有后顧之憂的劉存才能毫無顧忌地對所有反對勢力動刀子。

當今混亂的天下大勢對劉存非常有利,在他的默默努力下,青州轄內七個郡國的太守、國相幾乎換了個遍,換上他能夠信任而且深具才華的佼佼者。

大賢管寧當上了濟南國相,他治下是每年上繳稅賦占青州稅賦總額三成的濟南國。

以剛正不阿和施政才華備受士林推崇的王烈。擔任了農業與手工業基礎較好的北海國新任國相。

德才兼備愛民如子的徐奕,晉升人煙稀少亟待開發的東萊郡太守,劉存和心腹謀士苦苦籌劃一年之久的東萊大墾荒得以實施。

除此之外,平原郡新任太守蒼慈,已占據青州經濟半壁江山的城陽郡新晉太守劉曄。都是皇帝親自任命的劉存集團干將,齊郡太守焦和與劉存走得越來越近,私下多次向劉存表是自己堅定支持的立場,這些都是劉存敢于放手一搏、抓住時機逆流而上的底氣所在。

唯有出自江東陸氏門閥的樂安郡太守陸逢,此人絕對是敵對陣營中頑固勢力的典型人物。

陸逢歷來反對劉存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一次次上書朝廷對劉存進行抨擊。揭發劉存壓制敵方地主士紳、逾制修筑黃河入海口南岸的蓼城和海港碼頭,並派遣大量逾制逐漸的瑯琊水軍進駐等等罪行。

自命傲骨錚錚的陸逢至今沒去拜見上司劉存,他明知無法阻擋劉存的前進腳步,依然托病不出與劉存作對,藏在樂安郡地主豪強的背后出謀劃策。煽動當地豪強勢力聯合起來抵制劉存的新政,拒絕救濟和安置數萬流民的同時,瘋狂霸占境內山地山林,瓜分沿海灘涂大肆修造鹽田。

對此,劉存采納公孫沛和國淵的緩兵之計,對整個樂安群的政務不聞不問,與此同時,緊急停止樂安郡臨濟縣城(今山東高青縣劉家鎮)的修葺與擴建工程、官道拓寬與河道疏浚等三大項目。將建設臨濟城的三千工匠和五萬余流民盡數遷到黃河北面的樂陵縣,全力修筑樂陵新城和沿海碼頭,同時派出大批督察官員和稅官。審核樂安郡的刑獄訴訟,向太守陸逢和各縣縣令催繳拖欠多年的巨額稅賦,為下一步的鎮壓行動打下基礎。

總體來說,樂安郡的問題並不能阻礙整個青州的改革步伐,安樂郡太守和下屬六縣主官的缺席,對為其十二天的青州政務會議沒有任何影響。

三百三十余名各級官員經過五天的施政得失總結。再經過五天的分組討論,群策群力反復修改。出臺並通過了更符合國朝體制和法典要求的《青州五年發展綱要》、《青州稅政補充條令》、《青州刑獄訴訟補充條令》、《青州十年教育計劃》等九項新政。

其中,青州各級官吏薪俸與福利待遇試行草案、各級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權限草案、組建直屬縣令縣尉管轄的巡捕衙門等重大改革措施。均以刺史府下發公文的方式執行,避免以法律條令形式出現而成為政敵群起而攻的致命把柄。

中平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閉幕的青州政務會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青州新政改革大白于天下,大漢王朝的青州自此步入了一條充滿艱辛的光明之路。

劉存期盼多年的軍政分離和司法獨立,也終于邁出最艱難的第一步。

由于請來了瑯琊書院山長鄭玄、學監邴原和以精通法典刑名而享譽大漢士林的申屠蟠、王烈等人作報告,司法衙門和監察衙門的設立獲得了大多數官吏的支持,經過會議表決,已被劉存聘為青州府從事的申屠蟠擔任司法衙門首任主官,全權負責組建青州及各郡縣的司法衙門。

剛正不阿的北海相王烈獲得大多數與會官員的推舉,被劉存任命為青州府監察衙門首任主官。

會議期間的諸多議題中,劉存最為擔憂的“收回財權、統一財政收支調撥”的新政,無比輕松地獲得全體通過,令劉存喜出望外,卻又深思不已。

在大漢王朝幾百年封建體制下,各級地方官員苦于應付朝廷沉重的征稅任務,只能昧著良心對治下百姓盤剝壓榨,不但難以從中獲得政績,更沒有任何的稅賦支配權,還會引起民怨,甚至引發暴亂。

因此,數百年來,整個大漢各級政權一直難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財政制度,每任郡縣官員都不願意去管這筆糊涂賬。加上數年來天下大亂,致使朝廷不斷增稅加賦,各級地方官員肩上的包袱日益沉重,已經到了不堪承受的邊沿。

青州的財政統轄權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迅速集中于刺史府。劉存得以在治下各郡縣組建直屬青州刺史府稅政衙門的分支機構,從而將治下的財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為了調動各縣官員的積極性,鼓勵各縣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工商業,劉存與心腹謀士們商討后,出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令各縣主官心花怒放的新政策。

——未來五年內,各縣稅賦上繳定額以今年最終統計數字為基準。超收部分按五五比例分配,五成上繳州府稅政衙門,五成下撥各縣衙門,用于各縣建設本地官道和橋梁、發展教育、修葺公務設施、獎勵績優官吏等等;績優官員的獎勵額度,不能超過五五分配后各縣所得總額的兩成;州府稅政衙門及派駐各郡縣的財政官員。根據《青州稅政補充條令》相關條令,對下撥各縣的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審查;連續兩年超額完成稅征收賦定額的各縣主官,將獲得州府的通報嘉獎和品秩、職務的晉升!

此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軍政管轄權和承擔的責任得以明晰,軍隊的組建權、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青州刺史府,軍隊負有保境安民的責任和義務。

郡縣兩級政權不再擁有司法權和軍隊組建和指揮的權力,將更加致力于民生,在大力發展農工商百業增加稅收的基礎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興辦教育造福一方。

與此同時,駐扎各地保境安民的軍隊。不再需要各地供養,所有軍費開支均由刺史府承擔,各郡縣根據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新政,自行組建和管轄郡縣**執法機構——郡縣“巡捕衙門”和鄉一級“巡捕房”,用以維護內部安全秩序。

重新調整的青州軍隊分為三部分:正在組建的“青州軍”、享譽天下的“瑯琊軍”以及更名為“青州水軍”的原瑯琊水軍。

如今,劉存麾下官兵總數已達八萬五千人。其中

瑯琊王國中尉王杞、佐尉顏慎率領的兩萬五千步騎兵,依然駐守瑯琊王國王城開陽和周邊五縣。

青州別部司馬揚武將軍徐盛、新晉平原郡都尉傅闿。率領兩萬五千將士駐扎平原郡各縣。

濟南國中尉秦義,率領五千將士駐扎濟南國東平陵和祝阿固山關。

瑯琊軍總教官兼城陽郡都尉紀維、瑯琊軍步兵都尉兼城陽郡佐尉翟越。率領三萬將士駐守城陽郡各地。

正在悄然擴編的“青州軍”現有步騎兵兩萬五千人,驍騎將軍、青州別部司馬太史慈,討逆將軍、騎都尉張郃,率領一萬五千步騎兵駐扎臨淄城西新建軍營。

新晉北海中尉徐和、佐尉倪青,率領一萬步騎兵駐扎于北海國治所營陵(今山東昌樂縣東南)。

刺史劉存親率的五千步騎,分別冠以“親衛營”和“戍衛營”番號,“戍衛營”四千將士分別駐扎臨淄城西軍營和城東軍營,由新晉齊郡都尉徐巖統轄;佐尉翟趨晉升“親衛營”都尉,率一千將士駐扎城中刺史府。

翟趨年僅十九,身高八尺,高大魁梧武技超群,他是瑯琊軍猛將翟越的弟弟,他的父親如今是瑯琊商會的賬房總管,還兼任瑯琊農工商學院明算分院的客座博士。

為期十天的青州政務會議結束后,劉存親自率領所有與會官員前往城陽郡,在城陽太守劉曄的主持下,對東武縣、瑯琊縣、枳縣和大山里的東安縣展開為期半個月的參觀考察和調研。

這一舉措被長史公孫沛和別駕國淵等人譽為前所未有的創舉,剛離開東莞縣令位置就任青州治中的趙溶,對劉存這一手佩服不已,認為正應該走一趟發展最快民生最好的城陽郡,才能讓各地官員有個清醒的認識和觸動。

劉存可不管別人怎麼想,回到東武新城就趕回自己府邸,與久別的**糜環關起門來,盡情傾訴離別之怨相思之苦。...<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18 02:53 PM

第一二一章 亂中取利

中平六年的初春,比往年暖和很多。

青州各郡縣城池郊外,隨處可見笑聲朗朗的踏青游人,而各級官吏已經在刺史府三次發布的蝗災警報中急得上串下跳,紛紛奔赴田間地頭視察春耕土地,鼓勵各地農人驅趕雞鴨鵝群進入一片片新翻的田地,盡可能啄食蟲卵,以減輕未來的災害。

在外人眼里,整個青州最清閑的官員恐怕非刺史劉存莫屬。

新年伊始,劉存便攜帶嬌妻糜環返回珠山鳳凰崗家中,與義母、妻子和一群兒女享受天倫之樂,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在劉存失去蹤影的一個月里,青州境內發生了一系列震驚天下的事件。

先是青州新政的諸多決議,以前所未有的地方立法的形式頒布全境正式實施,此舉引發大漢朝野巨大的震動。

其次,駐扎各地的瑯琊軍和青州軍在青州幕府的統一指揮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安樂郡、北海郡、東萊郡和齊國境內的一百三十多家地主豪強展開無情打擊。

三十四家傳承百年的門閥豪強被連根拔起,多達百余戶地主豪強欠繳多年的稅賦和強行霸占的土地被官府收回,一戶戶地方豪強所豢養的地方武裝,不是被如狼似虎的軍隊殺戮殆盡,就是被強行繳械后押送平原郡北部做苦役。

整個鎮壓行動結束后,一百三十余家地方豪強被羅列出的罪名多達數十項,其中不乏私蓄武裝預謀叛亂、暴力抗法禍亂地方等等完全可以誅殺三族的巨大罪名。

青州軍隊歷時十五天的鎮壓行動極其血腥,引發大漢天下統治階級的巨大恐慌和震怒,但是獲得了五百余萬青州軍民的擁護。

劉存政權一舉肅清了青州境內所有的反對勢力。青州財政衙門獲得了高達十億錢的抄沒繳獲,收回了多達兩百七十萬畝的耕地和大量山川河澤,還獲得了軍心民心,劉存的聲望以及青州新政不但沒有任何損害,反而因此更加崇高。

青州幕府和軍隊展開一連串迅雷行動的同時。劉存一直沒有閑著,他在珠山的大半時間,不是與水軍將校們召開年度軍事會議,就是泡在當今天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珠山兵器工坊里,視察實施新的度量衡制度后的生產情況,督促城陽武學院第二、第三期兩百余名學員的生產實踐活動。與技藝高超的匠師們共同探討新式兵器設計和船舶的制造改良。

進入二月,城陽武學院師生順利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實踐,返回東武新城繼續學習,劉存才算進入真正的休假時間。

閑下來的劉存,抱著已經一歲三個月的次子劉淙。忽然想起自己一個月來竟沒有陪過家人一個整天,心里頓時滿是歉意,揮揮手招來已經長成大小伙的義子劉振,湊起腦袋嘀嘀咕咕好長時間。

已經九歲的女兒劉馨急得大聲抗議,三歲的嫡長子劉澤也跑過來拼命往劉存懷里鉆,非要父親告訴他到底和哥哥說了什麼秘密?逗得義母太史老夫人和孫婉、糜環樂得不行,歡快的笑聲竟把隔壁的太史慈夫婦也引來了。

劉振在劉存的授意下,恭恭敬敬地通報商量的結果:“父親說。這兩日天色很好,風不大,太陽暖和。想請奶奶和師叔家嬸娘和弟弟一起,乘坐剛試航回來的‘鯤鵬’號戰艦,沿著海岸前往北面的黃島,然后在黃島好好游玩一天再回來。”

孩子們頓時歡呼起來,老夫人高興得合不攏口。

孫婉看到太史慈的夫人臉色不對,連忙詢問坐到劉存身邊的太史慈:“叔叔。你是不是欺負咱璐兒妹妹了?”

太史慈嘿嘿一笑,抱起自己兩歲多的兒子親一下:“兩萬五千將士如今還駐扎在兗州地界。進又不是,退又不是。沒著沒落的,要不是回來向大哥請示,小弟連回家看看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明天必須趕回兗州去。”

劉存想了想說道:“后天一起走,我也要回臨淄,明天暫時留下吧,陪母親和孩子們高興高興,否則不知哪天才能聚在一起。”

太史慈含笑點頭,轉而又嘆道:“咱們這兩家人也怪啊,怎麼也不願搬到臨淄去,只能由著她們了。”

“臨淄除了城池大點兒,人多點兒,哪比得上咱們珠山?”

“咱們這有山有河有大海,天天能吃上新鮮的海味,后院養著蜜蜂,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大樹和花果,街道上一干二凈,有學堂還有醫術高超的大醫館,樓房越來越多,比大城市還要安逸漂亮,一早起來能聞到花香,晚上能聽到夜鶯的叫聲,五萬多和和睦睦的鄉親都住在周邊,左鄰右舍能相互串串門聊聊天,孩子們不管出身高低都能在一起玩樂,要是搬到了臨淄,這些還有嗎?”孫婉非常自豪地問道。

劉存不由得望向一臉滿足的義母,心里明白對珠山生出深厚感情的不只妻子孫婉,習慣于住在海邊的義母同樣如此,只好向太史慈提出個折中辦法:

“那就麻煩弟妹兩邊跑了,反正臨淄離珠山也沒多遠,到了臨淄若是想念母親和孩子,隨時都能回來住一段。”

太史慈點點頭,道:“這樣也好,干脆明天就讓小璐跟著小嫂一塊回臨淄吧,反正咱們兩家院子連在一起,邊上還有孝和(傅闿字)和儁義(張郃字)兩家人,伯燾先生和其他幾位先生的家人都住在同一個大院里,家眷們相互認識了也就熱鬧了,哪怕小弟不在家,小璐也不會悶著。”

解決了太史慈夫妻兩地分居的難題,太史老夫人放下樁心事,高興地說劉存和太史慈從洛陽帶回來的禮物新奇漂亮,興致勃勃地詢問皇宮和皇帝的情況。

孩子們少有地不吵不鬧,靜靜傾聽劉存和太史慈談論在洛陽的見聞,談論皇帝劉宏敕封太史慈等人將軍稱號的趣事。

老老少少在溫馨的氣氛中,渡過了難得的一個夜晚。...<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18 02:54 PM

本帖最後由 蝶柔 於 2015-6-25 09:54 PM 編輯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

次日一早,兼任水軍珠山軍港都尉的劉振親自駕駛新式軍用運輸船“鯤鵬”號,載著兩家老老少少和侍從百余人揚帆離港,在東海艦隊珠山軍港的三艘近海巡邏快船護衛下徐徐北上。

海天一色,陽光溫暖,海風很柔和,集中在前甲板上的太史老夫人和孩子們一樣高興,不時向孩子們感嘆說,她小時候做夢都想坐上大船出海看看,那時的船都小,只在近海轉悠,可在她看來已經很大了,直到來到珠山之前,她做夢都沒想到竟能把船造得這麼大,感覺以前看到的船和珠山的船比起來,就像澡盆子似的。

老夫人的一番話,把孩子們和孫婉幾個都逗樂了。

和劉存一起靠在船舷上的太史慈遙非常感慨:“母親剛才說的感受,我小時也一樣有過,也沒料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坐上這麼大一艘海船,記得初次見到三百石海船時我已經震驚不已,可上月在黃河口見過渤海艦隊那兩艘試航的千石運輸船,立刻覺得三百石海船根本算不了什麼,還有這次回來,發現夏河城又大了一圈,咱們以前的城北軍營變成了一座座美輪美奐的樓臺,城里城外都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變化實在太快,真不知道將來又會變成什麼啊!”

“那你覺得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劉存笑問。

“當然是變好了,要是變差了,天下人怎麼會把咱們瑯琊稱為天下福地世外桃源?”太史慈笑道。

劉存也笑了:“這就證明咱們做對了,要是能讓我大漢天下都像瑯琊一樣變好了,咱們所作的一切就更有價值了。”

太史慈點點頭:“大哥,小弟明白。你為的不是自己,為的是我大漢天下所有貧苦百姓,這不但是小弟一個人的看法,軍中弟兄都這麼看,都對大哥無比敬服擁戴。”

“這回奉命開赴兗州助戰。軍中將士感受更深,紛紛感嘆說平時沒覺得什麼,到了兗州看到牛馬不如的兗州軍士卒,看到丟荒的土地上一群群餓成皮包骨的百姓,這才發現自己原來多麼幸運。”

“就連儁義也時常感嘆,說他前面幾年白活了。要不是遇見大哥,他恐怕也和那些士氣低落衣衫不整的兗州官兵一樣,不知道這輩子自己為啥活著,要干些什麼。”

劉存把話帶到張郃身上:“儁義是個難得的將才,四代的家傳兵學。基礎很扎實,他本人也謙遜好學,進步非常快,缺的只是經驗積累,回去你多給他壓些擔子,讓他盡快能獨當一面,我需要你盡快回來,幫我把青州軍的擔子挑起來。”

太史慈重重點頭。劉存繼續說道:“最遲年底,八萬青州軍必須滿員成軍,否則無法應付越來越亂的局勢。為保證我軍士卒均能獲得正規的訓練,我已下令把諸城步兵訓練基地和枳城騎兵訓練基地,暫時遷到臨淄城西大營。”

“如今看來,臨淄城西那座大營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回去我得盡快在鄒平城南的無影山下,建一座至少能滿足八萬大軍駐扎和對抗演練的常駐基地。將來也是青州軍大本營和我軍武庫所在地。”

“那片方圓二十里的地方兩面環山,有三條小河。地形復雜多樣,非常適合建立訓練基地。我還打算等建好之后,暫時把城陽武學院也遷進去,所以下去我會很忙,兗州那邊全靠你應付了。”

“大哥,你覺得咱們還有必要留在兗州嗎?”

太史慈詢問的問題,也是麾下將士疑惑不解的問題。

兗州黃巾看到瑯琊軍到來,其主力很快向兗州和豫州交界地區轉移,小股的黃巾紛紛銷聲匿跡,太史慈和張郃率領的大軍進入兗州近兩個月一直沒仗打,兗州刺史劉岱似乎不願讓瑯琊軍進入他的腹地,頗為惱火的太史慈干脆讓麾下將士駐扎在甄城坐山觀虎,后來實在閑得慌,才跑回來請示劉存怎麼辦,但是劉存要求他繼續駐扎下去,這讓他很不理解。

劉存知道太史慈呆在那很不舒服,但為了聲譽,為了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不舒服也得待下去,于是劉存把派兵進入兗州參戰的目的、意義都告訴了太史慈,最后向他透露一項正在實施的秘密行動:

“一個月前,盤踞在齊郡南面淄水上游萊蕪縣(今山東淄川東南城子莊)的萬余黃巾殘部熬不住了,一個冬天冷死餓死幾千人,活不下去要向咱們投降,我答應了,命令靈山營悄悄送去糧食衣服,將這股黃巾給收編了,對外一直嚴格保密。”

“萊蕪縣雖然遠離兗州中心,處于偏僻群山之中,但終究是兗州地盤,而且擁有豐富的優質鐵礦石和石炭,還有整個北方地區最好的能制作高溫瓷器的高嶺土,所以我讓魯佩把整編出的五千黃巾青壯悄悄帶到臨淄,再帶上三千名訓練半年的青州軍返回萊蕪,換上舊式皮甲牢牢駐守在那里,近兩萬老弱婦孺也繼續呆在被他們占領大半年的萊蕪城。”

“子柔先生已撥下筆資金,組織了一批開礦和冶煉匠師前往萊蕪,估計再有兩個月就能開爐煉鐵,件珍貴的高嶺土運到珠山,粗粗估算,每年至少獲得三百萬斤鐵錠,數百萬斤高嶺土,然后用船順淄水而下,運到臨淄城南咱們商會盤下的兩座冶煉工坊,大量制造盔甲兵器以滿足我軍需要。”

“所以,你還得呆在甄城一段時間,替我牽制各方梟雄的眼睛。”

太史慈恍然大悟:“小弟明白了!大哥盡管放心。”

劉存拍拍太史慈的手臂,走向前甲板,一把抱起太史慈的兩歲多兒子:“小亨亨,剛才你老用手指向海面,看到什麼了?”

“海豚!大伯,好多海豚,亨亨想坐在海豚背上,一直走,一直走,去看大兄說的夷洲。”太史亨嗲聲嗲氣地回答,神態非常認真,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劉存大聲誇獎起來:“咱們小亨亨不得了,不但想象力豐富,而且還知道夷洲了,有志氣!”

兩歲半的太史亨絲毫不管大家笑他,捧著劉存的臉問道:“大伯,亨亨長大了能當艦長嗎?”

劉存立刻轉向樂哈哈的太史慈:“這個問題太復雜了,恐怕賢弟來回答才行,看樣子你兒子不喜歡騎馬,喜歡騎在魚背上。”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太史慈抱過自己兒子故意沉下臉:“前陣子你不是說要學騎射嗎?怎麼變卦了?”

太史亨怯生生地指向甲板最前方的大型床弩:“爹,那個大弩射的箭,更大……”

劉存忍不住哈哈大笑,太史老夫人和媳婦也笑得不亦樂乎,幾個孩子更是笑瘋了,弄得太史慈更加郁悶。

當天晚上,兩家人游覽了黃島參觀了水軍造船廠、水軍大本營等諸多地方,回到鳳凰崗下家里每個人都非常開心,太史老夫人還沉浸在寬闊的軍港和一艘艘碩大的海船戰艦帶來的震撼中,孩子們更是興奮得嘰嘰喳喳議論不休。

孫婉和糜環圍在劉存身邊說,以后有機會多出去走走游游,這麼些年來,一家老小像今天這樣高興的日子可沒幾回,劉存聽了又是高興,又是愧疚,連忙點頭答應下來。

回到臨淄之后,忙得一塌糊涂的劉存再也記不起答應過兩位妻子的話,每天里里外外忙得團團轉,往往是深夜子時還在與麾下文武商討各種事務,回到家里洗個澡躺在榻上,摟著糜環說說話就不知不覺沉睡過去,讓糜環心疼不已。

三月中旬,劉存接到黃琬出任豫州刺史的消息,高興之下連夜給黃琬寫去長信表示祝賀,並告訴黃琬,幽州牧劉虞在公孫瓚的密切配合下,終于擊敗了張舉張純,收復了大半個幽州。

半個月不到,黃琬熱情洋溢的回信到來,信中說他已向朝廷和皇帝提出請求,授予劉存青州牧的稱號,他還請求朝廷調遣青州軍援助豫州,平定境內愈演愈烈的黃巾暴亂。

劉存反反復復閱讀黃琬的回信,與公孫沛、國淵、趙溶和韓漾等人討論出兵援助豫州的得失,公孫沛等人都認為,這是擴大政治影響力並鍛煉青州將士的好機會,並為此制定周密的出征計劃,剩下的就是等待朝廷下達出兵援豫的調令了。

誰知沒等到朝廷的調遣命令,卻等來了皇帝劉宏駕崩的消息,劉存明知道劉宏熬不了多少日子,但接到劉宏死訊的時候還是傷心不已,含著淚下達了搭設靈堂全軍戴孝的命令,為皇帝劉宏舉行盛大而隆重的追悼儀式。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青州刺史府內的靈堂剛搭起三天,孝帶飄飄的天使儀仗忽然來到臨淄城,在臨淄軍民一片低泣聲中默默開入刺史府。

依仗擺下,身披重孝的黃門丞張敦先是進入靈堂祭奠一番,然后背對靈堂面向跪倒一片的劉存和眾官員,拿出皇帝劉宏生前寫下的最后一道詔書,含著淚大聲宣讀皇帝劉宏的最后一次任命:敕封劉存為青州牧,加授鎮東將軍!

張敦的話音未落,劉存已撲倒在地嚎啕大哭,周圍哭聲大作哀聲四起,一刻鐘不到,悲痛的哭泣聲越來越響越聚越多,整個臨淄城都籠罩在一片淚雨之中。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3:56 PM

第一百二十三章 蓄勢(上)

  刺史府後院書房裡光線柔和,隨意用過半碗飯的天使張敦和劉存相對而坐,秉燭夜談。

  劉存將香霧裊裊的一杯新茶緩緩放到張敦面前,然後自己斟上一杯,捧在手裡徐徐喝下一小口:「兄長,宮裡現在如何?」

  張敦苦笑一下,放下杯子低聲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愚兄是先帝的人,新皇即位之後的重要事務自然也輪不到愚兄參乎,這十幾年來專門替先帝跑腿,在宮外的時間要比在宮內多得多,所以新皇記不起愚兄很正常。」

  「那就別幹了,把洛陽的宅子鋪子田地全賣了吧,別捨不得,越快越好,帶上你哥嫂和你乾兒子一家到青州來,哪怕當不了大官光宗耀祖,做個一生無憂的田舍翁也是好的。」劉存突然來這麼一句,如有外人在此,不知會震驚到何等程度。

  張敦只是微微點頭:「我也慢慢看出了苗頭,弄不好大將軍何進和張讓他們真要拚命了,還有蠢蠢欲動的袁家、楊家、各地的老劉家和崔家、衛家那些人,沒一個善類,把這潭子水越攪越渾了!」

  「唉,你的眼光總是那麼精準,想不服氣都不行。這次回去,我就讓哥哥嫂嫂和乾兒子一家搬過來,省得整天記掛,你也別讓他們在這裡太舒服,弄個小院一個鋪子就行了,他們別的肯定幹不來,做點小買賣還湊活,愚兄還是暫時留在宮裡吧,萬一有個突變,也好向外遞句話。」

  張敦是在報答劉存,自從兩年前他與劉存攀上交情。很快就和仁厚豪氣的劉存建立起緊密關係,此後張敦非常義氣地為劉存排憂解難,可以說如今青州的郡丞、縣令等官員中,至少一半是通過張敦幫忙才獲得皇帝和朝廷的正式任命,就連劉存逢年過節送給太后、皇后和十常侍等內朝官宦的禮物。也都是張敦一手操辦。

  張敦感激劉存對他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任,劉存同樣欽佩張敦的忠義和智謀,兩人雖然見面的時間不多,但在頻繁的通信中,對事對人總能想到一塊去,因此兩人的交情越來越深。到如今已達到可以託付性命的程度。

  沉默片刻,劉存徵求張敦的意見:「先帝這一走,各地諸侯和豪強就沒人鎮得住了,朝中各派的明爭暗鬥很快就會愈演愈烈,恐怕誰都顧不上打得你死我活的中原各地。有鑑於此,為避免捲入各路諸侯之間的紛爭,小弟想把派出去的軍隊召回來,然後紮緊自家籬笆,種好自家田地,兄長以為如何?」

  張敦端起茶杯慢慢品,喝完大半杯茶,低聲說出自己的意見:「適當收縮的策略是對的。太史子義帶到兗州的兩萬青州將士,每日的糧餉消耗就是個巨大數字,也是你青州富裕。換成別的地方恐怕早就受不了啦!」

  「如今先帝不在了,賢弟沒必要再恪守先帝在世時下達的諭令,時過境遷,就該審時度勢。」

  「現在回過頭想想,愚兄發現,你在青州實施的新政和對世家豪門的無情鎮壓雖然唐突了些。但確實有道理,而且時機掌握得非常好。剛開始朝中大臣們震驚憤怒,氣急敗壞。可隨著天下大勢的迅速改變,再也沒人有心情詬病青州發生的事情了,哈哈!」

  劉存頻頻點頭,他最放不下的就是這點,他知道自己得罪了整個大漢天下的世家門閥,數年來苦苦保持的好名聲很可能因此毀掉,但目光遠大的劉存不在乎,他的好名聲在數年來同樣帶來了巨大的制約。

  張敦繼續說道:「豫州那邊賢弟不用理會,黃琬那書呆子刺史,空有滿腔熱血壯志,到了任上他才發現,自己早就被當地豪強架空了,消息傳到洛陽,竟成了王公大臣茶餘飯後的笑話!」

  「黃琬也不想想那是什麼地方?四世三公老袁家的地盤啊!各級官吏不是袁家的直系旁支就是門生故吏,黃琬想動彈一下都沒辦法,更別說請賢弟率青州將士入豫平叛了,豫州那些門閥和豪強不會願意看到賢弟率兵進入他們的勢力範圍,所以賢弟沒必要操心,倒是幽冀兩州有點麻煩——」

  看到劉存會意地點點頭,張敦乾脆說道:「與公孫瓚的關係賢弟自己把握,我總感覺他挺危險,劉虞反而好打交道,如今的幽州牧劉虞全靠賢弟輸送糧草養活,從今年起,未來五年青州每年稅賦的三成,都要用於援助幽州,這是先帝在位時定下的方略,賢弟肯定會一如既往謹遵先帝意願去做,可是,也不能白做啊!」

  「說句不好聽的話,一旦各路諸侯打起來,誰還顧得上別人的死活?所以賢弟不要太厚道,冀州再窮再破,生鐵和馬匹都有富餘,賢弟儘管向劉虞開口要,另外,除了賢弟自己修建的那個遼東旅順港之外,還可以讓劉虞為賢弟在漁陽和右北平沿海修兩座碼頭,以方便今後從海路運去糧食,我想劉虞只要不老糊塗了,定會馬上去做。」

  劉存會意一笑:「劉虞大人確實很著急,他在來函中非常擔心糧食物資從陸路通過冀州時,被冀州刺史韓馥來個雁過拔毛,所以主動提起要在漁陽的入海口建座大碼頭。」

  「另外,幽州的馬匹和生鐵都不缺,想必這個生意劉虞大人早已想到,小弟會讓專人辦理此事,互通有無,互利互惠,既能增進合作,又能幫助幽州盡快緩過來,總比一味授人以魚強得多。」

  「這樣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就回去,到了洛陽再看看是個什麼樣子,你派幾個信使跟我回去吧,琅琊商會那幫人油嘴滑舌的,我有點不放心。」張敦像嘮家常似的說道。

  劉存心中一凜,微微點頭表示明白了,隨後輕輕掠過這個話題:「有件事小弟心裡頗為忐忑,就是先帝加封的鎮東將軍,小弟能體會到先帝的深厚期望,可恩寵太盛了!」

  「如今大漢十三州大多還保持刺史設置,敕封州牧的只有幽州牧劉虞、新任益州牧劉焉、冀州牧韓馥和小弟這個青州牧,敕封州牧再加封四鎮將軍尊號的只有小弟一人,而且還是僅次於四征將軍的尊號,恩寵太盛恐怕要遭人嫉恨,整個大漢朝野還在對青州新政激烈爭論呢!」

  張敦嘆了口氣:「這是先帝高明的地方,先帝是想讓天下人看到他對賢弟的信任和鼎力支持!」

  「當初寫下這份敕封詔書時,惹來不少人嫉妒,但誰也不敢放個屁,三公九卿心裡更清楚,這就是先帝對青州新政的態度,至於加封賢弟『鎮東將軍』,意思是讓賢弟穩穩地坐鎮青州,毫無顧慮地將新政推行下去。」

  「賢弟既然已經體會到先帝的良苦用心,就沒有必要心懷忐忑,繼續幹下去就是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3:58 PM

第一百二十四章 蓄勢(下)

  送走了張敦,劉存立刻下令撤回駐紮兗州的太史慈所部,由副將張郃率領其中八千步騎駐紮祝阿,密切關注兗州戰局,太史慈率其餘將士返回臨淄。

  進入六月,青州援助幽州的糧食和各種物資均通過海路運輸進行,幽州乃至大草原上的大量馬匹、牛羊、生鐵、毛皮被源源不斷運回青州和徐州。

  與此同時,位於黃河北岸青冀兩州交界處的樂陵新城竣工落成,建在東門外的交易市場隆重開市,青州、冀州、幽州、徐州乃至大草原胡商,紛紛進駐這個規模宏大設施齊全的商品交易市場,青徐二州的大量手工業產品和農產品,從這裡銷往幽、冀、並各州和塞外大草原,北方的牛羊馬匹等物資也從此處運往南方各地。

  青州在日夜努力悶頭發展,帝都雒陽的權力鬥爭也開始進入白熱化。

  年僅十四歲的少帝劉辨的生母何皇后被尊為皇太后,在大將軍何進的鼎力支持下開始臨朝聽政,由大將軍何進與見風使舵的太傅袁隗共參錄尚書事,執掌朝政,形成了外戚何氏專權之局。

  皇帝劉宏在世時,本想讓更聰明可愛的皇子劉協繼位,臨死前還將劉協託付給掌控皇家禁衛力量的宦官蹇碩,劉宏這一死,忠心耿耿的蹇碩便想誅殺何進,立劉協為帝,以報先帝劉宏之大恩。

  總攬兵權的大將軍何進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獲知蹇碩的陰謀後立刻還以顏色,嚇得蹇碩再也不敢走出皇宮,整天與諸宦官密謀如何盡快誅殺何進。

  誰知諸宦官中的中常侍趙勝是何進的人。很快將蹇碩的行動計畫密告何進,勃然大怒的何進搶先一步宰了蹇碩,將其所統禁兵悉歸於自己麾下,由此完全掌控了西園軍的指揮權。

  皇帝劉宏之母太皇太后董氏也不甘寂寞,在一群與大將軍何進有仇的重臣煽動支持下。與少帝的母親何太后展開垂簾聽政的權力爭奪。

  何太后迅速予以反擊,指使何進奏請將董太后遷出京師前往封國居住,又逼迫何進將董太后之弟驃騎將軍董重抓捕下獄,董重自知必死隨即自殺,董太后隨之憂懼而死。

  十常侍等宦官立刻意識到大將軍何進的巨大威脅,再一次團結起來密謀誅殺大將軍何進。只有殺掉權勢越來越大的何進,他們才能保住自己的命。

  紛亂局勢下,大將軍何進走出暈招,在袁紹的建議下急召董卓進京剷除宦官,早就等候這一天的董卓聞召即刻上路。可還在路上的時候,何進的腦袋已經被宦官們割下,何進的部將憤怒之下揮軍攻打皇宮,宦官張讓等人少帝出逃。

  董卓遠見洛陽火起便揮師疾進,路上得知少帝逃到了北芒(山名,今河南洛陽北),立刻引兵前去迎接,成為保護少帝還宮的靖難功臣。

  董卓確實是個百年不出的梟雄。進京僅一個月,就將何進兄弟所統部眾五萬餘人據為己有,又誘使執金吾丁原部將呂布殺丁原歸附於己。同時還當上了大司空,大將軍何進十年沒有做到的事,董卓僅用一個月就做到了。

  之後長達半年時間裡,朝廷除了朝中重臣的職務任免和調整通報,竟然沒給各州下發一份諭令。

  對此,青州府衙門中的公孫沛直呼看不懂。按照他的推測,這個時候應該是迅速昭告天下安定人心。怎麼不見新皇和董卓有動靜?

  朝中那麼多學富五車的文武眾臣在幹什麼?

  新晉青州別駕國淵反應更強烈,大罵那些朝中文武重臣屍位素餐。最後還惡狠狠加上句是否都死光了?

  新晉治中趙溶和從事韓漾如今忙得臉都細了,腦子裡全是一張張統計表格和一組組數據,他倆對青州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也沒時間去感興趣。

  國淵和公孫沛在唏噓哀嘆國將不國時,趙溶和韓漾還在反覆估算秋收能增收多少糧食?在建的三大糧食儲備倉庫到時候能否裝滿?是否盡快讓主公拍板,把五銖錢的鑄造提上日程,以適應迅速發展的農工商百業需求?

  青州三級行政系統經過大半年的調整磨合,已經逐漸順暢地運行起來。

  青州新政獨特而規範的行政手段開始顯示出強大活力,新規範與新觀念讓各級官吏的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哪怕最守舊的官吏,如今都時不時從嘴嘣出「統計數據」、「考核指標」、「預算報告」等新鮮詞彙,學會了如何制定合理的財政預算,靠拍胸脯、拍腦門辦事的官員越來越少,官吏們的錢袋子逐漸充實,說話底氣足了許多,身上的官服官帽也比原來漂亮多了,可是,把酒吟詩風花雪月的日子也少了!

  整個中平六年,劉存幾乎把全副精力放到軍隊建設上,做了兩件轟動青州影響重大事情。

  第一大事是,動用十八萬民夫和軍隊官兵,耗費四個月時間投入數千萬金,在鄒平縣南無影山下建起方圓二十里青州軍大本營和戰略儲備倉庫,能容納八萬官兵常年駐紮的大本營分為五個區域,擁有的糧庫群和武器裝備倉庫群、五十六座兩層以上的樓台、五個分佈合理整齊堅固的營房區、四座設施齊全相互連接的龐大訓練基地。

  這座碩大的軍營被青州民眾稱之為「無影山大營」,軍隊內部稱之為「大本營」,原諸城的步兵訓練基地、枳城的騎兵訓練基地、東武城的城陽武學院,均已提前搬入無影山下的大本營。

  截止九月一日,分散青州各地的五萬八千新兵陸續開進「無影山大營」內的四個基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軍法軍規學習和軍事基礎訓練。三個月後,訓練合格者正式成為青州軍士卒,編入相應的步兵和騎兵序列,在各自軍官和教官率領下,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專業技能訓練和戰術配合演練。

  第二件大事同樣令整個青州為之震動,足以影響整個青州的工業發展前景和思想觀念的轉變。

  四月十日,坐落在臨淄城東南方十里、位於淄水東岸的南山和月山之間的大型冶煉工坊和鐵器工坊竣工,劉存以「青州軍」的名義,收購位於臨淄城南原王城廢墟上的二十四家冶煉工坊和鐵匠鋪,將其設備和人員盡數遷往淄水東岸新建的冶煉工坊和鐵器工坊,並將這兩座新建的大型工坊正式命名為「青州鐵工坊」。

  四月十五日,擁有三名大匠師、三百三十五名各級匠師、兩千名工匠和三千名學徒工的「青州鐵工坊」正式點火。

  出席完鐵工坊點火儀式的當天下午,劉存率州牧府各級主官和青州軍五千將士,在南門外三里的原南城廢墟上,舉行隆重的舊城改造奠基儀式,並鄭重對外宣佈:半年之內,將在這片廢墟之上,建起一座堅固美觀設施齊全的、屬於青州鐵工坊工人匠師所有的新城!

  剛開始的時候,包括獲得「青州鐵工坊」高薪聘用的工匠在內的臨淄人都不懂劉存是什麼意思,隨著修葺一新的四里城牆內建起一排排漂亮結實的紅磚灰瓦樓房,連通四座城門的兩橫兩縱四條街道鋪上了厚厚的混泥土,建於小城中心位置的小學堂、兩座市場、一座醫館和兩塊蹴鞠場地相繼落成,人們才再次想起劉存在奠基儀式上的宣告。

  十月初九,從劉存舉行奠基儀式到竣工僅五個多月時間,一座方方正正的站新城池屹立在臨淄城的正南方,一個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迅速傳遍臨淄城裡城外大街小巷:

  ——城南新城門樓上的紅綢揭開了,新城名字叫「鐵城」,鐵工坊兩千多名工匠和他們的家人已經歡歡喜喜搬進「鐵城」中居住,按照技藝級別高低,住進大小不同的小樓。

  ——主持慶祝典禮的「青州鐵工坊」主事們鄭重說明,這座新城之所以叫「鐵城」,是州牧大人和青州軍對鐵工坊師傅們以及所有勞動者的敬意,工匠們只需在「青州鐵工廠」幹滿五年,如今進住的新樓房就屬於他們自己的產業了!

  ——州牧府負責營造的官員透露,正在築造的濟南國曆城新城南面,也在修建一座佔地數百畝的鐵工坊,工坊規模和工匠住宅區與竣工的青州鐵工坊基本一致。

  隨著各種相關消息的迅速傳遍,臨淄「鐵城」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工匠的社會地位迅速提高,引發青州各地農工商百業的強烈震動,促進了各行各業對技術和人才的重視。

  青州的各級官員們被主公劉存的這一手震得不輕,許多人不能理解,是什麼原因使得主公對工匠的重視達到如此地步?

  困惑之下,官員們相互打聽,相互探討,很快就從源源不斷銷往中原地區、遼東地區和幽冀兩州的盔甲兵器、利用鋼鐵製造的名目繁多的商品中,看到了滾滾而入的巨額財富,終於明白為何主公總是把青州的鋼鐵製造行業,稱之為青州經濟的支柱產業。...<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3:59 PM

第一百二十五章 討董聯盟(上)

  北風呼嘯,呵氣成冰,隆冬季節的黃河兩岸滿目蒼涼,一派蕭瑟。

  位於黃河南岸酸棗(今河南延津縣北十五里)縣衙後院裡,三名身披名貴裘皮大衣的官員,正在幾株臘梅之間信步而行。

  中間那位身材高俊、器宇不凡的顯赫人物,就是數月前在朝會上與權勢滔天的董卓拔刀相向的袁紹。

  袁紹左邊那位臉帶微笑、亦步亦趨的矮個子官員名叫孔伷,他是袁氏家族的得意門生,也是袁紹小時候的玩伴,由於黃琬無法忍受豫州地方豪強的掣肘和排擠,一怒之下辭去豫州刺史職務,孔伷便在袁家的運作下,通過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的舉薦,非常順利地被董卓朝廷任命為豫州刺史。

  不得不說,其貌不揚的孔伷運氣很好,他被袁氏家族推上豫州刺史位置之前,還只是陳留太守馮岱手下一名區區計吏。

  袁氏家族之所以將名不見經傳的孔伷舉薦為豫州刺史,目的是試探一下董卓的態度,而且時間選得非常精妙,董卓剛廢掉少帝劉辨另立劉協為皇帝沒多久,造成的惡劣影響迅速向大漢各地擴散。

  董卓正為如何挽回聲譽收攬人心而發愁,看到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家族主動靠攏,哪還不明白袁家的潛在之意?

  加上董卓欽佩名士黃琬的德操和能力,將計就計,任命孔伷為豫州刺史,然後親自帶領袁逢、楊彪等朝中重臣前往黃琬家中,盛情挽留即將離開洛陽返回老家江夏的大才黃琬,當即任命黃琬為太僕卿。

  於是,蓄著三縷文人鬍子、說話慣於引經據典卻又非常幽默風趣的孔伷,一躍成為替天子巡牧一方的豫州刺史,成為雄心勃勃的袁紹非常信任的左膀右臂。

  走在袁紹右邊那位身材高大臉色紅潤的官員,便是寧願做太守也不願當刺史的東郡太守橋瑁,橋瑁剛才通報的青州方面的消息,引起袁紹的極大重視。

  袁紹讓兩人一同返回內堂中,圍著暖和的炭火端起沁人的香茗細細討論,最終還是無法弄清青州牧劉存所持的立場。

  考慮再三,袁紹詢問負責向各州郡散發討伐董卓倡議書的橋瑁:「元偉啊,青州就在咱們東面,快馬兩日即可抵達,劉青州卻一直沒有對結盟討董做出回覆,能否他有意於這個盟主之位?」

  橋瑁搖搖頭:「不會,劉子鑑為人厚道,數年來與周圍各州郡同僚相處和睦,兩月前,愚弟接到兄長密信著手徵募士卒,為買兵器和盔甲去了一趟臨淄,獲得劉子鑑的熱情接待,還在戰馬定購上幫了咱們大忙。」

  「據我所知,這段時間他上下奔走視察,全力推行新政,整肅青州官場,忙得不亦樂乎,前幾天還在臨淄召集青州各郡縣主官,召開所謂的年度總結會議,總結一年來推行新政的經驗教訓,狠狠表彰了一批政績突出的官員,聽說獎勵十分豐厚。」

  孔伷哈哈一笑:「劉子鑑雖有仁德寬厚之名,但他在青州推行新政過程中手段極為冷酷,比如,以追剿積年欠稅和鎮壓非法武裝為藉口,無情地剷除了百餘世家豪門,不但將百餘家地主豪強的財產劫掠一空,還羅列樂安郡太守陸逢等人七十餘項罪證,抓捕樂安郡和北海國、東萊郡、齊國等三十餘名縣令、縣丞和官吏,盡數押解洛陽朝廷發落。」

  「樂安太守陸逢猖狂逃離青州之後,劉子鑑竟然還不放過,通過州府所屬衙門公開印製五天一售的《青州時報》,將陸逢等人數年來的貪污劣跡公之於眾,雲集琅琊、臨淄的各地商賈很快將印製精美圖文並茂的《青州時報》帶回大漢各地,短短一個月內,江東陸家名聲大損,陸逢本人更是聲名狼藉,如今別說去洛陽向朝廷喊冤打點了,連老家他都不敢回去,聽說悄悄跑到荊州隱姓埋名做起了隱士!」

  「由此可見,劉子鑑並非什麼仁德之輩,還有他麾下那群享譽天下滿腹韜略的幕僚,哪個是易於之輩?咱們不得不小心提放啊!」

  袁紹本來就擔心劉存的名望在自己之上,此刻聽孔伷這麼一說,立刻意識到劉存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威脅,如果實力雄厚兵多將廣的劉存真要入盟,搞不好自己苦心籌備並動員家族巨大力量串聯的酸棗會盟,反而成了為劉存做的嫁衣裳。

  橋瑁看到袁紹久久不語,雙眼盯著上方的梅枝,臉色變化不定,很快明白袁紹想些什麼,於是委婉地安慰袁紹:

  「兄長無需擔憂,愚弟觀劉子鑑沒有入盟討董的意思,否則他早該在回信中答覆愚弟,而不是強調青州負擔太重,他身後幕府的那群所謂名流賢士,大多是寒門出身,說得不好聽都是些熱衷於開荒種地、興辦工商的守成之輩,絕不願意在新政推廣的關鍵時刻,把好不容易積攢的錢財花到軍費上。」

  袁紹一聽覺得有道理,最好的結果是劉存不加入討董聯盟,說不定還能拿劉存的姑息養奸做做文章,趁機把劉存的聲望給壓下來。

  善於察言觀色的孔伷眼珠轉動幾下,很快提出建議:「兄長、元偉兄,能不能想出個妙計,既不讓劉子鑑率兵加入我討董大軍,又能讓劉子鑑心甘情願、或者不得不為我盟軍提供急需的糧草軍械?」

  「嘿嘿,劉子鑑抄沒青州世家門閥所得,絕不低於十億錢,是該那些出來支持咱們的討逆大業了!」

  袁紹頓時精神大振:「公緒可有妙計?」

  孔伷哈哈一笑,優雅地向目光炯炯的袁紹施一禮:「聽聞劉子鑑最愛惜自己的名聲,曾因麾下士卒在野外練兵中,踩壞一座小木橋事後沒有修復,接到鄉老申訴的劉子鑑不但立刻跑去給村民道歉,還用十天時間為村子修起兩座小石橋。」

  「之後,劉存嚴厲處置了當天率隊訓練的軍候,那個倒霉的軍候被打二十軍棍還降一級使用,卻讓青州那些凡夫俗子津津樂道,大讚劉子鑑的仁德和青州軍的嚴明軍紀。」

  橋瑁和袁紹逐漸會意,孔伷不無得意地端起茶杯,不緊不慢地將自己的計策娓娓道來:「還請兄長暫且停止對劉子鑑倒行逆施的抨擊,也不要再對青州新政進行評論,修書一封與劉子鑑互道友情,盛讚劉子鑑之高風亮節,然後請劉子鑑登高一呼,就任討董盟主。」

  「以劉子鑑之品性以及如今得罪天下世家門閥的艱難處境,必定極力推辭盟主之位,他定會顧及兄長的顯赫身份和崇高地位,進而表明其支持態度,兄長盡可順勢將劉子鑑之大名,堂而皇之列入各路諸侯會盟名單,然後再徐徐圖之!」

  「好計策!」

  袁紹大喜過望,當下不再猶豫,立刻給劉存寫下封熱情洋溢的書信。

  ######

  初平元年元月,初五,臨淄城州牧府西院。

  天色大亮,小雪初霽,劉存好不容易有兩天時間陪伴嬌妻,袁紹的突然來信便打破了溫馨的氣氛。

  劉存將參軍趙立請進來,接過信函便打開閱讀,容顏嬌潤的糜環給拘束的趙立奉上杯茶,看到劉存的眉頭微微皺起,心裡不由得擔憂起來,深怕好不容易計畫好的一天安排會因此被打亂。

  「你看過信沒有?」劉存收起信函。

  趙立點點頭:「看過了,這等來信必須經過參軍室拆閱,方能轉達主公,今天正好是屬下值班。」

  劉存示意他放鬆點:「說說你的看法。」

  「是!」

  經過兩年多的軍旅磨練,趙立身上已經完全看不到文弱書生的痕跡,眉宇間的神色越來越像他那沉穩果斷的父親趙溶。

  趙立略微整理思緒:「正如年前核心會議做出的結論一樣,袁紹沒安好心,從他的來信以及最近從酸棗發回的情報中可以看出,隨著各路諸侯的不斷到達,袁紹已經把自己當成了討董聯盟的當然盟主,毫無顧忌地做出這樣那樣的調遣與任命,特別是讓他族兄袁術掌控所有糧草軍餉的舉動,足以暴露他的真實想法。」

  劉存讚賞地點點頭:「分析不錯,對利益因果看得清楚,那麼,你覺得我該如何回覆袁紹才恰當?」

  趙立顯然是有備而來,回答十分簡單:「虛與委蛇,待價而沽!」

  劉存哈哈一笑:「好一個待價而沽,要是你爹在這,說不定驕傲死了,哈哈!你爹在忙些什麼?」

  趙立露出燦爛的笑容:「一大早起來就嚷嚷,說今天是新年五天假期的最後一天,怎麼也要去鐵城看兩場蹴鞠比賽,中午對陣的『青州鐵工坊』和『軍郵總站』是最強的兩個隊,觀看的人多,去晚了怕沒好位置,還一個勁兒地嘀咕怎麼也要押把大的,賭鐵工坊勝。」

  劉存樂得不行,送走趙立之後看到糜環還在笑,便詢問糜環想不想去看蹴鞠比賽?糜環立刻搖頭,撲進劉存懷裡緊緊抱著他的腰,似乎深怕自己丈夫要馬上出去一樣。...<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4:00 PM

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董聯盟(下)

  次日上午,劉存開完簡短的政務會議,便與濟南國相管寧、大匠師霍堅一起乘車趕往歷城,對策劃和設計近一年之久的新曆城做最後的實地覆核和印證,根本不理睬袁紹的低劣伎倆。

  劉存一行剛出臨淄城西十餘里,兩匹快馬追上劉存乘坐的馬車,參軍室的主官軍情的軍候把剛收到的急報送到劉存手上。

  劉存看完立刻向霍堅和管寧致歉,把濟南新城的事務交給他們兩人共同處理,隨後鑽出馬車,騎上戰馬返回州府。

  州牧府規模比當初擴大了兩倍多,相繼買下的周邊七座院子經過不斷改建擴建,已形成四個相連相通的園林式區域,東區為州府衙門行政辦公區,中區為青州軍總部,面積最大的西區是劉存與麾下三十餘名心腹文武的住宅區,北區是親衛營兩千官兵的營區。

  匆匆返回的劉存和五百親衛策馬進入面臨城西大街的中門。

  這座用花崗岩石條修建的大門雖然不大,卻厚重肅穆,大門兩旁每天十二個時辰均有八名以上全副披掛的軍士站崗,進入大門直行五十步,即能抵達一座高十二丈、長三十六丈、寬二十四丈的重檐式建築,這裡是劉存的將軍府衙門所在地,也是青州軍和琅琊軍的中樞所在。

  看到劉存進入會議室,公孫沛、國淵、趙溶、太史慈、徐盛、魯佩、陸九和趙立全體起立,劉存請大家坐下,立刻詢問「珠山營」都尉陸九:「情報證實過沒有?」

  陸九回答:「證實過了,而且獲得了準確數字。劉備帶領南下的這支軍隊不到八百人馬,身邊副將還是關羽和張飛,多了個叫孫乾的北海國文士。」

  「孫乾?」

  劉存似乎在哪聽說過這個名字。

  國淵解釋道:「就是主公接任青州刺史之前,獲得黃琬大人臨時聘用為從事、陪同巡查四方的孫乾,字公佑。二十六歲,曾在琅琊書院旁聽數月,喜歡聽鄭師主講的經義課程,屬下來到主公身邊之前他就離開了書院,只是不知他為何與劉備在一起。」

  劉存想起了見過一面的孫乾,當下對孫乾這樣的小人物也不在意。點點頭詢問眾心腹:「諸位,劉備以平叛之功被劉虞大人舉薦為範陽縣令,至今不到三個月,他為何扔下當了三個月不到的范陽縣令領兵南下冀州?目前駐紮在上谷郡的公孫瓚將軍知不知道?這裡面發生了什麼?」

  眾人隨即陷入緊張的思考之中,陸九因為沒弄到更詳細的情報而暗暗自責。

  半年前。劉存狠狠敲打了陸九,嚴厲地指出「珠山營」存在的諸多弊病,責成陸九在兩個月內整頓內部嚴肅軍紀,並派出監察官進入「珠山營」協助陸九,羞愧難當的陸九痛下狠手整肅紀律鬆懈的「珠山營」,經過半年的大力整頓和彌補,「珠山營」才獲得監察衙門的認可,否則連都尉陸九在內的兩千五百弟兄恐怕都得轉行了。

  國淵首先提出看法:「大家應該能從劉虞大人和公孫瓚的權力爭鬥中。看到其中玄機,劉虞大人利用一切機會削弱公孫瓚的實力,而拉攏劉備則是最容易辦到的。」

  「當然。也不排除劉備主動向德高望重的漢室宗親劉虞大人靠攏,半年來的情報顯示這樣一個事實:劉備表面上對劉虞大人感恩戴德,私下裡卻與同窗師兄公孫瓚將軍走得更近。」

  「雖然我對劉備此人不是很瞭解,但一個在激烈爭鬥的兩派之間搖擺不定的人,最後通常是得不到任何一派的信任。」

  「子尼所言,一針見血!」

  治中趙溶贊成國淵的看法。並進一步論證:「去年四月,也就是主公晉州牧並加封鎮東將軍之後沒幾天。幽州牧劉虞大人因安撫烏桓有功,被授予太尉之職。加封為襄賁侯。去年冬,董卓為籠絡宗室收買人心,又遷劉虞為大司馬,同時封公孫瓚為奮武將軍,加封薊侯。」

  「這兩次封賞,都沒有提及在平息張舉、張純叛亂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劉備,由此不難猜測:劉虞大人和公孫瓚將軍給朝廷的奏報中,都沒提及劉備的功勞,或者將劉備與諸多立功將士列在一起,否則朝廷不會看不到劉備的功績。」

  「是啊!主公助劉備帶走三千五百精兵,一路從冀州打到幽州,別人是越打越強大,劉備竟然只剩八百騎,諸位不覺得奇怪嗎?難道劉虞大人和公孫瓚將軍沒看到劉備的功績?都不顧及劉備的感受?」

  太史慈沒說破,但連續的疑問已經讓大家明白這樣一個可能:劉虞和公孫瓚都不信任劉備,劉備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情至此,已經不需要繼續探究下去,劉存當即向陸九和魯佩下達命令:進一步探查會盟酸棗的各路諸侯的實力,查清支持各路諸侯的各大商家身後靠山,瞭解會盟各軍的糧草、馬匹、軍械和主要將校的簡歷!

  會議結束,劉存叫住陸九低聲詢問:「查清了沒有,常山趙子龍是否真的在公孫瓚麾下?」

  陸九無奈地點點頭:「經過反覆核實,趙子龍就在公孫瓚的親衛營中擔任隊率,為此屬下親自前往常山,通過幽州刺史府計呈范雍先生引見,見到了趙子龍的胞兄趙峻,轉達了主公的愛才之心和求賢之意。」

  「趙峻驚訝異常,對主公非常敬重,但尚在猶豫之中,說是要與胞弟趙雲商量之後才能決定,屬下擔心太過急切會適得其反,因此不敢強求,約定下次見面再次詳談。」

  「屬下看得出來,趙峻心動了,確實非常嚮往我青州官場的政治清明和民眾的安居樂業。」

  劉存滿意地點點頭:「做得很好,可以通過書信往來繼續與趙峻保持聯繫,儘可能說服他投入我青州,同時密切關注趙子龍的動向,必要時由我出面親自招攬。」

  「常山趙子龍有勇有謀,赤膽忠心,是位百年難遇的虎將,若為我所用,將來的成就也許不在太史賢弟之下,甚至更高。」

  陸九微微吃驚,沒想到主公給予年紀輕輕的常山趙子龍這麼高的評價,立刻明白接下來自己的努力方向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4:02 PM

第一百二十七章 管亥歸來(上)

  初平元年正月底,各路諸侯匯聚酸棗,正式向天下各州郡發佈《討董檄文》,青州牧劉存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討董聯盟的名單上,位列於冀州牧韓馥之後。

  令知情者不解的是,匯聚酸棗的各路軍隊和南陽、河內兩個聯軍大營裡,至今沒有見到琅琊軍的一兵一卒,劉存的身影更是由始至終沒出現過。

  殘雪皚皚,霜露滿目。

  數日前被各路諸侯推舉為盟主的袁紹,直到這時才和河內太守王匡一起趕到酸棗聯軍大本營,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等數十人出營迎接,笑聲朗朗地簇擁風塵僕僕的盟主袁紹,進入大營中央氣派非凡的中軍主帳。

  盟主袁紹表現得非常謙遜,進入大帳立刻上前安慰老朋友曹操,詳細解釋因為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匿後沒有官職,所以只能將曹操及其率領的五千人馬列入陳留太守張邈旗下。

  曹操對此毫不在意,笑容滿面地說只要能剷除國賊就行,如此寬闊豁達的胸襟頓讓各路諸侯連聲喝彩,隨後大擺筵席為盟主袁紹接風,從中午一直喝到夜幕落下才盡興而散。

  袁紹在宴席結束後單獨留下曹操,兩人移到寬闊暖和的後帳繼續交談。

  下人送上香茗,袁紹揮手讓下人退下,把自己的擔憂如實告訴足智多謀的曹操:

  「孟德,別看咱們人多勢大熱熱鬧鬧的,實際上東拼西湊的三十五萬兵力分駐各地,與董賊凶悍的西涼大軍相抗衡。勝算並不大……」

  「這三十五萬兵力中,兗州、東郡、橋陳留、山陽與濟北的十五萬將士駐紮酸棗,公路(袁術字)和長沙太守孫堅所部五萬人馬屯集魯陽,孔伷麾下五萬豫州軍隊需要鎮守潁川等地,保護糧草運送的同時。嚴防黃巾賊寇乘虛來襲。」

  「最後,文節兄(韓馥字)麾下五萬冀軍近半留守鄴城,剩下還得為咱們聯軍各部運軍糧,難啊!」

  曹操也知道難,聯軍看似實力強大,其實各自為政各懷心事。各路諸侯雖然名聲顯赫,但真正到了戰場上,這些人肯定不行。

  之前被曹操寄予厚望的只有劉存,所以曹操率領自己徵召的五千兵馬開進酸棗大營安頓後,第一時間就找橋瑁打聽琅琊軍駐紮何處?劉子鑑大人是否到來?

  橋瑁苦笑不迭。坦言子鑑大人委託商隊送來萬石軍糧,但兵馬和軍械一概沒有,當時就讓曹操滿臉愕然,反覆琢磨到底發生了什麼。

  此刻曹操聽了袁紹的話,便把自己的想法如實相告:「本初兄也看到了,如今大漢天下實力最強、兵力最多的,當屬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幽州牧劉虞和公孫瓚,這些人和劉青州一樣都敬奉當今天子。」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暫時不會與董卓撕破臉皮……這些州牧中,兵力不是最多卻最能打的,唯有劉子鑑大人麾下的琅琊軍。既然十八路諸侯名單裡有劉子鑑,本初兄為何不想方設法把劉子鑑和他的琅琊軍請來?」

  袁紹怎麼可能將他暗中對劉存使出的那些手段告知曹操,只是非常遺憾地長嘆幾聲,便把話題扯到一邊去:

  「孟德恐怕不知道,愚兄三次致信請子鑑兄來當這個盟主,他總是婉言拒絕。最後逼急了,他竟然拿出當年在雒陽與先帝定下的五年之約來說事。也就是已傳遍天下的『君臣之諾』:五年之內,子鑑兄要把青州變成我大漢的糧倉。人人有飯吃,家家有房子!」

  「所以,劉子鑑如今一門心思開荒種地做買賣,說不動他啊!後來愚兄退而求其次,向他借調三萬琅琊軍,可他一句話就給我堵回來,說什麼都可以借,就是老婆孩子和麾下將士不能借,你看看……」

  曹操哈哈大笑,笑完又感嘆不已,最後只能和袁紹一起,商議討董聯軍的作戰方略,以及各路諸侯的責任落實。

  幾乎在各路討董聯軍雲集酸棗的時候,一支由四萬黃巾軍士卒和十七萬流民組成的龐大隊伍,正在芒碭山北麓紮營。

  放眼望去,方圓十里全是一堆堆點燃的篝火,巨大的聲勢把周圍兩縣官兵嚇得緊閉城門惶惶不安。

  一堆堆篝火周圍,密密麻麻擠滿了衣不遮體、神色麻木的男女老幼,強忍饑餓圍著篝火相互取暖,很快就在疲憊中不知不覺睡去,誰也不知道明早天亮之後,有多少人變成僵硬的屍體,自己會不會成為這些屍體中的一具。

  架設在十餘萬流民東面的簡陋軍帳裡,黃巾軍東路主帥管亥與副帥張饒等十餘將校仍在緊張商議。

  近兩個月來,為了二十幾萬張吃飯的嘴,管亥所部以戰損三萬餘眾的沉重代價攻下三個縣城,結果獲得的糧食不但頂不住一個月,身後還多出數萬嗷嗷待哺的災民。

  連續征戰兩年多的管亥和他麾下將校無比迷茫,放眼千瘡百孔赤地千里的中原地區,再看看跟隨在自己身後近二十萬衣衫襤褸嗷嗷待哺的父老鄉親,說都不知道如何走出這個一次次重複的困境,唯獨管亥的腦子裡一次次浮現劉存那張悲憫天下的臉龐。

  此刻,管亥和他的弟兄們並不擔心官兵的襲擊,寒冷的天氣、眾多的傷病和巨量糧草耗盡,才是他們急需面對的最大敵人。

  大帳中一片寂靜,遠處災民中響起的嚶嚶哭泣聲清晰可聞,每個將校心裡都很沉重,之前幾名小帥提出「拋棄流民讓他們自生自滅」的建議被管亥嚴厲呵斥,如今再也沒人敢提諸如此類意見,可如今四萬黃巾將士的糧食都沒了保證,怎麼能還能顧及緊緊跟隨的十幾萬災民?

  要知道不久前跟隨他們的災民高達二十五萬有餘,半個多月來死的死散的散,如今依然還有十七萬以上。

  長久的沉默後,副帥張饒終於開口了:「大帥,來來回回打了兩年多,中原各地已是千瘡百孔赤地千里,絕大多數土地成了荒地,人口已經十不存一!哪怕咱們再攻下幾座城池,弄到的糧食也吃不了幾天,說不定屁股後邊又多出幾萬張吃飯的嘴。」

  眾將校立刻隨聲附和,均認為中原地區已經沒有他們的活路了。

  張饒示意大家安靜:「目前,唯有東面的徐州和東北面的青州最是安定富裕,別說二十幾萬人吃飯,就是五十萬人,這兩個地方也養得起,可這兩個地方都不好打。」

  「徐州兵力已擴大數倍,陶謙老賊還把隱居郯城的臧霸、孫觀等人請出為將,咱們的南路軍昌豨大帥接到臧霸的信,立即領著三萬兵馬投奔徐州了,幫助陶謙老賊堅守徐州,生生堵住咱們東進之路。」

  「先不說是否能打進徐州,想必弟兄們都不忍心和之前的手足兄弟作戰吧?否則幾個月前咱們就已經打過去了。」

  將校們的哀嘆聲不時傳出,心裡很不是滋味。

  曾經攜手作戰的兩支黃巾大軍,轉眼分道揚鑣,真要兵戎相見還真下不去這個手,何況如今的徐州軍兵精糧足,兵力已高達八萬餘人,就目前本軍這四萬餘疲憊不堪的士卒,還真不敢開到東面的徐州冒險

  張饒的聲音再次響起:「既然弟兄們都不願打徐州,那只有打青州了。」

  大帳裡頓時一片嘩然,都沒想到張饒竟然如此大膽,要去打令人如狼似虎的琅琊軍,有個性急的小帥已經跳起來:

  「副帥,小弟寧願去打徐州,也決不去打青州,小弟這條賤命就是人家琅琊軍救活的,完了不但不追究以前的事,見小弟不願留在他們軍中,很爽快地把小弟放了,臨行還送給小弟一袋糧食路上吃……」

  「這樣的仁義之師,哪怕打得過,小弟也沒臉再去打他們啊!」

  眾將校連聲附和,有說琅琊軍仁義的,有說千萬別惹鬧琅琊軍的,琅琊軍這兩年只是守住自己地盤,沒出來為難咱們,已經算是幸運了,要是琅琊軍動真格的,誰能打得過他們?

  張饒與管亥對視一眼,笑了笑緩緩坐下。

  管亥見時機已到,站起來緩緩掃視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待眾弟兄安靜下來,管亥便將他與劉存的約定說出來:

  「在座的大半弟兄,恐怕都不會忘記兩年前的許村之戰,當時的琅琊軍三千遊騎圍住了咱們八百騎兵,他們的主帥劉存劉使君還親手把我逮住了,但劉使君並沒為難咱們,他明白咱們之所以造反是迫不得已,所以放了咱們。」

  「臨別前,劉使君對我說:如果今後外面不好混,或者天道變了,你要第一個想起我劉存!我答應了,對劉使君許諾說:如果天道真的變了,管亥只要還活著,無論在哪都會前來投奔大人,為大人牽一輩子的馬!」

  將校中記得那場戰鬥的弟兄,一時間唏噓不已,沒有參加那場戰鬥的也聽過這段軼事,大家一直都對劉存的寬厚和管亥的堅定深感佩服。...<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4:07 PM

第一百二十八章 

  芒碭山北麓,黃巾大營簡陋軍帳裡。

  聽大帥管亥忽然提起劉存承諾一事,顯然不是隨口說說,所以將校們感慨之餘,全都凝神望向滿臉追憶神往的管亥。

  管亥淡淡一笑,頗有點兒自嘲地說道:「其實,我對劉大人許諾的時候,並不相信天道會變,只是對他的仁德義舉深感敬重,一直認為只要努力去做,我會比劉存大人做得更好,大賢良師所說的天下大同定會到來。」

  「可是,經過兩年的苦苦琢磨,我發現越往前走,整個人就越迷糊,而且,這個天道確實變了!」

  說到這管亥猛然挺直身軀:「諸位兄弟,我已決定履行自己的諾言,回去給劉存大人牽馬,這不單是為跟隨咱們身後的十幾萬父老鄉親能活下去,也為我自己找尋找一條實現心中抱負的路子。」

  「諸位弟兄有願意跟隨我一起投奔青州的,如今怎樣今後還是怎樣,不願跟隨我管亥投奔青州的,也還是我管亥的兄弟……大家好聚好散,山不轉水轉,將來總有再見的時候!」

  「張饒願追隨大帥!」

  張饒第一個跪下表明態度,反應過來的眾將校嘩啦啦跪倒一片,願意跟隨管亥投奔青州,只有兩名豫南黃巾小帥要返回自己家鄉,但彼此間沒有任何惡言惡語,反而是依依不捨互道珍重。

  次日上午,管亥下令將剩下的一千二百石糧食全部拿出來做飯,讓四萬將士和十七萬多父老鄉親飽餐一頓,然後全體出發開向東面的小沛(今沛縣)。

  可吃完一餐飽飯之後,不但十幾萬流民心慌了。就連軍中將士也慌了,大家都在想:這是不是這輩子的最後一餐飯?

  管亥接到張饒的稟報哭笑不得,與張饒權衡良久,最後對所有將士和十幾萬流民宣佈:「這不是咱們的最後一餐,咱們也不是要去攻打小沛。而是途經小沛之南前往青州!」

  「青州牧劉存劉使君答應過,只要咱們願意去青州,他會像對待幾年來投奔青州的百萬父老鄉親一樣,分給咱們糧食、土地、農具和耕牛,讓咱們安居樂業!」

  「現在,咱們就到青州去。再苦再累也要咬牙頂著,相信劉使君定會在前面為咱們準備好糧食的!」

  明白過來的十幾萬民眾歡呼不絕,瀕臨絕望的人一旦有了希望,就能恢復生機。

  二十幾萬滿懷希望的軍民經過一天的艱辛跋涉,到了黃昏也才走出四十里。就在所有人又累又餓再次陷入絕境的時候,一隊百人騎士高舉徐州糜家商隊的綠色三角旗快速到來,為首的年輕騎士見到管承和張饒恭敬致禮,立刻送上一封信函,再從馬背上去下牛皮筒形圖囊送到管亥手上。

  兩刻鐘後,三百餘輛滿載糧食和油鹽燻肉的馬車開到河畔空地上,然後被黃巾士卒迅速分發到各隊流民手中,絕處逢生的二十餘萬軍民頓時歡聲雷動。無數鄉親眼含熱淚高呼「蒼天保佑劉使君」、「蒼天保佑管大帥」。

  獲得萬民稱頌的黃巾大帥管亥和副帥張饒,此時已在臨時撐起的軍帳裡,與剛趕來的琅琊軍「靈山營」都尉魯佩緊張商議。

  「陶謙不會為難咱們吧?」

  張饒看完地圖上琅琊軍制定的行軍線路。心裡非常擔心。

  魯佩笑道:「我家主公已經和徐州刺史陶大人打好招呼,還有徐州從事糜子仲先生和糜家商隊鼎力相助,不會有麻煩的……」

  「二十幾萬人只是路過小沛以南、彭城(今徐州)以北三十里的大湖南面,然後繼續向東北行進,沿途的徐州守將歸曹豹將軍統轄,徐州軍與我琅琊軍素來關係不錯。防區連著的時常走往,他們只需看到咱們琅琊軍的旗幟就不會為難了。如有需要他們還會熱情提供幫助。」

  「等過了昌慮城(今滕州市羊莊鎮土城)再往北,就是我琅琊軍的防區了。」

  張饒放心了。笑了笑低聲問道:「兄弟,你知道使君大人如何安置十七萬父老鄉親嗎?」

  魯佩點點頭:「本來主公計畫安置到東萊郡下屬兩縣的,考慮到人數龐大,而且大多是體力快耗光的老弱婦孺,在這麼冷的天氣裡連續行走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到了東萊恐怕只剩一半了。」

  「所以,主公緊急修改原定安置計畫,定下東安縣與陽都縣城之間的沂南地區,以及沂南至蒙陰縣城之間的汶河兩岸,這兩片相連區域人煙稀少,水源充沛,土地也肥沃,好好開墾至少能有百萬畝田地。」

  「而且,沂南東連莒縣,西接蒙陰,都在我軍控制區內,非常安全,從陸路或水陸運送糧食和賑災物資也很方便,州府衙門有專門一批人負責安置與建設,不需要咱們費這份心,只要父老鄉親們熬過頭幾個月,以後就不用愁了。」

  對於劉存的安排,管亥和張饒非常滿意,又聊了一會兒,張饒頻頻向管亥暗示,管亥只好硬著頭皮詢問魯佩:「兄弟,大人有沒提過我部四萬將士的去留事宜?」

  魯佩非常鄭重地回答:「二位兄長請儘管放心,這幾個月主公一直在說,管大哥和張大哥麾下數萬將士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缺的只是精良裝備和嚴明軍紀,只要擁有這兩樣,就是一支英勇善戰令對手聞風喪膽的鐵軍!」

  「此次主公特別讓小弟向二位兄長轉達他的決定:這支強軍不能散,繼續由二位將軍統轄,各級軍官由二位將軍舉薦任命,擇日開赴鄒平大本營,更換全新武器裝備,正式編入我青州軍序列,編成後即展開為期半年的休整和軍法軍紀學習!」

  管亥感動得雙眼發紅,更堅定了報效之心。

  魯佩轉向一旁喜不自勝的張饒:「我家主公托小弟轉告張將軍,令尊、令堂和弟妹一家已經找到,現已接到臨淄城州府大院安居,就住在主公家後面的小院裡。」

  「至於濟南國那兩個與將軍結仇的豪強,我家主公並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但為了避免他們喪心病狂報復將軍的族人,我家主公上月底接到將軍的回信確實之後,專門去了趟濟南國東平陵,登門向那幾個豪強發出警告,明確告訴他們,張將軍和管亥將軍已是青州軍將領,他們當即對我家主公發誓不再糾纏此事。所以,將軍不需要為此擔憂了。」

  張饒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感激和愧疚,他緩緩轉身望向外面朦朧的夜色,不讓魯佩看到他滿臉流淌的淚花。...<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2 04:15 PM

第一百二十九章 搶佔先機(上)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十七萬流民在青州府衙和周邊各縣通力賑濟下,經過兩個月的生產自救,終於徹底安頓下來,在沂水西岸與汶河北岸之間聳立起來的整齊居民區也首次有了自己的名字——沂南。

  管亥和張饒由始至終率領麾下四萬弟兄參與安居建設和墾荒,對州府衙門數十官吏的組織能力印象深刻,許多在管亥等人看來極為頭疼的事,到了這些官吏手裡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其中令管亥等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數十官吏僅用三天時間,就將十七萬流民分配到了沂南周邊十五個荒原,大量的賑災物資幾乎隨著流民的腳步一同到位。

  至於挖磚窯、燒石灰、夯泥牆、建房子、修暗溝、拓馬路等等事務,均有專門的匠師隊伍負責。來自琅琊農工商學院四年級的千餘名年輕學子,跟隨在官員和匠師身邊打下手,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井然有序。

  管亥和麾下弟兄每天都能感受到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每天都覺得眼前的一切充滿生機。

  短短兩個月裡,他們親眼見證了一座五萬人口的城鎮在一片荒地上聳立起來,看到十五個整齊安謐的嶄新村莊從無到有,也目睹了青州嚴格的戶籍制度和保甲制度,最後還在自己親手開墾的土地上,灑下一把把豆種。

  三月初八,徹底放下心來的管亥和張饒,率領麾下三萬一千名將士,在成千上萬民眾和一萬二千餘名退伍老兄弟依依送別下,沿著沂水東岸寬闊平整的官道北上。途經東安、東莞、馬站、臨朐、廣縣、臨淄等地,僅用五天時間就走完四百里路程,於三月十四日中午開進無影山下的青州軍大本營。

  管亥、張饒和三萬餘黃巾弟兄獲得琅琊軍和青州軍數萬將士的熱烈歡迎,被劉存特意叫來的北海中尉徐和、青州水軍佐領司馬俱激動之下,沒等管亥等人行禮便衝上去。雙雙抱住管亥淚流滿面,然後拉過哽咽不止的張饒,四人緊緊相擁泣不成聲,看得劉存和麾下文武心酸不已,黃巾弟兄中也響起了陣陣哭泣聲。

  好好發洩一番之後,管亥和張饒迅速擦乾淚水。雙雙來到劉存面前跪施大禮:「主公!」

  「快快請起!」

  劉存上前將管亥和張饒扶起來,將兩人帶到紀維、徐盛、太史慈等將領面前相見,然後吩咐軍官們把新來弟兄帶入準備妥當的大營西區,便拉著管亥走過十丈寬的大石橋,穿過面朝東方巍峨聳立的大本營正門樓。徐盛、太史慈、徐和與司馬俱等人熱情簇擁張饒等五名將領緊緊跟隨。

  管亥非常激動,似乎有千言萬語要對劉存說,劉存問了幾句沂南鄉親的情況,然後給管亥介紹這座方圓二十里的大本營:

  「正面石台後方那片樓宇,就是信中和你提到過的城陽武學院,去年年底從東武搬過來了,再往裡走是整個大本營的中心區,軍隊事務大多在那裡協商處理。」

  「北面過了小橋是騎兵訓練基地。佔地長寬都在八里左右,是整個大本營中最大的營區。」

  「南面是步兵訓練基地,那邊有山有水。還有一段四丈高、三里長用於攻城訓練的城牆。」

  「西面營區現在咱們看不到,你麾下三萬弟兄正往那走,要走兩刻鐘才能到達你們的駐紮營區,也就是前面兩座山峰之下。」

  管亥聽完倒吸一口涼氣,掃視前後左右規模宏大各成體系的建築群和大大小小的校場、草地,頓時覺得頭都暈了:

  「主公。這真的不是一座大城池?」

  劉存解釋道:「不是城池,除了面向鄒平縣城的大營北門兩邊有城牆之外。東門和南門都只建起個門樓,西門在你們營區後面兩山之間的山坳上。整座大營東、北兩面是河,西、南兩面是山,哪裡用得著修什麼城池?」

  「兩月前官兵們環繞大營種下一圈檜柏和柳樹,等長高了權當是城牆吧。」

  「主公,青州軍真要獨立於琅琊軍之外自成一軍?」管亥收起紛亂的思緒。

  劉存反問道:「沒錯!怎麼?是不是你麾下弟兄擔心自己的位置?」

  管亥連忙解釋:「不是,是屬下想把麾下弟兄交給張饒將軍和其他將軍率領,屬下追隨主公身邊,為主公牽馬!」

  「笑話!」

  劉存毫不猶豫大小管亥的念頭,笑罵道:「讓一名身經百戰的大將為我牽馬?我劉存還沒那麼昏庸,青州軍也沒富裕到這種程度!」

  看到管亥眼珠子又紅了,劉存只好把自己的安排告訴他:「六月一日有個為期三個月的將校研討會,你和張饒都參加吧。」

  「這個會將全面總結我大漢四百年來的各種典型戰例,分析目前我大漢各地軍隊情況,針對我軍建設提出改進意見,由我親自主持,公孫沛先生、趙溶先生、琅琊軍主帥王杞將軍、兵曹從事紀維將軍、總軍法官周翀將軍都是主講。」

  「等這個會議結束後,你就會明白,我軍是多麼需要你和張饒將軍這樣身經百戰的大將了。」

  管亥不知不覺與劉存走到中區的高台之上,剛要問這是什麼地方?身後已傳來太史慈等人的笑聲,管亥立刻猜想:這座聳立在三丈石台之上的重檐殿堂式建築,恐怕就是青州軍的中軍大帳了。

  進入堂內依序坐下,包括管亥在內的七名黃巾軍將領意識到正事來了,一個個心懷忐忑拘束不已,連呼吸都不敢大聲,眼前新奇的橢圓形會議桌和屁股下的高靠椅子都不敢細看,與太史慈、徐盛、張郃等將領的輕鬆從容形成鮮明對比。

  兵曹從事紀維看到劉存點頭示意,立刻拿出文件朗聲而談:

  「諸位,今天三萬一千餘新弟兄的到來,意味著咱們青州軍終於滿員,兵力達到了預定的八萬五千官兵。」

  「至此,加上六萬琅琊軍官兵,兩萬五千青州水軍官兵,我三軍總兵力合計十七萬人,略少於荊州的二十萬水陸軍,高於冀州的十萬步騎軍、徐州的十一萬步騎軍和幽州的九萬步騎軍。」

  管亥和張饒等人面面相覷,根本就沒有想到劉存的兵力竟然達到如此地步,眼中均是駭然之色,要知道劉存的軍隊數量可是不計算民夫雜役的專業士卒。...<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3 02:22 PM

第一百三十章 搶佔先機(下)

  紀維將管亥等人的反應盡收眼裡,不動聲色地繼續通報:

  「鑑於舊有軍制已經無法適合形勢需要,經過長達半年醞釀和三次幕僚會議審核修訂,我軍在舊有軍制基礎上,做出相應調整……」

  「首先、正式設立鎮東將軍府,下轄軍令署、軍法署、軍械署、軍需署、軍務署。」

  「這其中,軍令署為三軍最高指揮機關,主管作戰計畫制定、軍事情報和三軍訓練。」

  「軍法署為三軍最高軍法執行機關,監督糾察各部軍法軍紀,建立並掌管全軍人事檔案,掌控各級官兵之獎懲判決。」

  「軍械署為三軍武器裝備督造機關,下轄珠山研究院、黃島造船工坊、珠山鐵工坊和青州鐵工坊。」

  「軍需署掌控三軍糧餉籌集與調撥運輸,下轄東武、馬站、鄒平、蓼城四大軍需物資儲備倉庫。」

  「軍務署掌管三軍資金預算、賬目審核以及統計事務。」

  「五署各設主官一名,佐官兩名,主官為都尉、佐官為佐尉,署員為參軍。」

  「其次,我軍各級編制確定如下:增設『師』、『旅』兩級編制,師級編製為官兵總數15,000人,其中師部機關軍官300人,警衛官兵1500人,設主官一佐官二,均為將軍。」

  「每師下轄二旅,每旅官兵總數6,600人,其中旅部機關軍官100人,設主官一佐官二,主官為校尉,佐官為佐尉。」

  「每旅下轄五部,每部官兵總數1,300人,設主官一佐官二,主官為司馬,佐官為假司馬。」

  「每部下轄二曲,每曲官兵總數628人,設主官一佐官二,主官為軍候,佐官為假軍候。」

  「每曲下轄五隊,每隊官兵總數125人,設主官一佐官二,主官為隊率,佐官為隊副。」

  「每隊下轄二屯,每屯61人,屯長為軍士,每屯下轄五什,每什12人,設什長1人,伍長1人,士卒10人。」

  紀維宣讀完畢,劉存特意留下段時間讓管亥等人好好消化一下,轉向左下首的徐盛,低聲詢問平原郡各部換防的準備事項。

  已晉陞琅琊軍副帥的徐盛將在此次會議之後,率領駐紮平原郡的琅琊軍第一、第二師返回無影山大本營休整三個月,更換新裝備,演練新戰術,隨後南下蒙陰與費縣,接管琅琊國西部與青州西南各縣防務。

  徐盛率部接防後,駐紮費縣的琅琊國騎都尉顏慎,駐紮蒙陰的郡都尉翟越也將率領麾下三萬五千步騎兵,返回無影山大本營,重新整編為琅琊軍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

  已晉陞青州軍副帥的太史慈、副將張合,將率領完成訓練的青州軍第一、第二師接管平原郡防務。

  濟南國中尉秦義,將率領青州軍第三師,駐紮祝阿與固山關。

  管亥等人在徐和、司馬俱等人的介紹下,很快弄明白青州軍的指揮體系和各級編制,覺得井然有序,非常清晰,當即表示服從安排,逐一向主公劉存做出「赴湯蹈火、肝膽塗地」的鄭重承諾。

  劉存沒有授予管亥等人任何官銜,而是鄭重地告訴他們:「三天內,我將把諸位的義舉以奏章急送長安,估計不出一個月,朝廷定會授予諸位相應職銜,諸位就能堂而皇之率領麾下將士們征戰四方了,到時候哪怕遇上董卓,照樣能名正言順劈他兩刀。」

  眾人哄堂大笑,管亥等人裂開大嘴樂得不行。

  心思縝密的張饒想得更多,從初次見到劉存直到現在,點點滴滴清晰地映現他腦海裡,劉存為下屬設身處地考慮,實實在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令他生出刻骨銘心的感激之情。

  當天晚上,劉存在自己家裡舉辦小範圍酒宴,替管亥和張饒接風,公孫沛、趙溶、國淵和韓漾等心腹幕僚應邀出席,軍中只有太史慈、徐盛、徐和、司馬俱四人。

  張饒進入劉府大廳,看到坐在角落對自己笑眯眯的軍師倉岐時,整個人如同雕像般呆滯了。

  頭大身小滿面紅光的倉岐樂哈哈過來致禮,張饒這才回過神來,含著淚緊緊握住倉岐的手:「先生,我對不住你啊!」

  倉岐哈哈一笑:「大帥千萬別這麼說,老朽不是好好的嗎?要是沒有固山關一戰,或者當時大帥來得及帶老朽逃跑,誰能知道此刻你我身處何方?這不,咱們哥兒倆又在一起共事,這就是機緣啊!」

  張饒連忙四下望望,看到大家已坐在大廳中央圍著炭爐子準備上酒了,知道是大家給自己留出與倉岐見面的時間,不由得幽幽嘆了口氣:

  「先生如今在主公麾下身居何職?」

  倉岐樂哈哈地回答:「老朽是幕府中的一員,負責曆法、潮汐觀測和天氣預測,只是老朽更喜歡去水軍的蓬萊島和黃島。」

  「這個兩地方有主公設立兩年多的潮汐和氣候觀測站,主公的高徒穆衡負責這方面的東西,對大海的浪高、風向、風力、環流、暖流等等進行觀測記錄,很有意思的。」

  「要不是田牧那老傢伙總拉我和他去各縣巡視農田水利,我都想搬到黃島去住了,時不時和水軍那幫後生一起,駕駛一千石大船到夷洲島和濟州島去看看,真是神仙過的日子啊!」

  酒至半酣,大家相互熟悉也就放開了。

  管亥對臉色祥和話語不多的公孫沛很尊敬,聽完公孫沛介紹虎牢關等戰役和董卓遷都過程,忍不住開口詢問:

  「先生,按理說聯軍的攻勢不算猛烈,而且兵力分散,各行其是,若董卓抓住戰機全力一戰,恐怕聯軍早已土崩瓦解……為何向來膽大包天的董卓,忽然變得膽小如鼠了呢?」

  眾人一聽很有意思,公孫沛對管亥擁有此等洞察力很意外,很喜歡管亥的直率,於是欣然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

  「說的沒錯,聯軍根本就佔不到任何便宜,董卓做出遷都決定,是個最大的敗招,很可能因此而走向敗亡!」

  「大多數人認為,聯軍勢大,董卓驚慌;也有人說,董卓麾下大多是西涼子弟,都想搶一把回家過安樂日子;還有人說,董卓已位極人臣,雄心不在!」

  「這些聽起來都很有理由,我個人認為,董卓還是受格局所限,氣宇不夠,哪怕位極人臣,仍是豪強心性,自進入洛陽開始,董卓整個心態均已改變,他的失敗不是敗在軍勢,而是他的心早已敗了!」

  眾人深思不已,公孫沛繼續說道:「其實董卓手下人才濟濟,其中佼佼者非大將徐榮莫屬。」

  「徐榮先是與驍勇善戰的孫堅打了場遭遇戰,在兵力略遜的情況下,一舉擊潰孫堅,打掉了聯軍氣勢;沒過幾天,徐榮率部攻破堅城,烹殺潁川太守李旻,雖然手段殘酷,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場令人歎服的攻堅戰;稍後,徐榮以一萬二千兵力,將七千追兵全殲,還差點兒要了主將曹孟德小命,打出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也徹底打掉了聯軍士氣,之後無一人敢率部追擊。」

  「直至此刻,被燒掉大半的雒陽依然掌握在西涼軍手中,聯軍卻已後繼乏力,看樣子沒三五個月緩不過勁來,可見徐榮的每一戰,都可圈可點啊!」

  眾人頻頻點頭,專門為徐榮指揮的三場戰鬥找劉存反覆研究的徐盛和太史慈體會更深,每次想起與劉存連續一天一夜的分析推演,兩人都感覺自己收穫匪淺。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3 02:23 PM

第一百三十一章 潛移默化(上)

  如願以償的黃琬次日一早便離開東武,返回青州刺史治所臨淄,劉存送走了急於返回珠山家中的妻兒,立即召集郡丞公孫沛、五官掾管寧、主簿國淵、督郵紀維、金曹(主管錢幣及鹽鐵生產)韓漾、心腹謀士霍堅和田牧等人共商對策,留宿劉存府上的徐州從事糜竺應邀出席。

  會議的第一項議題,便是定下黔陬城的修築計畫,確定黔陬縣的縣令、縣丞、縣尉人選。

  看過劉存掛出的青州地圖,與會者立刻發現,即將修築的黔陬城向東北方挪動了二十里,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立刻突顯,此城若是建成,即可西連東武,北控北海,南依枳城,東制東萊,一旦有變可依據此城迅速出兵,三日之內即可席捲整個膠東半島。

  劉存看到大家不時望向自己,卻沒人詢問或者點破自己的用心,乾脆把大家請回座位,直接商議黔陬縣令、縣丞和縣尉人選。

  公孫沛緩緩望向管寧:「幼安交友天下,身邊人才濟濟,搭建黔陬縣衙這個架子,還請幼安多辛苦一些。」

  管寧對年長自己十三歲的士林前輩公孫沛非常尊重,兩人共事以來配合默契,交情日深,所以管寧不再謙虛,直接對上位的劉存拱拱手:

  「屬下舉薦琅琊書院博士、冀州平原王烈王彥方!彥方先生早年師從名師陳寔,精通經義,擅長律法,滿腹經綸,目光高遠,尤其可貴的是,彥方先生赤誠忠耿,剛正不阿,擅長刑名,審時度勢,以主公之高遠,對黔陬城之未來定然無比期待,因此,非彥方先生此等大才,不可勝任一方重鎮之主官。」

  「屬下深有同感!」

  霍堅去年以來,多次應邀前往琅琊書院整理和教授《墨經》,現兼任琅琊書院客座博士,他與去年同期抵達琅琊書院的王烈非常投緣,兩人性格和年齡都接近,熟悉之後交往增多,相處非常融洽。

  眾人齊聲贊成,劉存心裡卻沒底:「我和彥方先生沒少接觸,對他的品德學識無比欽佩,可我擔心委屈了彥方先生,從不敢向他提請出山襄助之事,總想等我當上了青州刺史,立刻跑去請他出山,這樣大家都有面子,可如今我還是個區區太守,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當上刺史,而彥方先生不喜美酒,不愛佳人,醉心學問,傳道授業,我都不知該如何引誘他過來啊!」

  眾人哈哈大笑,國淵笑完大聲說道:「主公不用苦想了,只需屬下將主公這番話一字不漏地傳進彥方先生耳朵裡,彥方先生定不會推辭。」

  「當真?」劉存驚喜不已。

  國淵含笑點頭:「當真!不過,尚請主公賜下一物,讓屬下拿去給彥方先生做聘禮,他就喜歡這東西。」

  劉存連忙表態:「除了老婆孩子,子尼儘管開口。」

  眾人又是大笑,持重如公孫沛也摀住嘴巴樂得不行。

  國淵指向劉存身後古樸穩重的鐵木架子:「別的都不要,就要主公身後架上之物。」

  眾人一陣低呼,那可是劉存愛不釋手的絕頂寶器,國淵此舉無疑蘊含著令人浮想聯翩的深意,大有考驗主公劉存的韻味,因此,大家都在緊張地盯著劉存,看他如何應付。

  誰知劉存二話不說,轉身拿起架上的五尺寶劍,大步走到國淵面前,鄭重地雙手托起,緩緩送到國淵面前:「子尼,拜託了!」

  眾人一片動容,無不為劉存求賢若渴的情懷和寬厚豁達的心胸所感動,公孫沛心中對劉存的堅毅果斷非常欣慰,不由得頻頻點頭。

  國淵感慨地接過寶劍,深鞠一躬抬起頭:「請主公靜候佳音吧!屬下和幼安兄這就趕赴琅琊台。」

  「請主公放心,彥方先生只需看到主公慷慨相贈的寶劍,定會欣然出山輔助主公,彥方先生滿腹經綸,滿懷憂國憂民之心,時常哀嘆人心淪喪,萬民倒懸,嗟嘆生不逢時,有心無力,如今主公為彥方先生開拓碩大一片施展平生抱負的天地,彥方先生豈不感銘肺腑?豈不挺身而出實現其平生志向?」管寧非常自信地說道。

  劉存高興地點點頭:「代我向彥方先生致歉。」

  管寧和國淵齊聲答應,拿著寶劍快步離去。

  劉存回到座位上,瞪了一眼下首樂哈哈看戲的糜竺,迅速轉向自己的一群心腹:「還有件大事,也是咱們糜大人日夜牽掛寢食不安,不得不特意從下邳跑來的原因。」

  「子鑑,你就不能說話客氣點?多沒面子啊!」糜竺大聲喊起來。

  眾心腹哈哈大笑,對劉存和糜竺之間毫無斯文可言的相處早已見慣不怪,誰也沒覺得有什麼好責怪的。

  劉存不管糜竺的抗議,對眾心腹大聲說道:「枳縣之南鐵山西麓的造紙作坊已不堪重負,每月產出五萬斤印刷紙、八萬斤書畫紙和二十萬斤手紙,不夠我城陽郡半月消耗,商會印刷工坊和琅琊書院的印刷工坊消耗最大,抱怨最多,兩月來頻頻申請擴大造紙工坊,琅琊農工商學院和城陽武學院及兩院附屬印刷工坊開業之後,教學用紙和教材印刷成倍增加,也面臨無紙可用的窘迫境地,加上天天守在造紙工坊等著運貨的糜家商隊小掌櫃的貪得無厭,紙張空前緊張,僅有一個造紙工坊已無法滿足巨大的需求了。」

  「主公,紙張雖然緊缺,可是能提供大規模造紙原料的地方不多啊!主公為何不建議子仲大人,在原料充足的徐州,修建個更大的造紙工坊?」

  負責農田水利和畜牧養殖的田牧不解地詢問,他深入調查之後,已經知道造紙對各種植物的瘋狂需求和對土地的污染,他比劉存更痛惜土地和環境。

  糜竺只好歉意地解釋:「子鑑大人早已將造紙工藝與配方贈送與我,可反覆權衡之後,我糜家上下認為,不宜在徐州造紙,因為存在諸多隱患,還可能導致紙張和書籍貿易的利潤迅速下降,所以,還是繼續以合作的方式,在更為安全的城陽郡再建一座大型作坊為宜。」...<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3 02:24 PM

第一百三十二章 搶佔先機(下)

  出乎那些眼高於頂的名士預料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州時報》越來越受到各階層的重視和歡迎,逐漸顯示出巨大的影響力、號召力和深遠的政治意義。

  等到琅琊書院那群新政反對派明白過來,《青州時報》已奠定其輿論宣傳領域的權威霸主地位,發行量逐月增長,發行範圍擴大到徐、幽、冀、兗各州,政治影響力遍及大半個大漢王朝。

  劉存擔任名譽教授的琅琊農工商學院緊隨其後,於新年元月元日出版發行月刊《琅琊學刊》,登載學院各科師生的學術文章,大力宣揚各種算學公式的發現與驗證、格物原理的運用、建築設計的總結與創新、記賬與核算方式的改良、農業種植技術和工業製造技術的推廣等等,引發大漢各地專業學者的陣陣驚呼,獲得農工商各界的一致推崇,僅出版四期之後,《琅琊學刊》就被各界譽為「大漢王朝前所未有、最具權威性和實用性的百科學刊」。

  相比之下,名聲傳遍大漢天下的琅琊書院黯然失色.

  從各州湧來的年輕學子,越來越多地將考入琅琊農工商學院深造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開辦時間比琅琊書院晚半年的琅琊農工商學院如今已開設文史、地理、算學、農學、商學、格物、機械、工藝等八個學科,現有教職員六百二十餘人,四年制各學科學生兩千五百餘人,擁有盈利不菲的附屬工坊六個,學院的教學區和宿舍區比開辦初期擴大了兩倍,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遠遠超過當初令人歎為觀止的琅琊書院。各科教授、教習的薪俸和福利更是高得令人咋舌,幾乎囊括了大漢各地除經義文史之外的各種專才。

  面對日益嚴峻的局面,譽滿天下的琅琊書院上上下下坐不住了,眾多急進師生紛紛找到山長鄭玄和學監邴原,強烈要求立即開辦自己的學報。建立屬於大漢士林的輿論陣地。

  可是問題又來了,琅琊書院附屬印刷作坊目前擁有的雕版技術,無法印刷出《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那種精美清晰的效果,根據附屬印刷工坊幾名匠師陳述,琅琊書院的師生們終於明白過來:如果不去向劉存懇求,他們的想法根本無法實施!

  首先。《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使用前所未有的「活字」印刷而成,劉存的義子劉振率領八十餘名工匠經過數百次實驗、耗時一年零三個月,才最終選用鉛加上其他金屬熔煉鑄造出一個個能隨意排列組合的金字,根據文章內容選出需要的文字,按順序放入精密銅質板格中。校對完畢再經手搖式印刷機器一張張源源不斷印出來。

  其次,需要珠山下屬作坊提供專用印刷油墨和專門紙張。

  按琅琊商會最新《百業製造標準》,琅琊書院成立不久,就獲得劉存贈送的全套雕版印刷技術和油墨紙張,擁有了大漢天下規模最大技術最高的附屬印刷廠,長期以來按照珠山研究院修訂的《百業製造標準》,使用二號、三號標準字體印刷經史典籍,可一旦使用小於三號字體的四號、五號字體雕版印刷。就必須要有珠山鐵工坊提供的特製油墨,否則印出來的東西絕對一塌糊塗,慘不忍睹。

  而《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使用更小的四號和五號甚至六號金屬字體、運用高效率高精度的活字印刷術印刷。字體筆畫越細,結構緊密,排版與印刷的技術要求成倍提高,印出來的報刊不但清晰精美,每張紙上所能展現的內容也是雕版印刷的數倍。

  因此到目前為止,只有設立於珠山的印刷工坊和青州府衙附屬印刷工坊。才擁有全套技術和熟練的獨立作工匠,才能印製出諸如《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這樣的報刊。整個大漢獨此兩家別無分號。

  第三、《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通過軍方遍及青州各主要水陸幹線的驛站和軍郵系統發行,各級驛站的軍用馬車、軍用郵船和客貨馬車天天來往於各地之間。每期報紙最遲兩天之內,就能將當日發行的《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送到青州各縣和比鄰州郡,如果沒有這條高速安全的發行渠道,琅琊書院哪怕印出更好的報刊,也只能徒呼奈何。

  作為琅琊書院的山長和學監,鄭玄和邴原對此懷有的心情比任何人都複雜,他們一貫認同和支持劉存的青州新政,哪怕略有分歧,也僅是劉存的步子邁得太快了些,但源源不斷來自大漢各地士紳階級的沉重壓力,同樣令鄭玄和邴原生出不堪重負之感。

  另一方面,雖然劉存一如既往地遵從承諾,從沒有插手琅琊書院的管理,更沒有對自由開放的學術氣氛發出過不滿之言,琅琊錢行和琅琊商會每月無償撥給書院的巨大經費也從不間斷,但鄭玄和邴原同樣能清晰地感受到,劉存對琅琊書院的現狀越來越不滿意,否則絕不會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避而遠之。

  因此,鄭玄和邴原在回訪遷來琅琊隱居的前太尉大人曹嵩時,面對曹嵩手捧今日發行的《青州時報》含笑詢問,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合適。

  接近午時,約定登門拜見的州牧大人劉存終於到來,苦苦等候的鄭玄和邴原立刻有種如釋重負的快感,站起來的速度比年逾花甲的曹嵩快多了。

  劉存看到鄭玄和邴原在此暗暗吃驚,立刻明白是曹嵩接到自己的拜帖後悄悄放出的風聲,所以劉存臉上沒有一絲驚訝之色,依然和以前那樣從容微笑。

  如今的劉存無論氣度還是城府,均非往日可比,他先是以子侄禮恭敬地拜見曹嵩,一聲「世伯」叫得曹嵩心花怒放,最後曹嵩硬要劉存坐在他身邊一同品茶才罷休。

  與曹嵩見禮完畢,劉存同樣恭恭敬敬地與鄭玄、邴原見禮。還和以前一樣恭請大家安坐後他才坐下。

  曹嵩含笑望著彬彬有禮的劉存欣賞不已,待劉存坐下後便鄭重表示自己的謝意,隨後指指杯裡的香茗,非常感興趣地問道:

  「這是賢侄前日差人送來的新茶,老朽從未品嚐過如此醇和香馥的佳品。不知此茶產自何地?」

  「回世伯,這是出自荊襄洞庭的君山春茶……徐州糜家商隊購得之後,迅速運回東海精製,晚輩那大舅哥糜子仲知道晚輩嗜茶,每月都派人送來幾斤,正好世伯光臨。晚輩沒什麼孝敬,只能請世伯嘗個新鮮。」劉存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回答得非常自然。

  曹嵩哈哈大笑,嘴裡謙虛幾句,心裡卻非常高興。

  「厚此薄彼啊!劉青州。好像大半年沒有光臨我琅琊?」邴原忽然來這麼一句,曹嵩和鄭玄雙雙望向劉存,很想聽聽他如何回答。

  劉存對邴原的藉機發難毫不意外,端起茶杯悠閒地品上一口,這才含笑望向邴原:「邴師啊,難道琅琊商會每月悄悄送你那麼多好酒、好茶,還堵不住你這張要人命的嘴巴嗎?」

  曹嵩和鄭玄哈哈大笑,邴原對不按常理思考的劉存毫無辦法。明知道劉存話中的意思是責怪他沒有為青州新政多多盡力,就是不知道如何回應劉存才是。

  還是曾經當過大司農、大鴻臚、太尉的曹嵩圓滑老練,哈哈一笑把話題輕輕調轉:「沒想到賢侄如此的坦率開朗。怪不得阿滿兵敗回家後,老是對子鑑唸唸不忘,頻頻感慨說要是有劉子鑑並肩作戰,恐怕早就攻下洛陽了,大好局面何至於此崩壞如斯,哈哈!」

  劉存連忙謙遜致禮:「孟德兄是晚輩最為尊敬的兄長。前年奉召前往洛陽面聖期間,晚輩與孟德兄一見如故。之後也有過多次通信,互道近況別情。當時晚輩對孟德兄做過承諾,踏著孟德兄的腳步,剷除治下歪門邪教及黑惡勢力,經過全體同仁一年多的努力,憑藉當年孟德兄肅立的威嚴,終於讓各種歪門邪教和黑惡勢力在整個青州銷聲匿跡,各地風氣為之一新,各界民眾無不拍手稱快。如今,晚輩可以含笑面對孟德兄了。」

  曹嵩立刻大聲讚揚,鄭玄也頻頻點頭,非常認可劉存的誠信。

  心裡不痛快的邴原又來幾句煞風景的話:「是啊!五個月間砍下三百多顆腦袋,抄沒七十餘戶士紳財產,生生把四十餘座耗費巨大財產建起的高祠廟宇,統統改建成啟蒙學堂,雖然沒有分文裝入私囊,劫富濟貧用之於民,改善當地不少道路橋樑,獲得不少百姓擁護,但也背上了無數罵名啊!」

  「記得之前劉青州出巡,歷來是輕車簡從,從無顧忌,身邊只有一二侍從,如今不帶百餘甲士,似乎不敢出門了。」

  劉存含笑回應:「只要是有益於百姓,有益於地方長治久安,這區區罵名又算得了什麼?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這輩子我劉存將會義無反顧,按照自己所說的做下去!」

  「邴師啊,你也消消火,對晚輩有何意見,盡可提出來嘛,別學鄭師那樣,憋在肚子裡總不說,回到家裡自己生悶氣。」

  眾人又是一笑,鄭玄無奈地搖搖頭:「連消帶打,把我也拽進去了,你還是以前那副德性,從不吃虧。」

  邴原聽了這話不再客氣,順手拿過邊上的《青州時報》輕輕拍了拍:「書院也想辦一份學報,行嗎?」

  劉存看到曹嵩和鄭玄緊張地望向自己,非常驚訝地問道:「辦張學報很難嗎?怎麼前輩們都這副模樣?」

  曹嵩再次哈哈大笑,邴原氣得不行,乾脆端起茶杯不說話了。

  鄭玄沒辦法,只好將事情原委、琅琊書院面臨的困境以及自己和邴原承受的巨大壓力,向劉存逐一道來,並表示將會對琅琊書院進行系統的改革,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劉存聽得很仔細,知道只要有鄭玄和邴原坐鎮,無論琅琊書院弄出什麼報刊,都不會成為敵對陣營的政治工具,但劉存還是想通過這件事情,把自己數年來想說而不知如何說的感受,完完整整告訴兩位當世大儒——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對平等自由的不懈追求,才能避免大漢民族陷入無盡的災難輪迴之中!...<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w23164598 發表於 2015-2-26 02:54 PM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明爭暗搶(上)

  得益於青州完善快捷的軍郵系統,曹嵩寄回家鄉譙縣(今安徽毫州)的信函和包裹,僅用七天就經徐州平安送到兒子曹操手裡。

  卞水兵敗後,感嘆袁紹等人「不足與謀」的曹操回到老家,並沒有灰心沉寂,而是在地方大族和兒時好友的鼎力支持下,再次招兵買馬重新奮起,麾下人馬很快增至三千餘人。

  五月端午剛過,正與麾下將校一同練兵的曹操接到父親從琅琊寄來的信函包裹,立即興致勃勃地回到堂上打開,看到印刷精美的《琅琊學刊》和一沓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州時報》時,曹操非常驚訝,拿起厚達百頁的學刊迅速翻看,接著打開最上面一份《青州時報》,頓時被端正大氣的大紅報頭字體和邊上醒目的發行日期所吸引。

  曹操看了近一個時辰,快速打開牛皮信封取出信函,細細端詳父親熟悉的字體和行文內容,越看越驚訝,越看越激動,反反覆覆細讀三遍,終於幽幽長嘆:「劉子鑑確有經天緯地之才啊!」

  跟隨而入的從弟曹仁哈哈一笑:「劉子鑑不過是個時來運轉的寒門子弟而已,區區彫蟲小技,有何值得大兄如此驚嘆?」

  曹操立刻瞪起眼睛:「彫蟲小技?你看看自己身上的盔甲,再看看自己腰間長刀,無一不是劉子鑑治下鐵工坊打造,這些也是彫蟲小技嗎?再想想離開酸棗之前,你在黃河南岸看到琅琊船隊時的目瞪口呆,你還能說出彫蟲小技之語嗎?」

  年僅二十二歲卻比曹操高一頭的曹仁立刻閉上嘴,剛才對劉存有所貶低並非他的真實想法,不過是年輕人的好勝心態自然流露而已。

  曹操也明白自己族弟的心性,隨手把信函遞給曹仁:「你也看看吧,看完就知道劉子鑑的心胸有多麼寬大,這世上能讓鄭玄和邴原這樣的鴻儒虛心聽取意見,能讓我父親如此盛讚的,恐怕也只有劉子鑑一人啊!」

  曹仁飛快看完信,輕輕放到曹操面前的桌面上,垂下頭低聲問道:「大兄,劉子鑑真有這麼厲害?」

  「比咱們想像的還厲害百倍啊!只需看看他為了推行新政,不惜無情鎮壓青州百餘世家豪門的冷酷,你就該知道他的野心有多大了!」

  曹操放下手中的五月號《琅琊學刊》,臉上滿是複雜之色,苦思良久,忽然拍案而起:「不能再等了,你立刻去通知大家,明日一早我等北上東郡,接下兗州刺史劉岱大人委任的東郡太守職務,省得夜長夢多!」

  幾乎同一時刻,得不到袁紹重用備受各路諸侯鄙視的劉備再次率部回到冀州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正式就任奮勇將軍公孫瓚麾下別部司馬一職,心裡卻在惦記今非昔比的高唐縣城,以及將這座縣城擴建成一座巨大堡壘的青州牧劉存,殊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均在劉存的注視之下。

  與曹操一樣,劉備對劉存迅如奔雷的無情鎮壓手段深感震撼的同時,對青州突飛猛進的發展和引領天下最高技術的製造業驚嘆不已,也從中發現了青州新政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

  兩個月來,劉備數次帶上兩個結義兄弟,跟隨公孫瓚南下渤海灣西岸的沽水河口碼頭,接運青州送來的軍糧、布匹和馬車等物資,青州水軍那兩艘長三十餘丈高四層的巨大運輸船,以及游弋於運輸船外圍的一艘艘快速戰艦,每次都讓劉備深受震動,而且每次都讓他感到自己距離劉存越來越遠了。

  劉備與大大咧咧的公孫瓚截然不同,公孫瓚雖然也對青州的迅猛發展和製造能力大為佩服,但公孫瓚最看重的,是聚集青州安居樂業的五百多萬人口。

  公孫瓚對青州人口的迅速增長最為感慨,對劉存安置災民的能力讚不絕口,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大漢除了荊州六百萬、益州五百萬人口之外,恐怕要數青州的人口總數最多了,哪怕百中選五,也能輕輕鬆鬆拉出二三十萬士卒啊!」

  每次聽到公孫瓚的這份感慨,劉備都點頭附和,心裡卻很想對公孫瓚說:「人口多不可怕,可怕的是劉存鎮壓地方豪強的同時,不斷給貧民分配土地並開墾田地大興工商的手段,更可怕的是劉存收攬民心的深謀遠慮!」

  但這話劉備絕不會和公孫瓚說,劉備只會與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說,如同劉備委託熟悉的本地商人為他留下每期的《青州時報》一樣,公孫瓚不喜歡看,但劉備和他的兩個結義兄弟經常看,常常是一同討論,一起唏噓。

  心思縝密深沉堅忍的劉備並不知道,漁陽城府前街那位每次都給他留下一份《青州時報》的雜貨鋪掌櫃,真實身份是青州「珠山營」的幽州站主官,而且是專門監視公孫瓚順帶盯住他劉備的重要人物。

  劉存對劉備的重視不低於袁紹和曹操,但劉存的動作非常謹慎,他給陸九提出的要求是:「珠山營」只需瞭解所監視對象的行蹤即可,暫時不需要更深入的探查,因而派出去的資深密探都沒有太大壓力,反而能夠更隱蔽、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

  五月初十,劉存迎來徐州刺史陶謙派來的特使糜竺,劉存領大舅哥前往將軍府東面的幕府逛了一圈,與公孫沛、韓柔、國淵等人略微交談,便回到西院的家中。

  糜環見哥哥突然到來驚喜不已,親自泡上一壺香茗送到哥哥面前,然後坐在哥哥身邊打量好久,擔憂地吩咐哥哥別太累,瘦成這樣快認不出來了,結果換來糜竺和劉存的哈哈大笑。

  「小妹別再說這話了,哥哥好不容易才瘦下來,你卻讓哥哥胖回去,還怕你夫君沒笑夠你哥啊?」糜竺打趣道。

  劉存笑道:「瘦點兒好,肥胖雖然富態,但對身體很不好,行動不便還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糜竺忽然想起件事:「上次為你請到的吳普先生,安心留下了吧?」

  「留下了,他對咱們提供的條件非常滿意,元月中旬,我正式把夏河城最大的『琅琊醫館』全權交給他主持,並將左邊和後邊的兩座商舖及庫房騰空,修了座製藥作坊和兩座專門的藥庫,為他專門製作了一批器械和瓶瓶罐罐,便於他和他的四個弟子接納更多的弟子入門學習。」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年底之前他的師傅華佗先生會親臨琅琊,但不一定能留得住這位志在拯救天下蒼生的高人,不過即使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謝謝大兄的鼎力支持。」劉存愉快地回答。

  糜竺擺了擺手:「這次除了帶來陶恭祖(陶謙字)大人的問候和一萬套輕騎兵盔甲的訂單,還有件涉及徐州、兗州和青州三邊關係的大事,也就是三州交接處的南武陽劃界問題。」

  「兗州刺史劉岱不敢找你麻煩,卻對我徐州諸多不滿,竟敢說南城是兗州下屬縣城,狂言要收回如今二弟鎮守的南城,估計是看到咱們在南城開工坊燒石炭水泥賺了大錢,他心裡不舒服,想通過訛詐來換取好處。」

  劉存正找不到藉口收拾一下越來越肆無忌憚的劉岱,聞言立刻走出客廳,讓吩咐翟趨把公孫沛、國淵、趙溶和剛返回的陸九請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